《产业经济学》
产业的划分
一、按时间划分:1、初始生产阶段2、开始于工业革命3、开始于20世纪初(三大产业)
二、需求的交叉弹性划分
三、供给的角度:一定区域内,生产同类或同一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
流派
一、哈佛学派
scp范式: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
“集中度—利润率”:利润率高原因是垄断性强,垄断性强导致低效率
公共政策:对其进行规制
二、芝加哥学派
(批判哈佛学派)
1、高集中度、高利润是大企业高效运营的结果
2、非高效、高利润会被大量涌入
3、高效率企业不断扩大成为高集中
公共政策:反对一切形式的政府干预
三、新产业组织论
1、不完全信息:人的预测能力有限,外界环境复杂不确定
2、交易成本:产权的界定、实施和监督
3、有限理性:企业不具有获取所有瞬时变化的所有市场信息
公共政策:进退无障碍理论。只要保持市场进出自由,不存在进出成本,就是有效率的,不管是完全垄断还是寡头垄断。
企业
企业的性质
- 比较以下两项的大小(大于、小于、等于),决定了用市场还是用企业
- 市场交易成本
- 资产专用性
- 市场条件不确定性
- 内部组织成本
- 协调成本
- 监督成本
企业的规模
企业规模由两个因素的强弱决定:规模经济 vs 规模不经济
- 规模经济
- 符合一定的技术要求,例如,保持机器设备利用率
- 专业化分工
- 企业建立辅助设施
- 节约采购成本,更有效的采购体系&物流
- 节约管理成本
- 规模不经济
- 管理效率低下
- 采购,运输,销售成本,例如,运输到较远地区
- 人力资源与企业家才能不足以支持
市场的结构
卖方之间,推销产品的竞争
买方之间,资源占有的竞争
卖方与买方之间,经济、技术、交易关系,价格上的竞争
完全竞争:1、集中度低(大量的买方与卖方)2、产品无差异(完全替代,需求价格弹性无穷大)3、进退无障碍4、完备信息
完全垄断:1、集中度100%2、产品不可替代3、进退障碍非常高(规模经济障碍、资金障碍、技术障碍、法律障碍)4、企业决定价格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集中度
影响因素:1、规模经济2、市场容量3、垄断动机和垄断行为4、市场变化
集中度的计量:绝对集中度:1、集中度指标:
$CR_n=\dfrac{\sum \limits ^n x_i}{\sum \limits ^N x_i}$
集中度曲线:
- 绝对指标:集中度指标,集中度曲线
- 相对指标: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
- 其它指标:赫芬达尔指标(HHI),熵指数(EI)S*logS
差异化
差异化的影响因素:
- 产品的物理差异
- 产品销售地理位置差异(购买时间、成本、便利)
- 客户服务方面的差异
- 特殊销售活动(广告、宣传、包装、商标、改变偏好)
- 买方的主观差异
差异化的表现:
- 产品主体差异
- 品牌差异
- 功能差异
- 定价差异
- 服务差异
差异化的指标:
进退障碍
- 进入障碍
- 退出障碍
- 沉没成本(专用资产)
- 员工解雇成本(培训。。。)
- 联合生产
- 法律政策
垄断
完全垄断
原因:
- 规模经济(自然垄断等)
- 原材料独家占有①先行优势②自然地理优势
- 专利权
分类:
- 行政垄断
- 自然垄断
- 原因:成本劣加性。规模经济是自然垄断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特征:
- 追求效率最高: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上下游
- 网络经济:网络节点边际收益大,复杂工序衔接性
- 资产专用性与沉淀性
- 普遍服务性
- 规制:
- 公有制:优点是效率优先而不是利润。缺点是缺少降低成本与提高质量的动力,主要服务政治利益,而不是社会利益
- 激励
- 特许投标
- 放松规制
买方垄断
零售商自身的实力,采购量,谈判力量
纵向一体化与横向兼并
消费者需求特征
限制:福利效应、水床效应
寡头垄断
古诺
假设:
- 同质
- 只有两家
- 产量竞争
- 边际成本固定,没有固定成本
- 市场需求线性,都了解市场需求曲线
- 企业有能力无限生产
古诺:一次竞争。
动态古诺模型(就是斯坦克尔伯模型):
假设:
- A先选择产量,B观察到A的选择后,再选择自己的产量
- 同质
- 边际成本固定,没有固定成本
- 市场需求线性,都了解市场需求曲线
- 企业有能力无限生产
A先选择。先算B的反映函数,代入A
伯川德模型:
假设:
- 只有A,B,没有其他厂商。产量竞争,一次竞争
- 同质
- 边际成本固定,没有固定成本
- 没有任何串谋
- 企业有能力无限生产
同上,价格竞争,没有串谋。
伯川德悖论:只有两家企业也足以恢复竞争。
(悖论的解决生产能力约束,动态竞争,产品差异化)
异质产品伯川德
$\left { \begin{array}{ccc}
q_A=a-P_A+P_B
q_B=a-P_B+P_A
\end{array} \right .
\Rightarrow
\left { \begin{array}{ccc}
\dfrac{d \pi_A}{d q_A}=0
\dfrac{d \pi_B}{d q_B}=0
\end{array}\right.$
异质产品动态伯川德
$\left { \begin{array}{ccc}
q_A=a-P_A+P_B
q_B=a-P_B+P_A
\end{array} \right .
