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

英国人对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好奇。他们相信,中国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
然而,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马上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

英国人注意到这些人“都如此消瘦”,“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这些普通中国人“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除了村庄周围,难得有树,且形状丑陋。房屋通常都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偶尔有一幢独立的小楼,但是决无一幢像绅士的府第,或者称得上舒适的农舍⋯⋯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英国泰晤士河边的两个城镇)两岸的相提并论。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

盛世的保障

对不同群体的态度

  • 对皇亲,早期宽厚,中期之后十分防范,使皇亲退出权力圈子。
    • 例如,对太后十分孝敬,但太后提出修建某庙宇后,十分警惕,下诏断了太后获取权力的可能。
  • 对官员,十分挑剔。典型例子是被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张廷玉。
  • 对百姓。赈灾力度很大,深知明朝灭亡是因为饥民。兴修水利、红薯玉米引入,使60年间中国人口增长108%,占世界比例从23%到34%。

攻打 准格尔。准格尔内乱,乾隆执意出兵

  • 官僚反对声音有三个理由:
    1. 农业文明并非尚武进取型文明,对边疆少数民族一般都是被动应付、收买,认为少数民族思维方式完全不可理喻,无法抵抗、不可预测。
    2. 清王朝与准格尔已经和平二十年,雍正末期两次大战平手后,双方已经划定边界,双方边境贸易活跃,清王朝在二十年间也节省了数千万军费。
    3. 二十多年没有大规模战争,全国上下已经习惯和平
  • 乾隆
    1. 乾隆皇帝的雄心很高。对自己的能力极端自信。
    2. 满族帝王自身边疆少数民族身份,使其有全新的视角
    3. 乾隆对边疆的了解很深很透。
    4. 准格尔地势险要,南可以控制西藏,东可以控制蒙古,是大患。而现在是准格尔最衰弱的时期。

战争进程:原本预计是数月的战争,实际上战争打了3年3次。军费高达数千万两

  • 第一次战争,粮食不够,提出方针:“因粮于敌”。准格尔连年内战,力量很弱,纷纷归降。然而清军粮食不够,且准格尔本就在饥荒,并无物资,清军不得不退兵。
  • 第二次,乾隆把准格尔一分为四,投降的阿睦尔撒纳见清军退兵,起兵反叛。平叛战争不顺利,一方面事发突然,清军粮草不足。一方面“因粮于敌”的政策实际上变成”因粮于友“,已归顺的蒙古人也反清了。
  • 乾隆醒悟错误,迅速转弯,大力安抚。调集大批粮食、充分准备,第三次战争取得大胜。

战争期间发生很多有组织的大屠杀事件,屠杀超过百万

喇嘛教,内心十分不屑,但一直尊崇。

  • 他把父亲的故府雍和宫改成喇嘛庙,对达赖和班禅提高了礼遇规格。
  • 在承德为班禅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普陀宗乘之庙。这座庙耗资巨大,仅为其中的一座殿宇顶部镀金,就花去黄金一万五千多两。
  •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兴黄教,所以安蒙古”,“敬一人而千万悦”

伊斯兰教,深知这一宗教的进取性,乾隆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做法。大力推行政教分离,不允许宗教领袖取得世俗权力。他知道,伊斯兰教一旦实现政教合一,必然爆发强大的扩张力量,给帝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盛世之颠

以统一新疆为标志,大清进入全盛时期

  1. 乾隆朝几乎消灭了对最高权力的所有威胁,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稳定。
    • 历史上威胁皇权的势力有以下几种:一是敌国威胁,二是农民起义,三是权臣专政,四是太监擅权,五是后妃干政,六是外戚乱政,七是朋党之争,八是地方割据势力。
    • 这八种威胁,在之前的任何朝代都此起彼伏,但是乾隆朝把这八种威胁化为几乎无形
  2. 经济总量巨大,国家财力雄厚。GDP达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财政存银达到8000万两(1790年)
  3. 军事力量强大,国际地位高高在上。领土面积1453多万平方公里。环顾四周,近郊诸邦,皆为属国。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控制力前所未有(虽然汉唐时期领土也大,但许多边疆地区是名义上的服从)
  4. 人口达到空前的数目。乾隆六年(1741年),共有人口1.4亿;乾隆六十年(1795年),人口增至3亿。

原因

  1. 父祖两代奠定的基业。乾隆能成功,一半是由于清王朝的择优立储原则,一半是由于历史的偶然性,素质一流的三位皇帝实现了政治接力,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多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乾隆登基之时,继承的是摊丁入亩、养廉银、密折制度、军机处等一系列宝贵的创新。乾隆本身是实干家而并非思想家,他一秉父祖遗轨,出色的实践能力使这些大政方针落实得恰到好处。
  2. 乾隆的勤政。优秀的遗传、良好的教育、成功的自我砥砺,乾隆皇帝在学生时期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品质:诸事有恒。他一生生活起居,都如钟表般有规律。
  3. 乾隆打造了高效率官僚队伍。过人的眼光和手腕,恩威并施,宽严相济。不像传统帝王那样,重德不重才;对那些高分低能、只知谨守官箴、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书呆子,他一直厌恶有加。
  4. 乾隆前期惩贪措施的成功。

