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汇总

“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最初的儒,大约是公室氏室所禄养的祝、宗、卜、史之类。因主家灭亡或衰落,失去世职,流落民间。春秋末,儒只是个职业而不是学派。
最初与儒家对抗的,是墨家,墨翟初是“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的
初期的法家李克、吴起,是孔子的再传弟子。

儒家

儒家的祖师是孔子。
孔子是个贵族,然而孔子生活的时代,分封制开始瓦解,传统的贵族等级受到破坏,最让他难受的,是“礼”的消失。
周朝用“礼制”来统治国家,“礼制”降低了统治的成本。

如果孔子只是幻想恢复周礼,那他就只能是个憎恨进步的守旧派。孔子厉害的地方,是对周礼进行了改造

周人的礼制规矩来自于祖先和神灵。但不遵守礼制的诸侯国都因此变得强大,这祖先和神灵哪里降罪了呢?
孔子拒绝谈论和神鬼有关的事。在孔子看来,礼制的权威性并不是来自于神鬼,而是来自于“仁”。因为我们有了“仁”,自然而然地就会去守“礼”。这让普通百姓也能接受“礼”的观点。
(“礼”最基础的内容,也就是“孝”。所以中国的历代王朝都特别强调“孝”,甚至“以孝治天下”。)

孔子厉害的另一件事,是把教育推广到普通百姓(有教无类)

孟子

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学里第二位有着深远影响的人。孟子主张,人的本性就是“仁”,人天生就是善良的,这就是“性善论”。
因为“仁”是人类的本质,所以孟子主张统治者治国也要符合“仁”的原则,要用仁爱来对待百姓,实行“仁政”。他强调百姓的利益比君王的利益更重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很多朝代,大臣都用“民为贵”的思想限制君王的权力,这是孟子的贡献。

道家

老子关心的是宇宙,他好奇宇宙的本质是什么,个人在这宇宙中应该如何生活。
(老子创立的是“道家”,并不是“道教”。“道教”之后好几百年的事了。东汉末年的时候,张道陵等人综合了道家的理论、民间的方术和神话传说等等内容,创立了道教。因为道教借用了大量“道家”的哲学思想,所以张道陵等人把老子奉为本教的祖师,称老子已经成为了神仙云云。)

老子关心的是世界的本质。
老子认为,这个世界的本质叫作“道”。这个“道”不是一个实物,而是超越一切概念、语言和文字,不能用任何语言来形容的。这个东西本来是没有名字的,“道”这个名字是老子为了叙述方便才起的。
老子认为,世上所有的东西,大到宇宙星辰,小到个人微尘,都要遵守“道”的规律。
“道”有点像我们熟悉的物理定律。我们知道,自然规律不是一个实物,但是大到宇宙,小到微尘,都要遵守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和“道”的主要区别是,自然规律是什么,我们还是可以用语言说清楚的,可是“道”不行,“道”是超越语言的,没法说清楚。

如果宇宙万物都遵守同样的“道”,那么人和大自然和宇宙也应该遵守同样的规律。那么人和宇宙就不应该是矛盾的,甚至二者还能超越物质的屏障,合二为一。所以中国古人常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和宇宙合为一体,自己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道”有一个规律:“道”在不断地运动中,而且是不断地循环往复运动。
譬如白天黑夜、一年四季,都是在循环运动。老子认为,这个规律是普世的,万事万物都要遵守。
在老子看来,一切事物早晚都会运转到它的反面。古人用“阴”和“阳”来表示事物的两面。那么这个道理也可以表达为:事物总在不断地运动,总会从“阴”运动到“阳”,又从“阳”运动到“阴”。

庄子

庄子和老子同属于道家,和老子相比,庄子更专注如何实现个人解脱。
庄子和老子一样,认为人的本质和宇宙万物是一样的,如果人能回归到本质状态,就能和宇宙合而为一。宇宙是无边无际的,人和宇宙合而为一后,人就能拥有无限的自由了。
是什么阻挡人类回归到本质状态呢?是人后天拥有的欲望、思想、知识等东西。如果人们能放弃掉欲望和知识,就可以实现真正的自由。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
对于学习,庄子还有一个比喻。他说,森林里的大树如果长成了木材,就会被伐木工人看上,被一斧子砍去。如果这棵树长得歪歪扭扭,没有成材,反倒能平平安安地活一辈子。
用现实的例子来说,人学了知识,能力强了,会面临很多工作和物质诱惑,每天辛苦工作,累得要命,在工作中又会受到各种诽谤和攻击,反倒给自己招灾祸了。如果不学知识,不工作,没有发财的欲望,每天像流浪汉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那才叫幸福呢。

墨家

墨家,可以和儒家、道家并称,只是因为和儒家的观点差别不大,后来渐渐被儒家吸收了。

墨家和儒家的观点有一些地方很像,比如墨家主张“非攻”,反对以大欺小的战争,肯定讨伐暴君的正义战争。儒家则认为,符合“礼”的战争是正义的,违反“礼”的战争是不正义的。两者大意差不多。

但在一些细节上,两者存在区别:
儒家主张“礼”“乐”,这其实是贵族的遗风。墨家则反对“礼”“乐”,认为属于贵族的“礼”“乐”太浪费了。
儒家讲究丧葬礼仪,主张“厚葬”,目的是通过丧葬礼仪来贯彻礼制。墨家认为,与其把钱浪费在死人身上,不如花在活人身上,主张“节葬”。
墨家主张尊敬神鬼,多进行拜鬼祭神的活动。孔子拒绝讨论神鬼的事,认为应该先解决人间的问题。
墨家主张“兼爱”,主张对所有人无差别的爱。儒家的“仁”则有亲疏远近的差别:对亲人的爱,总比对陌生人的爱多一点。

一切的道德礼俗,一切社会制度,都应当为“天下大利”,而不是一个小阶级、一个国家的私利。天下大利:全天下都能安生遂生、继续繁殖,超出这个之上的生活水平,便是掠夺。这个问题,自我国有文字以来,至少一两千年才被墨子提出;墨子死后,又被埋葬两千多年,直到最近才被掘起。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为我”:人生最高目的,是各求自己舒适地活下去,不放纵也不吃苦,“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易其一胫毛”倘若人人如此,天下太平。

孙武

孙武是军事家,在“诸子百家”里被划归为“兵家”。孙武以《孙子兵法》闻名。
《孙子兵法》,所讲的内容偏向于宏观战略,所以一些观点不仅适用于军事斗争,还适用于日常生活的其他领域。从这个角度说,《孙子兵法》是一本讲“谋略思想”的书,价值要超过一般的军事著作。

