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好文
名词之争
这种问题,就是名词之争。
穷人才玩这个,富人和权贵是不玩这个的。
什么是“名词之争”?就是无客观衡量标准的。
类似成熟、善良、有内涵、安全感等等都是。
与之对应的是账户数字,房产证本数,专利/论文数量等。
你看,穷人对刚富起来的人,总喜欢说:你不就一个踩了狗屎运的暴发户么,有什么了不起?
学渣总喜欢对学霸说,你不就会读点死书么?有什么了不起?
下一步自然是偷偷转进切换战场。
比如王思聪没有真爱只会拿钱砸网红,比如学霸眼高手低实干能力不行,只能给你三本专科打工,反观你高中辍学努力奋斗最终当上CEO。
作者:白姑娘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520782/answer/4937447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工资理论
作者:半佛仙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260755/answer/316947138
来源:知乎
(仅提取原文的要点,觉得有趣的话,强烈推荐看原文)
情况1:水平差的小老板
小公司老板没有意识到部分关键员工的价值,爱占小便宜。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一些人数不到50的小公司,没有专门的HR体系,主要业务靠着老板的个人关系/光环获取。
这些老板没有意识到人才的价值,也没有候补机制。任何一个干活的人走了都有可能直接导致小公司的业务链出现断层进而引发连锁反应。
情况2:大公司的流程问题
在大公司里,争取大幅度内部调薪的难度要高于申请新的高薪HC,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流程。
帮你申请超出常规的调薪幅度需要层层审批报备并且要老板做出担保;而申请一个高薪HC只要符合市场定价就OK了。
对你的上级来说,为你强出头申请高额调薪,如果你后续无法产出更多或者不是不可替代,那么性价比远远低于申请一个新HC,因为后者更简单,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干嘛要去做困难的事情呢?
反正又不是没你不行。
情况3:委托人问题
所谓的【走了我一个要招2到3个人顶替我原来的工作还做不好所以公司亏了】,这是非常天真的想法。
在大公司里面,作为一名管理者,下属越多,其自身的话语权就越大,或许再招2到3个人替代你原来的工作,公司成本会增加,但是你的上级其实是赚了,因为管的人更多了。
即使从大局上对公司成本会有浪费,但是对于管理者自己是大赚特赚,so why not?
情况4:让其它人怎么想
是不是还要给其他人大幅调薪?搞成按闹分配吗?
任何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都不容许这种情况的出现,人力成本剧增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权威被挑战,自己管理者的资格被质疑,这个非常要命。
所以杀鸡儆猴也是一种策略,我要树立自己的宁可去外面花贵的钱也不愿意屈服的形象,因为这次退一步,就要退更多步,最终导致人心不平衡,团队失控。
所以宁可从外面招一个高薪的,首先是避免出现单一老人大幅涨薪导致团队内心不满,毕竟人都是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其次就是即使大家有不满,也可以团结起来孤立这个新人,反而会增加这个团队的稳定性;
如果新人表现出了超强的能力,那么大家其实也就没啥不服了;入股新人能力不太行,大不了在试用期就可以合理地低成本地干掉新人让老人觉得满意,团队也就没有怨言了。
就是立一个靶子在那里,老板不管怎样都可以玩得转。
情况5:员工自己支付的跳槽成本
总有人怀念公司的氛围不走,总有人太懒只要公司不是太过分不走,总有人觉得大家都脸熟好办事不走,总有人觉得自己还要学习不走,总有人觉得换工作麻烦不走,总有人有妻儿老小不走,总有人家里离得近不走,那么走的一些人刚好还可以促进公司新鲜血液流动,领导者还可以趁机多招几个人扩大职权,皆大欢喜。
对领导者来说,这是可控的。
情况6
真正的大公司,其实是 去能力化 的。
就是说,在大公司里,往往会有一套完美的公司人才体制,是倾向于把工作细致化,规范化,简单化,并辅以各种流程指导和老员工帮带,让新人可以快速上手,岗位可以快速更替·。
很多外资公司就是这种玩法,各种JD上要求很高大上,实际上进来之后就是重复性简单工作。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公司不会因为少了任何一个人就出现重大危机,一个干了很多年的人和应届毕业生在这个机制里面都是差不多的水准。
只有绝对的稳定化,才能让公司走得更远,现在互联网的一些巨头也逐渐有了这样的趋势,很多岗位都是细致到只有本公司有,其他公司没有,让你跳无可跳,况且东家给的薪水也还好,你就成了被圈养的羊,只能被拔毛,无法反抗。
这种情况下不是你想不想走了,而是你还能不能走,你还有什么资本和能力与公司谈判?