文字狱

君权像恶性肿瘤一样,是世界上最具扩张性的事物之一,它不允许任何独立的事物存在。

打击“越级上访”:“告御状”事件

  • 起因: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第二次南巡北返。被灾民拦下告御状:夏邑水灾,巡抚图勒炳阿知情不报。在此之前,退休官员彭家屏已经报告水灾。
  • 乾隆很不相信,因为:1)乾隆信任图勒炳阿。2)乾隆不喜欢彭家屏,痛恨他搞朋党。3)按照朝廷纲纪,退休官员应当安分守己,不得干预地方公务。
  • 皇帝派侍从化妆为商人,实地考察灾情,确实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灾
  • 乾隆讨厌越级上访。
    • 作为一个力图以权力笼罩控制一切的皇帝,乾隆最热爱的是秩序和稳定,最恐惧的是民众的自发性。
    • 对于告御状的人,他一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也许他们所说都是实话,但他们的眼神里透露的却都是执拗和不驯服。敢于向自己的父母官叫板,敢于和皇帝的眼睛对视,可见他们平日就并非安分守己之辈。如果天下沧海横流,正是这些人会铤而走险。鼓励他们,就是给国家政治埋下不稳定因素。因此,历史上有一些皇帝喜欢搞一些御前判案为民申冤的“政治秀”,乾隆却从不这样做。
    • 虽然在经济上对农民、特别是贫民慷慨大度,但是在政治权利上,乾隆却是有史以来最为吝啬严苛的皇帝。他全力维护农民的生存权乃至温饱权,但是绝不允许农民有政治表达权
    •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民众的政治意识、权利意识也同步觉醒,社会上出现一些自发的维权组织。这本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也是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难得契机。
  • 面对这种形势,乾隆的第一反应是恐惧。
    • 乾隆规定,严禁民间结盟、罢市、聚众殴官,如果至四五十人,那么“不分首从,即行正法”。
    • 乾隆六年(1741年)两千多名工人,因反对工头克扣工资,停炉罢工。官兵开枪。事后,乾隆帝还嫌官兵镇压不力,朱批道:“此等刁民,即枪伤一二何妨。”
  • 如果因为老百姓告御状而摘了巡抚和县令的帽子,必然在大清帝国内开创一个极为不好的先例。这一传奇性的“平民扳倒巡抚”事件必然会成为爆炸新闻,迅速传遍全国。
  • 后续处理。
    • 同时处理地方官和告状者,并且传旨说:处理地方官不是因为告御状而是乾隆自己暗访。
    • 随后让图勒炳阿搜查告状者,发现反清的文字。图勒炳阿有功,官复原职。

文字狱

  •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一名屡不中第的秀才,献上“策书”,文章层次清楚、文字明晰,有数据、有分析、有办法。处理结果:凌迟,家人发配为奴。类似事情重复发生了很多次。
  • 乾隆登基之初,也曾经“广开言路”,乾隆十六年(1751年)起,皇帝却一反常态,突然大开杀戒。
  • 什么造成了乾隆的转变?乾隆初年宽厚,文艺届一时百花齐放。乾隆十六年出现了伪稿宫廷秘闻(极力抹黑乾隆)、马朝柱反清案、何亚四谋反案。乾隆越来越痴迷于之前嗤之以鼻的《韩非子》
  • 前朝文字狱主要针对士大夫阶层,而乾隆的文字狱主要针对下层知识分子和平民。130个文字狱案件中,有酒店老板、当铺老板、算命先生、裁缝等。犯案原因大概有3:1)不安分、妄言、妄议国家大政;2)秘密传教、结社;3)自称托梦、天命、下凡。
  • 乾隆对历朝农民起义规律深有研究,认为底层最危险的是“失意文人”。认为读书人功名心极盛,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荣华富贵,一旦科举无望,会用其它方法改变命运,所以容易起不轨之心。
  • 还有一些文字狱实际上是打击民间宗教
  • 对于一些“疯人造反案”,态度是宁可信其真,因为他认为这样的人是不稳定因素,可能被心怀不轨者利用。为了找借口,乾隆解释其动机为:疯人好的时候也必然是不安分之人,病的时候暴露了内心的罪恶
  • 蓄意制造冤案、大案,以此震慑全国。乾隆一朝,经常见到出其不意、轻罪重罚的事例。“令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更安全。”一个不懂得“杀人立威”的君主,早晚会受到被统治者的轻视。而仁慈和宽容,只有在恐怖和严厉的背景下才更为人们所珍惜和颂扬。韩非子说,“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王锡侯《字贯》案)
  • 烧书,使人忘记满族人征服中国过程中的种种暴行。清皇自称合法性来源于:见中国的奴才(李自成)造反杀了主子,出于义愤替这家主人报了仇。但实际上,满洲人入关,制造了大量的屠杀、抢劫、掠夺汉人做奴隶,把大量土地宣称为“无主荒地”掠夺。在文字狱下,这些记录纷纷毁灭。
  • 皇帝在文字狱的制造过程中偏执和完美主义下,全国诬告之风大行。风声鹤唳下,每个家庭自我检查,消灭了所有不安全的文字,其数量无法计算,肯定远多于官方焚毁的书籍。