\Rightarrow
\dfrac{d \pi_B}{d q_B}=0
\Rightarrow
P_A$
卡特尔
稳定性取决于:
维持稳定性的条件
- 卡特尔有绝对的市场优势
- 产品需求缺乏弹性
- 卡特尔成员见信息流动良好。
并购
横向并购
- 动机
- 规模经济
- 增强市场支配力和竞争力
- 管理协同效应
- 管理者自身利益最大化
- 技术、资源互补
- 产品结构整合
- 税收交叉补贴
- 举债能力
- 资本成本
- 正效应
- 负效应
- 限制竞争
- 企业串谋更容易(1数量2规模)
- 提高进入障碍
纵向并购
- 动机
- 降低交易成本(信息不完全,合约不完备)
- 提高企业控制能力(保证原材料供应,避免销售环节的威胁)
- 获得范围经济
- 增强或消除市场势力
- 实行价格歧视(并购高弹性厂商)
- 正效应:范围经济、交易成本
- 负效应:提高进入障碍,对其它独立企业“双重挤压”
混合并购
- 分类
- 动机
- 分散风险
- 范围经济
- 资产利用效率(非专用资产)
- 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分摊成本)
- 季节性产品
- 弥补不确定性
- 共用无形资产(管理、信誉、销售网)
- 效应
- 进入障碍,正:被并购行业,负:并购行业
- 互补品定价
- 互惠交易(价格歧视的一种)。
进入
进入方式
- 技术角度
- 创造角度
- 全新进入
- 购并
- 内部发展(1、竞争对手反应慢2、竞争对手不需直接对抗)
产品周期: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进入障碍
- 新企业比在位企业承担更多成本
- 在位企业能阻止新企业进入的各种有利条件(包括潜在的)
进入障碍包括:
- 结构性进入障碍
- 规模经济障碍
- 绝对成本优势
- 必要资本障碍
- 产品差异障碍
- 网络效应障碍
- 直接-用户数量增加直接导致网络价值增大
- 互补品数量增多,价格降低
- 策略性进入障碍
- 影响未来的成本结构
- 影响未来的需求结构
- 形成过剩生产能力
- 产品渗透
- 提高转换成本
- 签订长期合约
- 影响潜在进入者的信念
- 政策与法律障碍
测度
价格扭曲度
超额利润
退出
退出障碍
- 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
- 固定成本
- 联合生产问题(范围经济受到损坏)
- 信息障碍
- 感情与心理障碍
- 政策与法律障碍
测度
进退无障碍理论
假设:
- 完全自由进入,能迅速代替在位企业进入生产
- 在位企业做出回应之前便已完成进入
- 退出自由,没有沉没成本
结果:
- 不存在过高的价格和利润
- 不存在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 不存在交叉补贴行为
- 不存在驱逐性定价行为
定价
掠夺性定价
- 实力相当的企业
- 风险大
- 前提
- 目的
- 驱逐现有竞争对手
- 扼制潜在竞争对手
- 对不合作企业形成威慑
- 条件
- 企业能承受短期损失(弥补方法:价格歧视、质量定价、交叉补贴)
- 有能力满足全部需求
阻止定价
- 条件
- 制订的价格低于潜在进入企业的成本
- 有能力满足全部需求
- 若存在多家大企业,合作才能取得效果
- 要求:
搭售
显性搭售、隐性搭售
契约式搭售、事实搭售
封闭式搭售、开放式搭售
原因
- 追求杠杆效应(垄断A,影响B产品市场)
- 阻止潜在企业进入
- 实行价格歧视
- 逃避价格规制
- 推销滞销商品
- 追求规模经济
- 暗中给与优惠服务
- 保证质量与维护卖方信誉
结果
纵向限制
1、市场势力说
- 双边垄断
- 双边垄断的改进:纵向一体化
- 如果纵向一体化无法实现:纵向限制
2、市场失灵说
市场失灵说
广告
劣质品市场(解决):担保或保证、责任法、声誉、专家、标准或证书
广告作用:①传递事实性信息②建立声誉③提高产品差异化
广告类型:①信息型&劝说型②目标型③比较型
广告强度:
$ \left. \begin{array}{ccc}
q=q(a,p)
\pi=pq-C(q)-at
\end{array} \right }
\Rightarrow
\dfrac{\partial \pi}{\partial a}=0
\Rightarrow \dfrac{A}{S}=\dfrac{1}{\epsilon} \dfrac{a}{q} \dfrac{\partial q}{\partial a}$
创新
分类1
- 发明:新思想的产生
- 创新:新思想的应用
- 模仿:对创新的复制
分类2
- 产品创新(实质也是工艺创新)
- 工艺创新(降低成本的创新)
- 剧烈创新:创新后即使垄断价格也比以前低
- 非剧烈创新
专利
- 宗旨:保护创新、促进发明创造
- 目的
- 两面性:刺激创造、垄断定价
“熊彼特-阿罗争论”
熊彼特:
- 内容
- 大企业优势
阿罗:
- 内容
- 完全竞争市场最有效率(创新也不例外)
- 垄断企业已有很高利润
- 垄断企业竞争威胁小
- 竞争企业的创新带来的低成本全归企业,垄断不是(曲线图)
- 中小企业优势
研发
研发的市场失灵:
- 不确定性与风险
- 信息
- 复杂性与资本密集性
- 研发收益的可占有性
政府:
- 提供研发激励
- 直接资金
- 创造与维护法律环境
- 组建政府研发机构
市场营销
逆向营销:长期不明朗、以战术决定战略
组织市场:
- 产业市场:派生需求、多人决策、过程复杂、提供服务
- 中间商市场:人少规模大、被动、缺乏弹性
- 政府市场:专业人员购买、互惠
要避免摧毁竞争者:①避免面对更强大的对手②分担开发市场、技术的成本③政府、职工谈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