不过,它在宏观上讲了一些大道理,虽然说的不错,但是到了具体该怎么行事上,还要就事论事,去研究具体的技巧。

法家

术:(申不害)人主操纵臣下的阴谋,声色不露而辨忠奸,赏罚莫测而切中事实的妙算。
法:(商鞅)严刑厚赏
势:(赵人慎)政府的威权,尽量扩大并集中到人主手中,使他成为恐怖的对象,好镇压臣下。
韩非是法、术、势集大成者。儒家让你们用贤人治国,但哪有那么多贤人?不怕人不忠、作弊,而要让人不敢不忠、不敢作弊。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真正需要的是士兵与农民。
法家与诸子百家的一个根本不同是,法家专为君主打算

孔子给春秋时代光彩的结束,而墨翟给战国光彩的开端。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富而可求也,谁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看别人的危机公关)
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君子不器。大哉孔子,搏学而无所成名。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大宰问於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道一以贯之。
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仁者,其言也讱。
君子不忧不惧。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刚、毅、木讷,近仁。
匹夫之仁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淫乐),友善柔(马屁),友便佞损矣(夸夸其谈)。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信而後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後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厚黑学

大凡行使厚黑之事,必然在表面糊一层道德仁义,不能赤裸裸表现出来。
刘邦又厚又黑,项羽不厚不黑,韩信厚而不黑,范增黑而不厚
锯箭法,补锅法
厚黑三个层次:一、厚如城墙、黑如煤炭。二、厚而硬、黑而亮。三、厚而无形、黑而无色。
圆圈论,合力论
世间之事,分为两种,一种是说得做不得,一种是做得说不得。
用厚黑图谋一己私利,越厚黑越失败;用厚黑图谋众人公利,越厚黑越成功
“厚黑”二字,只是代号,又称仁义
韩非:阴用其言而显弃其身。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0. 高僧能算命吗

我们很熟悉佛教,下辈子、有缘、报应,这些词都来自佛教。
我们也不熟悉佛教,

  • 佛家厚葬没有意义,因为死后的肉体没有意义。
  • 佛教没有捐钱到“功德箱”,因为僧人是不准持有财产的。
  • “这是报应,老天爷会惩罚他的”,报应来自佛教,“老天爷”不是

1. 黄巾民变的大漏洞

张角在造反前,就写下谶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造反前3年,就有大官上报黄巾军的威胁,并给出解决方案(把外地人送回原籍,秘密逮捕张角),但帝国上下除了少数人,都没有对黄巾警惕,为什么呢?

当时人口密度很低,政府需要一套庞大的官僚系统来建立统治(包括户籍系统,昂贵的通讯系统,文官系统),如此才能组织大规模部队。
农民军没有这些。
农民军唯一快速召集军队的机会,就是“席卷”,收集大量流民和钱粮,立即奔向下一个地区。
历史上,农民叛乱的规模都很小,也就几千人.主要威胁是贵族的叛乱,所以汉朝官员没有重视黄巾军。

但是,朝廷错了。这次黄巾军规模达到30~40万。虽然战斗力很差,能组织这么多人,反映出张角的组织能力很强。为什么前人没有做到,张角能

答案是:宗教。进一步问,为什么前人没能有效利用宗教,张角能?为什么释迦摩尼和基督都没有这么快的布道速度,张角可以?答案是:张角作弊了,他抄袭了
张角同一时期还有张道陵的“五斗米教”,都抄袭了佛教的体系。绕过了佛教600年的发展过程。

佛教来到中国,面对的中国神学极弱,学术极为发达。
儒家很发达,佛家的很多思想根本不在中国的讨论范围内。佛家的出家在儒家看来是抛弃父母,不孝。佛家的平等,与儒家的三纲五常冲突。
为了解决这个冲突,有了“老子化胡说”等说法。还引入了炼金画符、咒语。

张角抄袭佛家后,组织起规模庞大的人口,但靠“免费医疗承诺”组起起来的人,肯定怕死,没有战斗力。后来就是曹操、孙权、刘备等贵族造反,这个是另一个大家熟悉的剧本。
政府没用宗教的方案,因为儒家方案已经很好了。(因为其它宗教会分割帝王的权力)

2. 佛教故弄玄虚还是遵守逻辑?

黄巾一百多年后,游牧民族在北方建立“后赵”
开国皇帝石勒希望引入儒家,但儒家有“华夷之别”,所以又引入佛教。把佛图澄作为“国师”
佛图澄有个弟子道安(道安世代是儒家大师,但北方夷族遍布,为了躲灾,很多人入佛教,包括道安)
道安为何研究佛呢?因为儒学有个缺点,不考虑形而上的东西,不研究“世界、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根子上的问题。在乱世中,儒学的这个缺点成了缺点。
道家其实研究这个,但是:

  1. 道家坚持语言不能表述真理,语言会歪曲真理。发展到最后就是沉默不语的才是境界最高。
  2. 老庄鄙视逻辑语言,导致大家都在说怪话。(因为老庄认为,怪话比逻辑语言歪曲真理程度小)
  3. 实践证明,领悟老庄也难以解答人生困惑。因为老庄很多“正确的废话”

相比之下,佛学有严谨的逻辑。佛学基础第一条,万事万物都是因为一定原因产生的 (这个原因叫做“因缘”,“因”是内因,“缘”是外因)
佛教还有个概念是“法”,法指的是世界万物和一切现象

总结起来,叫做 万法缘起
因为“万法”指的是世间一切事物,因此这个本源也属于“万法”。又因为“万法缘起”,所以这个本源还有一个产生它的原因。那么这个本源就不是本源。于是可证:这个世界没有本源

可不要小看这个结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持创世论,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制造的。其他很多宗教也是类似,印度本土的婆罗门教说世界是由梵天制造的,中国的本土神话说盘古开天地。
佛教就和这些宗教全都不同了,佛教没有创世论,也没有创世神。佛教认为,佛祖并没有创造这个世界,佛祖仅仅是众生中的一员而已。

“万法缘起”还能推出另一个更重要的结论。
既然一切事物都是随因缘而起,那么它们也不能脱离因缘而存在。只有适当的因缘在适当的时候出现了,都凑齐了,相应的事物才出现。等因缘消失了,事物也就随着消失了。
于是“法无自性”可以进一步总结成:“万法无常”——世间万物都是随时生灭,不能永恒存在的。
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都能容易接受的理论: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中的,所有事物都有生有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进一步推导,
若是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的,“我”也是属于万物,可以推导出“我”也是无常的,是有生有灭,不是永恒不变的。佛教里把这称作“无我”。
也就是在说,人总有死亡,肉体总会泯灭。那么“我”的自我意识呢?在各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有类似于“灵魂”的概念。比如说人死了之后灵魂不灭,可以变成鬼什么的。
但是根据“万法缘起”,自我意识的“我”也是万法的一种,也是因缘而成,因此也是不能永恒存在的。

认为万物实有,叫做 “法执”。认为我实有,叫做 “我执”

  • 有了占有欲,以为自己永远拥有一个东西,就是“法执”。
  • 以为自己可以永远享乐,因此无休止累积财物,叫做“我执”

3. 和尚、比丘与头陀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研究佛学要出家?