戏曲

  • 用文字狱“净化”文化的同时,皇帝没有忘记关心底层百姓的精神健康。而戏曲正是愚民政策最好的“抓手”
  • 历史上有禁戏的传统,因为:1)一旦演戏,容易“聚众闹事,通宵达旦,兴讼生盗”,2)戏曲容易打动人心,“近诱男女,远招匪类,长奸诲盗,败坏风俗”
  • 大清王朝禁戏最为严格。规定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规定迎神赛会、庙会不许演戏。葬礼需要贯彻孔圣人的竭尽哀情,不许演戏。防止旗人和军人意志薄弱,不许看戏。防止男女混杂,妇女不得看戏。
  • 乾隆的工作思路比历代都高明,抓戏曲三方面:禁、改、创。
    • 禁的戏曲大多现已失传,主要是带有民族情绪的、才子佳人的、水浒的、描述宫廷政治斗争的、凶杀暴力的
    • 改:乾隆发现,按照自己的标准,几乎所有戏曲都有“违碍之处”,如果一律禁演,那盛世舞台上也没什么戏了。改的原则有3个:1)思想感情对头,要拥护清王朝,对少数民族不能歧视污蔑,2)情节对头,人物身份和关系有伦次。3)时代气息对头,不可乱用本朝服色,纠正着装、语言、风格方面的低俗媚俗现象。
    • 创:皇帝亲自组织了高层次戏曲创作班子,在内容、唱腔、化妆、道具方面提出重要意见。
  • 精细化管理,使乾隆朝的戏曲发展怪异的走势:既繁荣,又荒芜;既热闹,又单调;既豪华排场,又内容空洞

训身到训心

  • 退休官员、原任大理寺卿(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尹嘉铨,上奏为父亲(原河南巡抚)讨要谥号。皇帝十分厌恶,认为“与谥乃国家定典,岂可妄求”。又上奏“我朝”几位名臣如孔庙。皇帝朱批“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
  • 立即派人抄家。乾隆十分喜欢抄家,且额外注意臣下的书信、私人笔记有无“违碍文字”。
  • 乾隆发现了尹嘉铨的数十处“悖逆”
    1. 皇帝的政策是:打击朋党而禁止拜师收徒。而他唱反调。
    2. 写了一本书《名臣言行录》,记录了清代的名臣。乾隆认为这是大逆之作,是助长朋党,与皇帝争夺话语权。
    3. 搞民间讲学。乾隆朝的专制政治发展到了极致,它打破一切民间自发组织的可能,把一切社会能量纳入政治控制之下。读书人因讲学而聚会,因聚会而议论,正是一种人主无法完全驾驭的力量,是必须禁止的
  • 分析:大力打击“假道学”,其本质是打击“真道学”。道学对专制统治是有利的,历代莫不大力提倡。然而专制主义发展到清代,就连这种“道学”本身,也成了专制制度的妨碍。
  • 这是因为,理学固然有维护“纲常”的一面,同时也追求自我完善、人格独立。儒家学说为士人们设定的最高人格理想不是功名利禄,而是立德、立言、立功,成为顶天立地的完人。
  • 传统儒家君臣关系是完整的互动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双方各有各的尊严底线。然而入关之后的清代皇帝却以满洲“主奴名分”偷换了,或者说改造了数千年以来的君臣关系
  • 早在雍正时期,便给真道学扬名时安插罪名。乾隆正是借鉴其父,青出于蓝。
  • 最终处理。反复审讯后,奏请将尹照大逆律凌迟处死,亲属照律缘坐,也就是说,16岁以上的子孙都要杀头,家中的女人们以及16岁以下的子孙要发配为奴。不过乾隆大仁大德,加恩免其凌迟,改为绞立决,亲属一并加恩免其缘坐。同时命各省查缴销毁尹著述或编辑的著作,他在各地的碑崖石刻及拓本也一律铲削磨毁。
  • 任何事情都有另一面。乾隆极力扩张君权,虽一时收到稳定之效,却造成了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那就是 清代后期士大夫道德与精神的迅速堕落。儒学既有强调等级秩序的一面,也有高标正义的一面。历代以来,士人都以守护社会良心为己任。乾隆之后的中国一蹶不振,在农民起义和外敌入侵面前都缺乏抵抗力,不能不说与乾隆打断了官员和士人的脊骨表里相关。