所以一定要警惕自己的舒适区,不要停止学习。
情况7
给老人的薪资涨幅,对应的是公司制度一年一年普调的,不参考具体数字,只参考涨幅百分比;
给新人的薪资是按照当前市场价的,不参考与自己老人的对比,只参考当前的市场价开到多少才能招来人;
不是说公司非得给跳槽的人高工资,而是公司开出了高工资别人才有心思跳槽过来。
所以这两个价格存在错位非常正常,况且市场价也不是总比内部价要高的。
有的时候市场大环境不好的时候给毕业生的薪资低了特别多,毕业生进来了也和老人做一样的工作,比老人更能加班更能付出。
情况8
需要承认的是,老员工离职到底会造成多大的损失,目前没有一个能够量化的计算公式,所以可以简单理解为,很多公司其实是不知道你离开后能让公司付出多大的代价。
公司不是全知全能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的回答里面出现了离职后公司发现损失太大加薪求回来的状况,以及离职要有1个月的交接。
之前在网上看到新闻说目前在硅谷也有在研究离职员工损失的算法,假使真的可以量化,那么这种倒霉事必然会减少。
但大家也知道很多工作其实非常重要,但是没法量化的,或者存在感不足的,所以很多看着不起眼的人,其实不可或缺,但公司有可能看不到,这是真的看不到,尤其是大公司。
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学会适当表现自己。
应对策略
不管你面对的是什么情况,我认为都只有一种策略。
那就是当你在同一家公司工作2年(如果涨薪太难看,1年也可)的时候,如果工资涨幅没有达到你的预期或者说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让你觉得未来也没有变现空间,那么就该动了,最起码每年都要去同业面一遍试,拿一遍offer,不管你跳还是不跳,起码你要知道市场价,也要知道自己的价值,说不定你拿了一圈offer发现价格还不如自家,或者拿不到满意的offer,那说明公司没有亏待你,你就值这个价,摆正心态,现在是市场经济。
另外这也有助于你了解市场的最新需求,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
记住即使被别的公司拒绝了,也尽量向面试官或者hr诚恳请教自己被拒绝的原因,多数人在没有利害关系的前提下是愿意和你分享一些看法的,这些看法都有利于你完善自我。
提纲挈领
何为智慧
- 学习能力
- 快速查到资料
- 快速理解
- 深入理解
- 自控力
- 管理精力
- 管理时间
- 管理健康
- 执行力
- 决策力
- 学识
- 专业
- 经济社会
- 历史
- 专业
- 智商
- 应急的机灵
- 未来判断
老板其实可以把公司的钱合法的,慢慢装进自己的口袋。
- 备用金。老板经常出差,少不了要支付交通费住宿费招待客户的费用,老板支取些备用金,用于出差和采购。这个合法合规,但一定要注意拿发票及时冲账,不要到年底了还没有报销。
- 向公司借款。老板可以向公司借款,但是需要每年年底归还注意:千万不要跨年不还,否则会被税局以分红征收20%个人所得税。
- 发年终奖。同工资薪金一样,年终奖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年终奖发14.4万,交个税将近1.4万,税率不超过10%。注意:该优惠政策享受到2027年12月31日截止。
- 发工资。千万不要不领或者只领5000元工资,工薪金是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的情况下每年从公司拿走21万工资,交个税不到1.3万,税率不超过10%。
- 员工辞退福利。每年可以”开除”一些”特殊”的员工,比如老板娘,给上20万的离职补偿(离职补偿金低于当地上年平均工资3倍以内的部分,免征个税),个税不用交,20万元安心拿回家。
- 老板买房,出租给公司使用。老板把自己家的房子,出租给公司用于办公,月租金按市场价结算,月租金低于15万的,免征增值税;房产税为租金的4%减半征收,实际税率为2%;个人所得税为租金的10%。
- 公司业务外包给个体户。老板注册个体户,将公司的业务外包,可以成功的将利润转移到核定征收的个体户,还能享受个体户不交企业所得税的好处,挣的钱交极少的个税之后,可以直接拿回家,比分红省的可不是一点啊!