上面介绍佛家第一个基本理论 万法缘起,这一条属于哲学。
第二条基本理论 轮回,这是一种属于神学的硬性规定。(轮回就是我们理解的那样,大部分主张“六道轮回”)

轮回万法缘起 其实是相通的,下面证明。

众生所做的事,叫做 。按照因缘产生的后果叫做 或者 (佛教虽然承认因果,但是不承认决定论,也就是说,佛教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有点像牛顿力学不妨害自由意志一样。)

假如没有轮回,一个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那他在临死前做了的业会产生什么果呢?生命都没了,果报去找谁呢? 所以佛教才会说,人死了并不代表生命结束,因为他生前做下的业,并没有完全都变成果,也就是没有完全“消业”。业还在,就会产生果,这个生命还得受果报。所以他会轮回为新的生命。这个生命到底是畜生还是人,出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是这个人生前所做的业造成的。
明白了这个规律,实际上可以说,佛教的基础理论只有一条:就是“万法缘起”。
“轮回”说可以算是“万法缘起”的推论:正因为存在不断的因果报应,所以才让生命在轮回中生死相继,往生不止

苦是因为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人为了生存,产生了种种欲望,比如要吃要喝,不能满足就会产生苦恼。因为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因此随之而来的苦是根本的、是人人都有,不可避免的。而且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满足了一个欲望,又会立刻产生新的欲望,也就会产生新的痛苦。
而乐呢,只是在人的苦停止时,获得的暂时的解脱之感。

既然六道这么痛苦,那么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脱离苦海,跳出轮回。 根据“万法缘起”的理论,众生之所以在轮回中不断产生新生命,是因为自己所做的“业”,所以修行的目标就是 不再造业
那到底该怎么才能不造业呢?

为了解释因缘说的运转方式,佛教针对个人,提出了人一生中因缘聚散的过程,叫做 “十二因缘”
第一个因缘“无明”,意思是凡人不了解佛法,不了解“万法缘起”的规律,不了解世间万物“无常”的本质。
第二个因缘叫做“行”,指的是我们前世做出的“业”。它是由第一个因缘导致的,因为我们前世“无明”,不懂得按照佛的指导修行,所以才会做出种种“业”来。
接下来就是人的生命过程了。因为有了“识”这个种子,所以受精卵才会发育(第四个因缘),才会有我们种种的感官(第五、六、七个因缘)。
又因为我们有种种感官,才会有种种欲望(第八个因缘)。
因为有欲望,就会做一些事去满足自己的欲望(第九、十个因缘),就相当于造“业”。最后生命死亡(第十二个因缘),死后还会有来生(第十一个因缘),从而完成一个轮回。
佛教说了,人生充满痛苦,我们要想办法跳出这个轮回。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是不经历这个“十二因缘”。而“十二因缘”是一个导出下一个,环环相扣的,最初的因缘是“无明”。

佛教管跳出轮回的状态叫做 “涅槃”。达到“涅槃”就实现了修行的目的。
佛教具体的修行方法,概括说有三种: 戒、定、慧
“戒”指的是遵守戒律,约束自己的行为。
“定”指的是打坐禅定,一方面能增加人对自己的约束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思考,有助于领悟智慧从而不再“无明”。
“慧”指的是开启智慧。也就是学习佛法,认识世界的本质,不再“无明”。
佛教认为开启智慧,不再“无明”是解脱的根本方法。因此在三学中,“慧”最为重要,其他两法都是为了能更好的“慧”。

佛教里有“辟支佛”的说法,指的是那些没有经过佛教人士的教诲,而是靠自己的智慧独立领悟佛法、修行圆满的人。也就是说,佛陀并不是佛教知识的垄断者。佛教的智慧就像真理一样,就摆在那里,如果你很聪明,虽然没听说过佛教,但自己也能独立思考出这真理来。
我们前面说,佛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无常”的。“无常”还不是最常用的说法,佛教最常说的术语是“”,用来强调事物本质虚幻的一面。我们常听到佛教讲“四大皆空”,就指的是这个“空”。
道安遇到的问题是:“空”是不是就等于绝对的虚无?佛、佛教、佛经是不是也是“空”的?对于这些问题,当时的中国佛学家们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道安想要翻译佛家典籍,追求“信”(前人都是追求辞藻),但一人之力很难完成。西域有个人叫做鸠摩罗什,同样佛学水平极高,通宵汉文和梵文,对译文要求标准也是“信”

4. 为什么有好人受苦有坏人开心?

作者讲了苻坚、道安、鸠摩罗什的小故事。

汉人政府支持佛教的前提是与儒家不矛盾,这个前提下,支持一下佛教,增加一点统治合法性还是可以的。(因为佛教虽然增加统治的效果不如儒家,但佛教已经深入人心)

因果报应 是一种从远古时代就带来的人类特质,用来增强协作(例如八卦、众怒、要求公平 《人类简史》也有相关的叙述
中国人对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的解决方案是,把家族看成一个整体。所以中国人注重祭祖。
基督教的解决方案,是亚当夏娃的子女受罪。

但是,佛家反对家族呈报的说法,而是把因果报应推广到前世和来生

5. 为什么有的佛经像绕口令?

后秦二代国主姚兴支持鸠摩罗什译经。把大乘佛法的大部分引入中国,中国学者这才发现,一直争论的问题,其实在大乘佛法中早有定论。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在于对空的认识。万法缘起和轮回论有矛盾。

  • 根据万法缘起,万物本质是无常的,我也是无常的,因此无我。如果认为有我,就属于我执。
  • 那么轮回中的我又是什么。

印度佛学家 龙树 主张“人法两空”,万物都是不真实的。
反对者成:既然万物不真实,那么佛法、经文、僧人的修行也不真实。
龙树:如果人和法都是真实的,不是无常的,那么人就永远是人,不能成佛,苦永远是苦。

还有个观点更极端,就是认为万物都不存在,都是幻想,包括佛和释迦摩尼。但如果释迦摩尼不存在,那么教诲还存在吗?我不存在,为什么还要修行?这就万千陷入了 虚无主义

大乘称这种观点叫 恶取空,意思是把事物看得极端虚无,错了。

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以上两种观点都是错了,因为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大乘的第一个高峰,是它对于空的看法与辩证唯物主义有点像。龙树 提出 中观学,认为万法实有和万法虚无都太极端。中观学认为 假有,也就是 事物存在,但不是永存不变的,当破除我执和法执的时候,不是把一切看成不存在,而是认识到无常的一面,来意识到它的虚幻。

中观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一样,都认为物质是存在且暂存的。

  • 唯物主义偏向“假有”中“有”的一面,认为虽然事物是暂存的,但物质仍然是世界的基础和本质。
  • 中观学偏向“假有”中“假”的一面,认为人和事物都是暂存的,所以不值得依恋。