盛世崩塌

专制政治的经济原则是剥削与压榨,操作秘诀就是控制与压迫。皇帝控制着官僚体系,官僚体系压迫着整个社会。一旦高压减轻,则社会秩序必然出现剧烈反弹。随着官僚体系的废弛,乾隆晚年社会治安迅速恶化。

文字狱的消失,和它的兴起一样猝然

  •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全国的封疆大吏在皇帝的一再鞭打下,集体陷入了亢奋乃至疯狂状态。他们放下日常工作,昼夜不息地审查着帝国内所有的汉字,而皇帝却在这个时候不动声色地转向了。
  • 皇帝为什么停下了杀戮之手?因为文字狱运动已经成功地达到了目的。
  • 三十余年的文字狱运动,如同把整个社会放入一个高压锅里进行灭菌处理,完成了从外到里的全面清洁。一切有胆量、有头脑、有野心和他较量的人,都已经肉体消失;一切稍涉异端的书籍字纸,都已经被烧光;连绵不断的惨痛绝伦的大案,已经吓破所有活下来的人的胆。

尹壮图上疏

  • 七十岁的乾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勤政几十年,国家安定和富庶前所未有。所有弊端,如地方分裂势力、敌国外患、权臣、外戚、后宫、太监、奸臣和小人被消灭。
  • 不料,这时内阁学士尹壮图上了一道折子,说“议罪银制度”弊端甚大。贪污之人更胆大;而清官也不得不放纵手下,以便日后遇事能得到资助。
  • “议罪银制度”是乾隆朝的一项政治发明。
    • 对皇帝来说,有些大臣用的顺手不想因为小错而换人,而且如果没有这笔银子,皇帝手头会立即困窘起来。
    • 皇帝认为,一项制度的好坏关键是看执行得怎么样,而自己的英明一如既往,能够把这个制度的弊端降到最低限度。
  • 在自我辩解完之后,皇帝又提出一个问题。皇帝说,凡言一事,要有据才能有理。皇帝熟知官员不肯得罪人,其议论读起来慷慨激昂、义愤填膺,细究起来,却不牵连具体的人和事。
  • 一般官员到此已经领会到皇帝的不悦,皇帝的拒谏之心已显露在字里行间。聪明的官员就及时转舵,回复说自己并无证据,建议也确实荒唐,经圣主教育已经恍然大悟,等等
  • 尹壮图却与众不同。他在复奏中说,三年前,丁忧回家路过大半个中国,发现大清王朝已经快腐烂透了,一路上贫民遍地,财政匮乏,都在诉说当地官员如何贪污。最后还说,如果皇帝不相信他的话,那么请皇帝派一个信得过的满族大臣,和他一起去各地密查,一定可以迅速取得证据
  • 皇帝万万没有想到,勤政几十年,居然有人进行如此颠倒黑白、匪夷所思的攻击。如果说当今天下一两个省有亏空,一两名官员存在腐败行为,这本在意料之中,毕竟天下没有完美的事物。但尹壮图几乎将全国各省的总督、巡抚一网打尽,将大清政局描绘得一团漆黑不见光亮
  • 对于尹壮图,皇帝的印象原本是不错的。此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实人,才干不优,但勤勤恳恳,从不取巧。因为为人不够圆滑,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高中进士后,级别一直上不去。还是皇帝开恩,几年前特意把他提拔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让他享受“副部级”待遇,于他可谓恩深谊厚。按理说,这个人对皇帝、对大清,只会感激涕零,不应该有任何敌意。何以在这个时候,对大清政局进行如此荒唐而猛烈的攻击?皇帝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 情绪激动的皇帝当天就下达了长篇谕旨,公开了他和尹壮图的来往文字。
  • 皇帝命令户部侍郎庆成,带着尹壮图前往直隶、山西、山东、江苏等省,盘查仓库。皇帝要公开和尹氏打一个赌,那就是大清的官员队伍到底基本上是好的,还是基本上是坏的;大清天下的仓库基本上是满的,还是到处都是亏空。如果果然像尹氏所说,那么我就承认我这五十年都白干了,所有大臣都在欺骗我。
  • 皇帝公开打这个赌,是因为尹壮图的言论涉及了大清帝国的根本形式。事实上,按照朝鲜使臣的描述,大清的官僚体系已经烂到底了