- 成立个体户进行品牌/专利授权。老板将专利或商标放在个体户,每年向主业授权,收取品牌/专利使用费,个体户不用交企业得税,核定个税税率在2.5%以下,一年轻松节税至少50万。
- 老板以自己的名义买的车卖给公司。个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二手车,只要卖价低于买价的,免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只需要交万分之5的印花税就OK,省的实在是太多了。如果在买车时享受了减免车辆购置税,在卖车时补上就行了,发票怎么办?去二手车交易市场拿着车辆资料去开票就行了。
- 用公司的名义买车。
- 加邮费过路费保险费维修费统统可以在公司报销;
- 能折旧抵减利润;
- 能满足老板车辆使用需求;
- 不用自己从家里拿钱出来,一举四得。但这个一定要注意,车要用于公务,不能天天用于家里买菜。
为什么越底层的民众越在乎面子?
面子是一种试探。
试探是底层互吃的前奏。
长期丢面子,就是吃绝户的集结号。
天涯kk神作
节选部分精彩片段。
辨别利益是看透一切事物真相的武器。
高房价谁是受益者?
诸侯、开发商、炒房客。
独独缺了zy。
zy深深的感觉到要想国家队受益,要想控制风险只有 做到两个字:垄断。
如何实现垄断?
- 减少市场上可出租房源(拆迁廉价城中村)
- 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房产税大概率)房产税房租转移,房租暴涨,公租房也就可以羞羞答答的打个九折出来了
房产税慎重
- 如果采用不公平原则。公务员、垄断企业、事业单位的福利房、权贵囤积不上税,只有普通百姓上税,会加剧社会矛盾,而房产税会大幅提升租金,在公租房没有大量建起来之前,对稳定不利,维稳才是第一要务。
- (大概率)如果实行公平法则,执行难度太 大,可操作性不强,阻力几乎难以逾越。普通的无房百姓生活将变得非常艰难。
为何要调控?为了让国家队参与进来,成为主体。
征税调节贫富差距?
假设出台又一个新税种,无论它叫什么,我们暂定为财产税。既然有了新税种,就要定任务。
实操的时候,执行的工作人员发现一旦轮到权贵脑袋上的事就没办法执行,你执行,他先让你下课。
但是任务必须完成, 那还是从普通老百姓身上打主意吧。于是政策就完全走样了,非但起不了劫富济贫的目的,反而加重了穷人的负担。
实体经济的发展不是简单的钱不去投资房产,就会去投资实体经济
资本是趋利的。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社会,只要存在市场经济,这个道理就一定不会错。为什么资金进入房地产及其他资本市场而逃离实体经济?是因为实体经济环境不好,不赚钱。 一是税赋太高,二是各种需要打点孝敬的部门、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太多,比税赋还高,不能承受之重。三是国家队在各个重要领域的垄断,使国企变成了变相税务局,垄断企业的暴利定价,又是压在本应该蓬勃发展的实体经济上的又一座大山。
精简gwy:千万不能精减,越精减越多。
- 只会裁那些没背景,没关系,不会 拍马屁,傻干活的。
- 而留下的就是有背景有关系,会拍马而不干活的。
- 当傻干活的公务员被裁掉以后,剩下的不干活的公务员 照样不干活。 于是没人干活了,人不够用了,再大批量招人,所以越精简人越多。
- 这就叫精减膨胀 特别是把熟悉业务的熟手减下来后,不得不招 3 个新手
微信好文章
霸道甲方:给我一碗MM豆,否则你将损失8万美金!
一年超过100场的演出,乐队根本没有时间详细的跟进每一次的演出搭建,在开演前,他需要一个快速的方法,检测搭建是不是专业和仔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有没有认真的阅读合同,巧克力豆只是他隐藏在整个流程里的一个监测点而已,帮助让问题提前暴露。
短语
猪有流有想过
肉只是暂时长在它身上
它只有使用权
没有所有权
越是超肥越是到期了
使用权一到期
要你还 必须还
下跪嘶吼求烧是救不了你的
关于读书
问:为什么我看了上百本书,却没有实质上的改变?
答:问题在于你看的不是《电器维修手册》、《心理学导论》、《外科学》、《内科学》、《体能训练手册》、《刑法》、《民法典》、《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你看的是《断舍离》《让你生活变好的50个技巧》《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口才三绝》、《如何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黄帝内经》、《鬼谷子》还有 各种纯文人写的历史和鸡汤。可怕的是,你真的以为这些东西是有价值的。
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