然而,任何语言,都无法从正面形容事物假有的本质,因此只能用否定去回答什么不是假有。说一个桌子存在也不对,说桌子不存在也不对,桌子就是这么个状态。
龙树提出 八不中道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事物没有生和灭的过程,事物不连续不间断,不同的事物之间既不同一又不相异,产生事物的原因既不在内部也不再外物)

  • 不生不灭。从无常观点看,事物本质都是空,世俗的生灭,并不改变空的本质
  • 不常不断。组成事物的因缘随时变化,所以不连续。但每个瞬间有关系,所以不间断
  • 不一不易。事物都是不一样的,但又都是空的。
  • 不来不去。假如事物产生的原因是外部,那么人没有自由意志。假如来自内部,那么事物就可以永恒自存。

中观学的描述方法类似描述π,我们通过π大于某个数和小于某个数来不断逼近它。

中观学也认为语言不能表达真理,但老庄陷入无话可说,一说就错的境地,导致玄学没法发展下去。中观学另一个观点,叫做 真俗谛义。“谛”指真理。“真谛”指真正的真理,不能用语言表达。“俗谛”是文字写出的道理。中观学认为,要了解真谛,要先了解俗谛。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之一,在于大乘主张普度众生,小乘只讲自己修行。大乘在阿罗汉之上,佛之下,增加了菩萨。菩萨有能力成佛,但拒绝立即成佛。而是许下一个心愿,叫做 “本愿”
小乘认为普通人不能成佛,大乘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佛。

佛经没有《圣经》这种早早被公布的权威、唯一的经文。佛经按照可信度有以下排序:

  1. 释迦摩尼亲传。释迦摩尼自己没有文字,而是弟子整理而成。
  2. 号称来自佛陀、仙宫的经文。实际上是佛学家假借神佛名义写的。
  3. 印度佛学家的论文
  4. 中国佛学家的论文。因为翻译问题,所以打个折扣
  5. 疑伪经。

佛经有“依法不依人”的传统,也就是看论证,不看身份。

6. 想成佛就不要做善事?

道生提出了几个结论

  1. 顿悟成佛 以前人觉得需要修行才能成佛,而修行需要一个过程。佛性“不常不断”,怎么能说“我体验到一半的佛性”呢?佛性“不一不异”,领悟怎么能分阶段呢?道生认为,修行是为顿悟做准备。
  2. 善不受报 佛教修行的目的是不造业,善业也是业。所以不仅不能做恶事,连善事都不能做,做了善事会让我们继续轮回,而修行的目的是跳出轮回。这个结论还和大乘的普度众生矛盾。

解释:佛和菩萨所做的是“清净业”。业是由出发点决定的,而不是结果。善意造成恶果,是善业。佛和菩萨不再“无明”,所做善事与普通人的善事不同。如果我们不以回报为目的行善,也具备了清净心,所做的就是清净业。
同样道理,如果抱着学习目的去讨论或者质疑佛经,不算毁谤佛法,不应该下地狱。

7. 噤若寒蝉的御弟

玄奘建立慈恩宗,其实影响不大(相对于其才华、坚韧来说)。
第一次风光:归来时,李世民看中其探险天赋、西域的情报。
第二次风光:李世民晚年开始重视佛教(宗教会导致税收减少、备战人口减少,况且真正信佛的皇帝会因为心慈手软而失败),李世民手刃千人人杀过亲人,晚年害怕因果报应,因此经常找玄奘聊天。

8. 失败者唐僧

唐僧特别推崇《瑜伽师地论》,这个学派叫做“唯识学”(与中观学并驾齐驱),发现并弥补了中观学的一些问题。

前面提过,万法缘起和轮回是矛盾的,根据万法缘起,“我”是空的,那么到底是谁在轮回呢?
前面说,中观学认为,“我”无论轮回前还是轮回后,本质都是假有。我们活着的时候拥有自我意识。推论:轮回后也有自我意识。

中观学又称为“大乘空宗”,唯识学称为“大乘有宗”

我看见一个人,我想普渡他。但是他的外表、他的举止都是外在的色相啊。色即是空,是虚幻不实的,那我该不该向他说教呢?当我教化一个人的时候,我能不能说我教化的是“谁”?假如我指着那人说:“我教化的是‘他’!”这个“他”算不算是执着?当我教化好几个人的时候,我能不能说:“这个人”根基浅,“那个人”进步快?众生“不一亦不异”,我把众生分成了“这个人”和“那个人”,是不是一种执着?
上述这些分析按照大乘的说法,大约是落入了“恶取空”的境地。就是说,这些分析过于看重事物虚无的一面,是错误的。

但是,中观是个哲学性很强的学说。说“万法性空”就是“万法”,并不是还单独拎出来什么特例。龙树说“不一亦不异”,意味着众生之间的差别是一种假相。但为什么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修行和解脱还是以个体生命为单位呢?
退一步,就光说我们自己。当我说“我要修行成佛”,当我吐出第一个“我”字的时候,我不就是在“我执”吗?那“我要修行成佛”这个概念不就是个悖论了 吗?

唯识学 的推导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存在一个实有的阿赖耶识,然后阿赖耶识产生了代表着自我意识的末那识,末那识又产生了剩下的六识。除了阿赖耶识之外的其余七识都是无明、造业的结果,本质是“空”的。正因为其无明,所以代表着自我意识的第六识和第七识幻化出了我们的自我意识和心理活动。代表着感官的五识幻化出了种种感觉,才让我们误以为存在山河大地等万物。
在这八识中,只有阿赖耶识才是实有的、纯净的,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破除掉前七识的幻相,只剩下最纯净的阿赖耶识,就能成佛。

纯净的阿赖耶识为什么会产生虚幻的末那识以及其余种种识呢?假如说这是造业的结果,那么一个实有的、纯净的阿赖耶识为什么造业呢?
阿赖耶识是一个容器,可以储存各种“种子”。这些种子有两类,一类是纯净的、不会产生幻相的,代表了佛性的种子。在佛教的术语里,“漏”是“烦恼”的意思,因此这类纯净的种子又叫做“无漏种子”。
另一类种子是被业“污染”了的,会产生种种虚假幻相的种子,这类种子是“有漏种子”
这些有漏种子之所以被“污染”,是因为拥有这种子的生命造下了业,污染了种子。同时,因为有漏种子不纯净,有种种欲望和妄想,所以才会产生其他七识,让众生感受到世间万物,让众生以为自己生活在物质世界里。众生误以为这些幻相是真实的,所以产生了“我执”和“法执”,所以才会有欲望,才会造业。这些业反过来又污染了种子,从而让众生陷入不断轮回的境地。