状况

  • 皇帝晚年年老体衰,视力、听力、记忆力下降,施政风格从早期的峻烈无情,变成了施恩原谅。放宽了文字狱、减免税收、赦免死刑犯。
  • 黑格尔有深刻和精确的理解:在中国,皇帝应该是整个帝国“那个不断行动、永远警醒和自然活泼的‘灵魂’”。“假如皇帝的个性竟不是上述的那一流——就是,彻底道德的、辛勤的、既不失掉他的威仪而又充满了精力的——那么,一切都将废弛,政府全部解体,变成麻木不仁的状态。”
  • 乾隆晚间的政局。
    • 一个是懒:上下官员躺平,官司拖着不开庭审理,刑事案件多不严究。
    • 一个是软:老好人越来越多,社会治安迅速恶化
  • 晚年不再压制欲望,进贡之风兴起,每月都有进贡,这是搜刮民间的严重腐败。更有官员借“办贡”之名,中饱私囊。乾隆晚年的贪腐大案多与进贡有关。后果:
    • 官场奢靡之风大起
    • 官场送礼之风兴起

和珅

  • 仅靠贡品,不能保证乾隆的日子舒坦,因为他经常回赐,为了显示皇帝的气派,回赐相当丰厚。
  • 晚年的乾隆被两个矛盾所困扰:一个是大权独揽的政治信条和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一个是不断泛滥的物欲和“不增加百姓负担”的承诺
  • 健康状况下降,但他不会把大权分给重臣,因为会导致朋党。迫切需要一个有能力、没根基的贴身秘书。
  • 乾隆四十年(1775年),看重了一个侍卫,钮祜禄氏,和珅
  • 和珅很有商业天赋。常人更喜欢买地,和珅更喜欢流动资金,并且投资到各种工商业中。投资的产业极多。
  • “议罪银”的制度化,就是和珅的一个天才发明。不少大臣主动要求缴议罪银,既能展示大臣对自己的严格,又能充实皇帝的小金库。例如有人把香灰弄到奏折上,并请罚三万两
  • 议罪银扩大化,后果就是鼓励贪腐
  • 历史上的财政可以钻的空子太多,贪腐对于任何智商正常的人来说都不是难事。大部分时候,贪污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原因有二:1)儒学价值观对人格操守的约束,2)从上而下的政治高压。乾隆晚年,两条约束全部失效。
  • 乾隆中后期的贪腐特点1)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前期少数破万,后期往往数十万。2)贪腐从底层向高层发展。3)贪腐集团化、公开化。权力充分市场化,办什么事需要多少钱,都有心照不宣的规定。

为什么天下人都看的清清楚楚,只有老皇帝视而不见呢?因为老皇帝已成了彻头彻尾的“洞穴人”

  • 《“倒萨战争”与萨达姆的结局》:长期执政的人容易形成一种“权力幻觉”……权力成为一个洞穴,而这个权势人物就成为穴居人。他是自己权力的俘虏。他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支撑权力的正面信息,负面的信息都作为错误的信息被清洗掉了。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机制,它自动地过滤掉“错误”的信息,输入“正确”的信息。在此情况下,这个领袖往往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世界,他甚至都无法对自己的力量形成恰当的符合实际的判断。
  • 乾隆早年对臣下的欺骗伎俩十分警惕,“难眩以伪”。而到了晚年,他的自信心越来越膨胀,喜谀恶直之弱点逐渐暴露。大臣们自然也就窥测风向,报喜不报忧。经过几十年的勤政,目前大清的形势是史上最好,是一片大好而不是小好,而且还会越来越好,好得不能再好。

尹壮图后续

  • 老皇帝明确拒绝“密查”的要求,认为亏空是个别的,害怕真查出个别的亏空,面子往哪放?不但不允许密查,还规定每到一处,朝廷先五百里通知地方官
  • 尹壮图出发前,发出通谕,点名让尹做反面教材。
  • 因此,尹壮图根本不可能查出什么
  • 尹壮图只好硬着头皮,继续着哭笑不得的“全国大检查”,每到一地,就奏称“商民乐业,绝无蹙额兴叹情事”
  • 最后的处置:尹氏所犯大罪,即便不杀头,也应该充军。但皇帝仁慈,只是贬官。倒是尹壮图知趣,一通感激涕零之后,他以侍奉老母为由,申请辞职。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八月,尹氏领了圣恩,卷了铺盖回老家养母去了。

盛世情节。“盛世”这个词是中国独有的。汉文化圈以外的史书中,找不出这两个字。这是因为有“衰”做对比,才有“盛”的概念

  1. 中国历史上的每个盛世,都需要一个大规模的祸乱之世作为前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前,都有惨烈的人口损失。清代盛世之前也是数十年的大屠杀和大破坏。仅扬州一地焚尸“八十万余”,四川损失四分之三人口。
  2. 每个盛世都有衰世提供经验教训。文景之治得益于对强秦暴亡的思考,贞观之治则要感谢隋炀帝这个“反面教材”,清朝几位帝王则看到了明朝帝王贪利剥削百姓、朋党之祸。
  3. 盛世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英明的帝王。政治才能出众、自制力超群。并且需要几代帝王的接力努力。
  4. 盛世的前奏是衰世,结局也是衰世。汉武帝晚年天下大乱、起义遍地。开元盛世的结尾是安史之乱。乾隆死前三年就爆发了白莲教起义,清朝从此一蹶不振。

鸦片战争的种子

世界留给中国的最后一次机会

  • 伦敦、巴黎流行的玩意儿,往往不久后就传入北京。广州有钟表工场,专门给皇帝和贵族生产钟表。中国匠人也大量仿冒西洋产品。皇帝对西洋乐器也好奇,宫中组建了西洋管弦乐器。
  • 英国与中国的多次接触,文书翻译都被“润色”为“上贡称臣”。
  • 中国人眼中,国际关系没有“平等”,凡来中国,都是来表达顺从的。而英国人眼里,外交是平等的,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
  • 乾隆时代中国人的财富观是静态的,他们不相信贸易会增加整个人类的财富;西方人眼里,利润是压倒一切的;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利润不屑一顾,天朝的尊严是至高无上的。因此英国人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如此在乎三跪九叩之礼,中国人也不能理解英国人为何拒绝这个不难学会的动作。
  • 英国人的礼物,是为了让皇帝看到自己的国力。而皇帝在乎的却只是“自行人”、“机器狗”这样的奇巧玩意儿。因此当皇帝细看“贡物”(呢料、猎枪、望远镜),觉得十分失望。
  • 英国呢料,乾隆认为除了做帽子也并无别用,而他不需要很多帽子。
  • 枪械虽然做工别致,但他已经有很多枪械。赫歇耳望远镜(这个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与之前的望远镜看起来没什么区别,对应的文本特意强调了这是牛顿的发明,在翻译是也漏掉了。
  • 一个展示太阳系运行的大型设备,可以准确模仿地球、月球运行,还有带四颗卫星的木星、带光圈和卫星的土星。皇帝认为这只是一个用来测算节气的“八音盒”,皇帝关心的是里面的机关与钟表有何不同,当乾隆听说其并无新奇时,立即对失去了兴趣
  • 至于地球仪,康熙时代就有,皇宫已经放了上百年了。英国人献上的地球仪,是为了展示“受英王陛下之命在世界各地发现的新地方、开发的新航线”。皇帝却只关注了“座架上的花纹不如景福宫那件好”
  • 一个可以融化金属的透镜,这是唯一引起皇帝兴趣的东西。皇帝点评“透光镜和望远镜原料都是玻璃,是同一种东西通过欧洲人的技巧做出来不同功能的仪器”
  • 一个气压计。乾隆点评:“这东西只配给儿童玩”
  • 一个战列舰模型,“君王”号配备一百一十门大炮。这是英国人最想让皇帝注意的。但却遇到翻译上的困难。(估计是把模型翻译成了玩具)
  • 英国人的杀手锏:一辆马车,加装了“减震系统”。英国人认为“如果皇帝的科技知识缺陷使他无法理解西方科技,那么他的屁股总能感受到西洋马车的舒服吧”。这又是可笑的一厢情愿,因为“车子的形制不和规矩”,因为车夫位置较高且背对皇帝。这让人联想到乾隆重孙媳妇慈禧的一件事:1889年,外国人送给太后第一代奔驰轿车,这大奔的减震效果应该更好一些,但慈禧也就坐了一次。
  • 后果:皇帝对礼品失望,引发对英国人的反感。认为自己被夸大其词的英国人骗了。而马戛尔尼认为皇帝观看礼品后,应该对英国有所敬畏,顺势提出了外交要求。
  • 乾隆对这些要求全部否定,向世界宣告了通过和平方式打开中国大门的不可能,也错过了世界留给中国的最后一个机会。