在唯识学这里,因果报应的运转方式就很简单了:
生命造业的结果是熏染种子。被熏染的种子变出的幻相就是生命所受的业报。说白了,一个人做了坏事,他的种子就会被熏染。熏染后的种子会控制“六识”,变出各种坏事来惩罚这个人。
要想不再受业报,跳出轮回,就需要修行者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是由自己的心识变出来的幻相,并不是实在的。修行者应该学习佛法、不再造业,经过这种种努力,阿赖耶识中的有漏种子就会逐渐变成无漏种子。最后只剩下最纯净的阿赖耶识,就不会再变出六道的幻相,修行者也就等于跳出了轮回,修行成佛了。

唯识学有点像西方的主观唯心主义,唯识学常用的比喻,也是唯心主义常用的比喻是做梦。
我们都知道梦境虚幻不实,种种景色都是人的内心创造出来的,但是在梦里的人却觉得这些景色都是真实的。我们生活的现实也和梦境一样,我们的所见所感,也都是自己内心创造出来的。我们误以为它们都是真实的,只是因为我们还生活在人生的大梦里,还没有醒来罢了。

主观唯心和唯识论是有区别的 对于主观唯心主义来说,反正世间只有我自己是真实的,那么其余的幻相无论是什么样都无所谓。
但对于唯识学来说,我的阿赖耶识是真实的,别人的阿赖耶识也是真实的。那么,假设在我和别人的眼前有一个桌子,那这个桌子到底是我的阿赖耶识变出来的,还是另一个人的阿赖耶识变出来的? 唯识学说,这个桌子是所有看到这个桌子的人一起变出来的。
那么如果一个人做得恶事实在太多,那么这普通的山河大地他就看不到了。看到的就是地狱油锅等更恐怖的景象了。也就是说,唯识学对六道有了新的解释:六道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心识变化出来的。邪恶的生命,他们的心识共同变出了地狱。善良的生命,他们心识共同变出了天界。

唯识论的观点过于繁琐,不合乎中国审美。且不主张人人都能成佛。因此没能发扬光大。

9. 世界是一个整体?

回到龙树的“八不中道”,发现两个特别难以攻破的概念:空间和时间。
时间只是依附在事物上的一种属性,不是独立存在的,时间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空间也一样。
既然时间和空间只是人用来描述事物的工具,而不是客观的存在。那么,事物的本质一定是超越时间和空间概念的。
下面用“事物的本质不具备空间和时间概念”这一点 重新证明八不中道(中观学和唯识学都主张破除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 当我们说“产生”和“灭亡”的时候,这两个词都已经包含了时间的概念。“产生”就是说,事物在产生之前不存在,在产生之后存在。在这个描述里面,“之前”和“之后”都是时间概念,“存在”也带有时间概念。所以在破除了时间概念之后,事物就是“不生亦不灭”的了。
  • 当我们说“连续”和“不连续”的时候,这两个词要么是基于空间概念的:说空间是不是连续的、两个点是不是连续的、组成事物两个原子之间是不是连续的,等等;要么是基于时间概念的:说时间是不是连续的、两个瞬间是不是连续的、两微秒之间是不是连续的,等等。所以在破除了时间和空间概念以后,事物也就是“不常亦不断”的了。
  • 当我们区分两个事物的时候。比如我们说一个桌子和一把椅子不一样。我们看到它们的形状不一样,这个“形状”就属于空间概念。更细致的说,我们认为桌子和椅子不一样,其实是在说,组成桌子和椅子的粒子在空间中排列的结构不同。假如有两个所有粒子都一模一样的桌子呢?我们说两者不是同一个桌子,其实是在说,组成它们的粒子在空间中的位置不同。所有这些判断,都包含了空间的概念。所以当破除了空间概念以后,事物之间是“不一亦不异”的了。
  • 我们在破除了空间概念以后,就无法分辨什么是事物之“内”和事物之“外”了,所以事物也是“不来亦不出”了。更进一步说,因果关系本身就包含了时间概念:因在前,果在后。所以破除了时间概念后,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不来亦不出”的了。

在破除了时间和空间概念之后,我们还可以把“无我”重新证明一遍。 首先,“我”这个概念要依赖时间而存在。当我们想起“我是什么”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是“之前”的“我”的一系列心理、生理活动。说白了,所谓“我”,是存在于此瞬之前的一个概念,具有时间的属性。
其次,“我”这个概念是有边界的。我们能清楚的知道,什么是“我”“之内”的事物,什么是“我”“之外”的事物,“内”和“外”是空间概念,这说明“我”这个概念是依赖空间概念存在的。假如“我”和客观世界之间没有清楚的区别,那么“我”就和外界混为一体,也就不存在“我”这个概念了。
当然还有更简洁的说法:“我”是个理性概念,而理性概念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这个概念也是不存在的。

您或许会问,既然我们的思维根本无法脱离时间和空间概念想象事物,那你怎么知道在破除了时间和空间概念以后,还有事物存在呢?
确实,我们不知道。因为在破除了时间和空间概念以后,连“存在”这个概念都不存在了。
但是佛教知道。佛教说:破除了时间和空间概念的事物是存在的。这就是事物的本质,就是“空”,就是“佛性”。 (当然,这里的“事物”、“存在”还是使用了时间和空间概念的词语,但我们只能这么说,没别的词可用了。)
但您又会问:就算这“空”存在,可我们又不能脱离时间和空间概念思考事物,那么我们该怎么去把握“空”和“佛性”呢? 这就是天台宗和华严宗所做的工作。 天台和华严从大乘对“空”的定义出发,发现当我们破除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之后,会得出一些奇怪的推论。

天台宗 也认为,我们以为世上存在不同的十界,是一种偏执的表现。其实每一界,本身已经具足了全部的十界。用白话说,就是人界里也有地狱界、天上界等十界。这个观点的术语叫做“十界互具”
因为每一界都具足十界,那么十乘十,一共有一百个法界。又因为天台宗认为一切法具有十种属性,叫做“十如是”。一百个法界再乘以十如是,就成为千如法界。天台宗又认为,千如法界中的每一如法界又包括“三世间”,因此组成了“三千世界”。这里的三千世界,就是我们所说的万法。 众生一念之间包含了三千世界,用术语来说,叫做“一念三千”。
照此推论,不光是我们的一念,实际上,世上万物,哪怕是一粒微尘,都应该具足整个世界
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说,既然事物原本不存在时间的概念,那么我们不仅一念包含此刻的三千世界,还应该包含过去、现在、未来所有时间里的三千世界。这叫做“一念三世”。 也就是说,我们的一个小小的念头,就可以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全部的一切事物。这听上去神乎其神,却是在消除了时间和空间概念之后理所当然的推论。
十界都包含在众生的一念之中,这也就意味着,地狱和佛国之间其实没有距离。理论上,我们一念之间就可以进入佛国。而之所以众生还没有成佛,是因为众生无明,没有体悟到一念三千等佛学道理,起了偏执之心,误以为自己生活在某一个法界之中。 一念三千还有一个厉害的推论。 众生一念包含十界,那也就是说,最恶的一阐提的一念中也包含了佛国,最善良的佛一念中也包含了地狱。
天台宗的一位高僧湛然就提出了“无情有性”说,认为植物和没有生命的物体,也应该具备佛性。