英国人眼中的盛世

  • 出使中国前,五十五岁的马戛尔尼勋爵已经从事外交二十八年,已经对外交生涯厌恶,对孟加拉总督的职位辞不就任(不管是权力还说报酬,这都是最高了)。但是出使中国的任命,却让他兴奋起来。
  • 因为那个年代,欧洲贵族到处都是中国迷。伏尔泰供奉孔子画像,并宣称“世界历史始于中国”,莱布尼茨是“狂热的中国崇拜者”,认为中国有“人类最高文化和最发达的技术文明”。
    • 当时的欧洲处于启蒙时代,欧洲著作中很多“当中国已经xxx时,欧洲还xxx”,这样的自卑心理
    • 启蒙运动意味着从宗教迷信清醒,欧洲人发现,早已有儒家的不语怪力乱神,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统一、安定的国度,用考试制度(而非贵族血统)一视同仁选拔官员,各宗教宽容,。
  • 这个乾隆盛世,在英国使团眼里什么样子呢?
    • 人口众多的最有力证明是自然资源稀缺,这出乎意料,因为他们印象中,中国人口众多同时疆土也极其辽阔。中国的土地利用到了极致。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天都蜂拥到岸边。
    • 社会生活紧张繁忙、商业兴旺发达。商店、作坊和顾客之多,处处兴盛繁荣
  • 一路上,使团享受皇帝最慷慨的礼遇:免费和极为丰盛的食物。
  • 但一个意想不到的场面,彻底改变了英国人的估计。由于中国人送来的食物过多,有些猪和家禽在路上撞死了,于是英国人把这些死猪死鸡扔下船。“但中国人马上把它们捞起来,洗干净后腌在盐里”。
    • 官员贯彻皇帝旨意,在一切环节中全力展示帝国的富强。但这一旨意毕竟没有被每一位普通百姓所领会,他们关心自己的胃更甚于国家的尊严。这个细节一下子暴露了中国的尴尬。
    • 在登陆中国后,英国使团一再震惊的,是这个外表繁荣富庶的处于盛世中的大国难以想象的贫穷。只要是肉,中国人都吃,“中国人一向处于半饥半饱状态,乐于以任何食物为食,即使是腐烂了的也不放过。”
    • 更令他们惊讶的是随处可见的弃婴。道路两旁、河道中央、垃圾堆上,随时都有可能露出一只苍白的小手。弃婴在基督教国家中是不可饶恕的大罪,但是中国人却视为平常。
  • 比经济上的贫困更令英国人惊讶的,是政治上的贫困。对于社会的强烈两极分化,中国人几千年来已经习惯了。但是地球上其他国家并不都是这样。巴罗说:“中国没有中间阶层——这个阶层的人,因拥有财富和独立的观念,在自己的国度里举足轻重;他们的影响力和利益是不可能被朝廷视而不见的。实际上,中国只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 在中国,所有的富人几乎同时都是权力的所有者。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财富积累主要是靠权力来豪夺。中国的专制是超经济的,经济永远屈居于政治之下,也就是说,财富永远受权力的支配,一旦没有权力做靠山,财富也很容易化为乌有。
  • 马戛尔尼说,是专制主义摧毁了中国人的财产安全,从而摧毁了所有刺激中国进步的因素。进步只有当一个人确信不受干扰地享有自己的劳动果实时才能发生。但是,在中国“首先考虑的总是皇帝的利益”,因为“任何财产违反了他的主张是得不到保障的”。
  • 中华帝国的组织能力和政治效率也令人印象极深。英国人原来担心自己带来的数量众多、体积巨大的礼品在陆地运输过程中一定会损坏几件。然而,在清帝国官员的有力组织协调下,整个运输任务完成得非常漂亮:“我们的包裹总共有六百多件,形状大小不一,尽管有多次装卸、转驳,到达京城时却没有丢失或者损坏一件。”
  • 更让英国人无法接受的是中国官场的另一项规矩:在任何场合,上级都可能打下级的板子。被扒掉裤子当众打屁股,对英国绅士来讲,是无法想象也无法容忍的耻辱。然而英国人却发现,中国人对此却司空见惯。巴罗说:“在任何场合,只要他们(中国官员)认为恰当,就以父权的名义,立即用板子处罚,无须预审或调查。”
  • 英国人发现在暴力威胁下生活的中国人的道德品质与传教士所描述的大相径庭。那些伺候他们的中国人给英国人留下了这种印象:“撒谎、奸诈,偷得快,悔过得也快,而且毫不脸红。”“他们一有机会就偷,但一经别人指出就马上说出窝藏赃物的地方。有一次吃饭时,我们的厨师就曾想厚颜无耻地欺骗我们。他给我们上两只鸡,每只鸡都少一条腿。当我们向他指出一只鸡应有两条腿时,他便笑着把少的鸡腿送来了。”
  • 巴罗说:“这些事例再清楚不过地昭示了中国人自夸的道德品格中的巨大缺陷。不过就像我先前说过的,其错当在于政治制度,而不在于民族的天性或者气质。”“就现政权(清廷)而言,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其高压手段完全驯服了这个民族,并按自己的模式塑造了这个民族的性格。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完全由朝廷的意识形态所左右,几乎完全处在朝廷的控制之下。”“中国朝廷有的是闲暇和精力,按自己的意愿来塑造国民。这样的实践足以证明,中国朝廷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灌输清心寡欲的思想,摧毁相互的信任,培养人们的冷漠,使他们对自己的邻居猜忌和怀疑,凡此种种朝廷煞费苦心做出的努力,不能不使人们终止社会交往……(中国人)满足于在朝廷中没有任何发言权,他们甚至从来没有想过他们是否有任何权利。”
  • 巴罗认为,中国人缺乏自尊心,是因为政府从来没有把百姓当成成年人来看待,而是当成了儿童和奴隶。
  • 英国人对中国的造访,迅速打破了传教士们在欧洲建造起来的中国神话。马戛尔尼使团虽然没有完成他们的使命,但它却将大量的关于中国的情况带回了英国。
  • 在这之后,对中国的轻蔑成了欧洲声音的主流。舆论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妖魔化中国的大门从此打开。而这种妖魔化是为了适应帝国主义的种族征服性意识形态。既然把中国定义为半野蛮人,礼貌和沟通对中国人来说不起任何作用,需要出动西方的炮火。
  • 马戛尔尼对欧洲报告说,以武力教训中国轻而易举
  • 英国人来前半年,乾隆就指示各省官员,要展示军队的军纪严明、装备良好、操练有素。而英国人看到的是:如果到访出其不意,他们一片慌乱,匆忙拿出节日礼服,像龙套演员一样。而关于武器:大炮很少且破烂不堪,怀疑是向葡萄牙人借来的,因为那些火绳枪便是。