10. 放下屠刀就能成佛?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之前所学的: 中观学说的是,佛性(也就是事物的本质“空”)超越了一切理性概念。语言也属于理性概念,所以“空”是不能用语言正面描述的,只能用不断否定的形式描述“空”,例子就是“八不中道”。 天台和华严讨论的是,空间和时间概念也属于我们理性的产物,所以“空”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概念的。那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天台和华严试着用语言描述了一下。

当你产生了“我和佛性之间有距离,我需要修行”这个念头的时候,这个念头本身就是阻碍你成佛的妄想。修行的欲望、修行的行为,这些也都是成佛的阻碍。只有当你放下全部这些想法,心中既没有“佛性”、也没有“修行”等任何概念,达到了我们上一章中所说的,破除了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状态后,你才能真正成佛。 这就是中国 禅宗 的理论基础。

  • 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
  • 你自己已经具备了全部佛性,何必在向外求呢?
  •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 反对戒律 “戒本源自性清净。” 说戒律的本质在于内心清净。潜台词是说:内心的清净比戒律外在的形式更重要。南朝的志公禅师说得更明白:“丈夫运用无碍,不为戒律所制。” 意思是,如果内心清净,就不需要被外在的戒律限制。慧能说:“得悟自性,亦不立戒定慧。” 只要能领悟佛性,外在的戒律就不重要了。
  • 反对打坐 你觉得庙里的佛像是坐像,你想模仿他,但要知道佛是没有固定形象的啊!你怎么能这么机械地模仿呢?“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
  • 反对拜佛 “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 智慧不足的人可以念佛,真正有智慧的人只需要清洁内心
  • 反对做善事 愚人修福不修道
  • 反对依赖佛经 我们用理性所描述的佛性、俗身等概念都是妄念。既然佛经也是用理性的文字撰写的,那么岂不是说……当然你不能说佛经是妄念,那是“毁谤佛法”。佛经当然是记录真理的文字,这是慧能万万不能否定的。但慧能说: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我不是说佛经不好,我是说,佛经不重要。 经文上的文字,用的是人类的语言。所以慧能又说:所有的经文都是为人类创造的。如果这世上没有人类,那也就不会有佛经了。
    也就是说,佛经并不等于真理本身,只是为人类修行所创造的工具。你内心不去领悟佛性,光在表面上念佛经、说佛理,是没有用的。

有人问大珠慧海:你如何修行? 大珠慧海回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那人问,别人也都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那他们都和你一样在修行吗? 大珠慧海回答,不是,因为“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校,所以不同也。”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这就等于摆脱掉理性思维了吗? 诡异的地方在于,“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这两句话不也是理性的产物吗?当一名禅师领悟了咱们刚才说的佛理,在头脑中意识到“我应该毫不刻意的穿衣吃饭”的时候,这个过程不也是在理性思考吗?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应该”“不刻意”的时候,这“应该”不也是一个刻意的念头吗? 禅宗师父教育弟子要“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当弟子记下师父的话语,点头称是,甚至把这几个字写在小本本上的时候,这个弟子不是正好犯了执着于文字的错误吗?

主张抛弃对语言和逻辑的执着,你越想不到什么,我越要回答什么。这种回答是在告诉可真,对于佛性,唯一正确的回答是不按照理性和逻辑的回答。

戒律只是人的理性的产物,本身是不存在的。但佛性是存在的,也应该被肯定。戒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保持对佛性的肯定,阻止人们对佛性怀疑。当普通人认为佛经、佛像就是佛性的代表的时候,毁谤佛法等戒律是有效的。当禅师认为佛像佛经不再是佛性的代表,甚至是修行的阻碍的时候,毁谤佛法等戒律对他就不适用了。
用直白的话说,如果普通人没经过我们前面对时空概念的种种讨论、思考,一上来就认为佛像都是虚幻的,可以任意辱骂否定,那他非但无法领悟佛性,反倒连传统的“笨”办法也给放弃了。就和佛教完全无缘了。
这样禅宗的癫狂行为就可以和佛教的传统戒律统一了。这么说来,狂禅就好像是一个“高级慧根俱乐部”,只有自认为修行达到了足够境界的禅宗精英才能参加。在这个小俱乐部里,一切骂佛、触犯戒律的癫狂行为都可以发生。但是这些行为只能局限在这一小圈人里,不能公开行动、公开宣扬,否则就是在触犯戒律。一般人也不要轻易学习禅宗呵祖骂佛的行为,对佛性的领悟不够就硬要模仿,那无助于自己的学习,也是在触犯戒律。

11. 向孔丘鞠躬

看起来禅宗不太适合世俗环境。但事实上,几个帮派中,禅宗发展的最好。为什么?

  1. 武则天重佛,李隆基推翻武则天后自然重道。排佛运动中,受影响最小的是禅宗。中观、唯识、天台、华严各宗,都有极为复杂的理论。只有受过多年教育的知识分子,在良好的环境下才有条件慢慢研习。随着寺院经济被大规模破坏,僧人们失去了研读复杂佛理的环境,甚至一些珍贵的佛经在排佛运动中彻底遗失了。
    只有禅宗受到的损失最少。
    禅宗不依赖于佛经,不需要学习者受过高等教育。传习的过程简单,不需要固定的寺庙。
  2. 季羡林先生在谈论佛教发展的时候,一言蔽之: “天国入场券,越卖越便宜。”
    慈恩宗的入门券卖得贵了一点,所以买的人就少。
    华严宗宣扬,进入佛国不必努力苦修,不必等到遥远的将来,只要在眼前改变一下对现实世界的看法,立刻就可以成佛。禅宗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最有名的,也是最简便便宜的。
    禅宗流行的时间特别长,地域特别广,难道是偶然的吗?
    这个规律,挺符合佛教发展史的: 大乘代替小乘,小乘必须出家才能修行,但是大乘可以在家当“居士”,要受的戒律比小乘的更宽松一些。小乘只能修成阿罗汉,大乘则讲人人(除唯识一阐提外)都可以成佛。 慈恩宗的快速没落是因为它太复杂,学着太累了。天台讲一念之间就能包括三千世界,一念可以成佛,更容易了,就比慈恩宗更兴盛。 禅宗讲不用修行,立刻就能成佛,自然又更容易了。
  3. 要获得政府的支持,就要争取普通百姓。“庙会”(魔术、赶集、表演之类),面向百姓的“俗讲”(类似相声,往往还低俗)
  4. 当然,也不是最轻松的(狂宗)最后获胜。还要考虑人们儒家思想厚实。例如,孙悟空、鲁智深、济公,杀人也可以,因为有“忠义”,但如果是犯淫戒,就万万不行。(虽然在佛教中,淫戒没凶杀严重,但在儒教中,是直接违反男女大防,对礼教直接的破坏)实际上,中国人接受的佛教,是以儒教为道德观的佛教

这里作者对禅宗后来的一些具体表现表达了批判。例如禅宗公案里,要么是正确的废话(老和尚倒水),或者沦为鸡汤(前世500次回眸换1次擦肩),要么感动自己。这当然迎合了人们的需要。
而且,禅宗不看重佛经,所以也符合知识分子融合“儒释道”各自优点的想法。

作者又花篇幅讲了佛教如何吸收并接受儒家的基本思想,最后三教合一也是世界上少有的事情。

12. 自由引导人民

唐后期和宋,汉人被“夷狄”欺负了几百年。
人们开始反思,认为是因为太不重视儒家(因为只有儒家是入世的)。
而儒家的缺点在于没有一套系统的形而上。
(虽然汉朝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但在后来的佛、道、玄学面前,很不成熟)

朱熹被推崇,是因为他为儒学建立了如同佛学一样的形而上学体系。

为什么禅宗不讲逻辑,却没有像玄学那样被抛弃呢?这是因为,在宋以后,逻辑思辨的重任被儒家理学扛起来了。中国学术界在唐以后逐渐趋向于三教合一,每个知识分子都通晓儒、佛、道。所以对于那时的知识分子来说,是由佛教搞逻辑还是由儒家搞逻辑,效果都是一样的。而失去了逻辑思辨的禅宗,则作为一种艺术境界和人生情趣被保留了下来。

佛教说事物的本质是“空”。道家认为事物的本质是“道”。 理学认为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呢?
我们现在有个俗语叫“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里的“理”,我们今天理解成“道理”,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遵守相同的道德规范。我们的道德立场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可以互相理解。但是这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其实出自于程朱理学,这里的“理”是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事物最本质的规律。既然是事物最基本的规律,那么自然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得符合这个规律,所以才叫“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单说这个“理”。
朱熹认为,万物的本质有两种东西。事物运行的终极规律叫做“理”。“理”产生了“气”,“气”可以看成是一种运动,经过“气”的运动,产生了人世间的各种物质和现象。
“气”是具体怎么产生物质的呢?
“气”的代表就是阴阳二气。阴和阳这两种东西还不能说是物质,只能说是物质的两种属性。阴阳运动,产生了五行。
朱熹有一个生动的比喻:阴阳二气不是会互相运动吗?阴阳在那里互相磨来磨去,磨得急了,生出来很多渣滓,这些渣滓,就是具备五行属性的各种物质。这些物质,就生出了人世间的万物。
整个宇宙有一个“理”,万物又都有自己的“理”。整个宇宙的“理”,朱熹又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太极”。
“太极”就是整个宇宙的终极真理。 那么有一个疑问:每个事物中都有“理”,所有的“理”组成了“太极”。那“理”是“太极”的一部分吗? 朱熹借用了禅宗永嘉玄觉的话来打比方:
“理”和“太极”的关系,就如同月亮映照在水面上。虽然每个水面上都有月亮的影子,但你不能说这些影子是月亮的组成部分,它们都是月亮的写照。
所以我们可以说,“理”就是终极真理。

看起来,“理”和物理化学很像,但“理”是带道德判断的(有点像康德通过形而上学推导出道德律令)

人也于万物,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有“理”。但是,既然每个人心中都有相同的“理”,为什么人和人的外在表现都不同呢? 这世上为什么还有好人坏人、哲人庸人呢?
这是因为,虽然每个人心中的“理”都相同,但是“气”却不同。“气”是有清有浊的。清的就是圣人,浊的就是庸人。修行的目的,就是把气由浊变清。朱熹用灯笼来做比喻。说“理”就是烛火发出的光亮,“气”是灯笼纸。灯笼纸越浑浊,灯就越昏暗。最好的情况是灯笼纸整个都没有了,那就是最明亮的了。
我们看,这里和佛教的染净说是非常像的
朱熹又认为,所谓浊的“气”,主要是人的那些违反道德的欲望。是这些欲望把“理”给遮掩了。
所以程朱理学说“存天理,灭人欲”。要想让我们认识“理”、符合“理”,就必须把浊气消灭掉。

理是超越理性的概念,是如何产生道德观的呢?(有点像狂禅得出“可以违反戒律”的结论)
“理”本身是无所谓善恶的,但是我们人类的行为符合“理”的规律,那就是善的,违反了这套规律,就是恶的。所以我们儒家不是强行编了一套道德规范去教育人类,我们是揭示了世界运转的本质规律,我奉劝你还是遵守这套规律比较好。 这就是儒家道德的本体论证明。

理和佛性是很像的,很多说法可以看成不彻底的禅宗(虽然朱熹非常反对佛学),那么,为何理学没有像佛学发展的路径,沿着中观般若的路径往下走呢,反而停在想停的地方呢?
陆九渊“心学”反对朱熹的“格物”,认为真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用不着去格外物。
所以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如果我掌握了真理,那么儒家经典对我来说意义就不大了,不过是我思想的注释而已。 除了把世界的本质解释为儒家道德外,心学和禅宗几乎都一模一样。

在上文中,我们刻意从泰州学派的言论中挑出了叛逆的部分。假如继续寻找的话,甚至还会发现王艮提出过用选举制代替科举制的民主观念。何心隐搞过接近社会主义的团体“聚和堂”。罗汝芳讲课面向广大工农子弟。这么看来,泰州学派简直就是民主先锋了。
但其实以我们今天的标准去看,泰州学派讲的仍旧是很保守的儒学,还是在歌颂孔孟,还是在讲仁义道德。他们虽然已经嗅到了自由的味道,但是和现代社会的自由观念相比,还有很长的距离。
我们上述明末的开放景象,根本原因并非出自泰州学派的倡导,而是因为当时商业的发达,商人的影响力大到可以威胁儒家秩序。

这里,作者批判了国学不实用,不如科学,也不解决问题。

按照禅宗理论来说,顿悟并不能让人武功大涨,或者实现你的梦想,或者吸引姑娘。顿悟的价值从大里说是体验佛性,从小里说仅仅是改变顿悟者的内心世界。
假如按照真正的禅宗观点,在电影里,更合理的故事发展应该是:习武者仍旧被坏人胖揍;上班族辞职后,仍旧被周围人嘲笑;情种在放弃女神以后,女神也对他毫不在意,主人公在她眼里仍旧什么也不是。
唯一的区别仅仅是,主人公因为领悟到了“万法性空”的道理,所以对这些坏遭遇不在乎了。

13. 天堂在何方地狱在何处?

这里,作者叙述了佛教对世界的一些具体看法,例如地理方面的看法,各地人的描述,都比较荒谬。
还讲了一些佛教有关的神话,如四大天王等。
还讲了这些神话如何在中国演变,例如李靖、玉帝。
原本中国龙是一种普通的兽,但因为翻译时,把佛经中某种神人翻译成龙,中国龙也变成了神龙,还顺便取代了水神的位置。然后中国又有改造,让龙穿上黄袍,创造了虾兵蟹将。

  • “四天天王”往上是须弥山的山顶,叫“仞利天”,主人是“帝释天”(印度本土宗教最高的神),仞利天有三十三个天国,所以又叫做“三十三天”
  • 仞利天+四天天王又叫做地居天,上面还有四重天叫做“空居天”
  • 仞利天上面叫做“焰魔天”。里面的众生享受得太快乐了,时刻喊着“好开心呀!”。
  • 焰魔天的上面叫做“兜率天”,这里的享乐已经非常能让众生满足了。
  • 兜率天的上面是“化自在天”,这里的众生能随自己的意念,变出各种东西来供自己娱乐。
  • 再上面是“他化自在天”,能随意将他人的乐事供自己享乐。 这四层天的另一个特点是,从仞利天开始,每层天里的时间,都比底下世界的时间更慢,众生的寿命更长。
  • 以上都叫着“欲界”,欲界上面还有“色界”。 这里的众生已经断绝了食欲和色欲。但仍旧有形体,所居住的世界也有物质的国土、宫殿,也就是还有外在的色相,所以称为“色界”。 色界一共有十七层天,这十七层分为四组(四个禅天)。这十七层天基本都只有名字,没什么特别的描述。只有两个可以注意的
    • 最下面的第一组天(也就是第一禅天)里,有三层天,其中最上面的叫做“梵天”。佛能够教化的范围,最高止于梵天。
    • 第二禅天里面有个“光音天”。说其中的诸天之间不用声音语言沟通,而以身心所发光明传递信息。《长阿含经》说,光音天的众生来到人间,因为吃了食物有了欲望,所以生出种种的业,进入了不断的轮回,其中也包括轮回为人。所以佛教认为,光音天是人类的始祖。这是佛教的人类起源说。顺便一提,色界最高天的众生,寿命是5000劫,合134亿年,宇宙的已经诞生136亿年,正好相同。
  • 色界再往上,是“无色界”。 这里众生和世界都没有了形体,所以我们也没法描述他们。这里最高天的寿命是84000劫。

欲界、色界、无色界统称三界 (与“跳出三界外”没关系,那时道教的说法,指的是“天、地、人”三界)

说完三界再说地狱,中国对地狱也进行了种种汉化,阎罗王变成“十殿阎王”,分别由历史上的名人担任,还创造了官府系统。牛头借用佛教,对对联创造了马面,还缺个抓人的捕头,叫做黑白无常。由此,地狱的传说故事越来越丰富,奈何桥、孟婆汤等、冥币。

地狱到色界一禅天,叫做一个“小世界”。1000个小世界+1个色界,构成1个小千世界。1000个小千世界加上一个色界第三禅天,构成一个中千世界。1000个中千世界,加上1个色界第四禅天和无色界,构成一个大千世界(因为是3个1000相乘,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这个词不是指3000个大千世界)。

14. 念声佛号,佛就会来救我吗?

观世音菩萨变成女性形象,可能是因为神话故事里还少一个慈母形象(如同基督教中的圣母)。不过变成女身并不是不符合佛理,菩萨原本没有形象,为了教化众生才变化出各种形象。

按照中观学的说法,净土、佛国不也应该本性是“空”,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吗?
按照唯识学的说法,净土、佛国的种种外表、形象不也是我们的感官产生的幻相吗?
天台宗说一念三千,我们的一念之中具足十界,净土不就在这一念中吗? 华严宗更不用说了,认为世界本质圆融无碍,我们对世界的描述和区分,只来自于我们的妄想。 在禅宗那里,当然更不存在外在于人的佛国净土了。
佛经上所说的“净土”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里,又得用“方便说”来解释。

密宗:咒语、结界

佛教的戒律是随事制戒,遇到新的问题,就临时制定新的规定。这有点像西方国家的判例法。

佛教戒律还有几个特别之处。
一是,戒律并不只是禁止信众不能做某些事,还包括要求信众多做某些事。所谓“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二是,制定戒律的目的是规范指导信众,让信众的行为有助于修行,所以戒律的主要目的是教育人,而不是惩罚人。
所以在寺庙生活中,一般的小错,只要当事人诚心忏悔就可以了。如果是极大的错,会影响到佛教的声誉、僧团的发展和其他僧众修行的,那就要开除出僧团。僧团更像是学校而不是政权。对出家人的惩罚就像学校那样,除了规劝就是开除,不会有判刑、流放这类世俗的惩罚。在古代的寺庙里,棍打之类的体罚有时也会有。这是因为那时的学校里就存在体罚,也就是说在当时体罚被认为是教育手段的一种。在今天,体罚就不应该存在了。
第三特别之处,是大乘对戒律的要求比较松。佛教戒律很多,信众可以选择其中若干条来遵守,不用全都遵守。如果你觉得其中有几条遵守不了了,也可以临时放弃这个戒律,叫做“开戒”或者“舍”。以后觉得自己能遵守了,再去受戒也没关系。

外篇之一:坏人捐钱也能得福报?

布施还有很多规定。
布施的时候不能带有恶念。
酒、武器、毒药、肉一类的“不净物”,除非是万不得已的情况,否则不能布施给寺庙(比如,如果寺庙等着用酒精去救人,那就可以布施)。
也不能布施偷盗、抢夺来的东西。所以说贪官到庙里扔钱,是不行的。
另外,如果布施的人有家人,应当先尽到赡养父母、家人的义务。如果把财产一股脑都掏出来布施,让家人生活困苦,也是不行的。
关于布施,还有一个比较苛刻的要求:布施不能为了求财,也不能为了追求今生和来世福报[86],甚至只为了去除灾厄也不行。

我们说过,无论是算命也好、改运也好,这些都不是真正佛教相信的东西,出家人更不能靠占卜牟利。带有佛像的雕塑、绘画也是只能赠送,不允许出售的。

有人借着佛教祝福的名义找你要钱的时候,你就对他说:“大师,心外无境,我只求心诚而已。”转身走开就是了。按照唯识的观点,在他的眼里神佛可以用来赚钱,而你的眼里具体的佛像、金钱,都是“遍计所执”的假相,这不正说明你的心识在某方面比他更纯净吗?你如果迁就、纵容了对方贪财的行为,这不反倒是造恶业了吗?所以走开就是了。我相信神佛是不会因此怪罪你的。

外篇之二:佛教的可信与可疑

很客观地分析了佛不存在与佛存在各自的证据、推理。

最后这一部分相当精彩,精彩到无法做笔记了,推荐大家找原文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