鸦片

  • 早在唐代,中国人就已经接触鸦片。宋代鸦片煎茶已经是士大夫的一种时尚。这时的鸦片危害不大,因为这时候服用鸦片有两种方式,如吞服金丹整个吞食,掺其他药品煎汤喝掉
  • 鸦片成为毒品,是从爪哇、苏门答腊一带发明用枪管灼火吸食鸦片的方法开始的。清代初年,荷兰人把这种吸法传入中国。从此,鸦片在中国蔓延速度明显加快。
  • 鸦片真正成为中国的威胁,是在乾隆年间。
  • 对华贸易不断增长,而新大陆的银矿的产量却十分有限。中国对白银的惊人胃口导致美洲很多银矿面临枯竭。白银的短缺使其他欧洲国家逐渐退出对华贸易。
  • 病急乱投医,他们想到了鸦片。
  • 鸦片走私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方面的长期优势,中国从以前的顺差一下子变成了逆差,白银大量外流。

从中国回来后,马戛尔尼预言,一旦中国这艘巨舰受到攻击,“它将永远不能修复”。各国的冒险家都将来到中国,用中国人的衰败来建立自己的威望,而“在他们之间将展开无情的斗争”。“英国靠着它的创业精神已成为世界上航海、贸易和政治的第一强国;从这样的急剧变革中,它将获得最大的利益,并将加强它的霸权地位。”

  • 英国人在1793年跪求乾隆而没有得到的东西,在1842年通过战争一条不少地得到了。《南京条约》的五点核心内容,与马戛尔尼跪求乾隆皇帝的内容几乎完全一致。
  • 英国使团的出使任务虽然失败了,但经济方面的收获巨大,巴罗估算,这次出行花费了皇帝52万两白银,而皇帝的赏赐又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 里通外国是加给中国人的最重罪名,有普通人因学了几句英语遭到灭顶之灾。如此严密的防范居然没有妨碍英国人做他们最想做的事:测绘中国沿海以及城市防卫情况和弄到蚕种、茶树苗。广州总督亲自带领马戛尔尼去茶叶区,取走优质树苗。佩雷菲特说:“把优质树苗引入印度,光这一项也就不枉此行了,而且在下个世纪将要百倍地偿还这次出使的费用。”

烈日余晖

“千古第一全人”、“十全老人”

越到晚年,他越看重自己在历史排行榜上的位置

  •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大清开国以来六位君主中第一个活到七十岁的。功业上早已成为第一,如今年龄上也成了第一。
  •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年初。把之前革为庶人的长孙绵德恢复爵位,因为他府上将出生乾隆皇帝的第一个玄孙。皇帝在自己的“吉尼斯排行榜”上有了新纪录:第一个五世同堂的皇帝
  • 乾隆五十年(1785年),皇帝又发现了另一个历史第一:他成了六位超过七十岁的皇帝中在位最长的皇帝之一。
  •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亲撰《十全武功记》,将即位以来的十次战争拼凑为十全武功。实际上,这十全拼凑得十分勉强,有三次是一分为二出来,有四次是失败的。
  • 禅让。乾隆说,自秦始皇之后,禅让都徒有虚名(都是政治斗争)。而尧舜禹是禅让给异姓,自己则是“内禅”,“以视尧舜,不啻过之”

乾隆皇帝为保证自己不变成囚徒,做了无数准备:

  • 在退位之前,他就明确宣布,自己只将那些接待、开会、祭祀、礼仪之类的日常工作交给皇帝,至于“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他“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听我训导,将来知所遵循,不至错误,岂非天下之福哉”。
  • 在退位之后接待朝鲜使臣的时候,他又明确向各国宣称:“朕虽然归政,大事还是我办。”
  • 事实证明,老皇帝过虑了。直到真正禅让了皇位之后,乾隆才发现他选的这个接班人其实是应该打满分的。
  • 正当盛年、血气方刚的嘉庆帝比他想象的要聪明,十分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角色。他十分恭谨地做着大清国的皇帝,每天早睡早起,勤勤恳恳地阅读所有奏折,准时上下班,认真出席每一个他应该出席的活动,却从来不做任何决定,不发任何命令,不判断任何事情。他十分得体地把自己定位为老皇帝的贴身秘书,所有的事情,他都是一个原则:“听皇爷处分。”
  • 朝鲜使臣的记述里,“侍坐太上皇,上皇喜则亦喜,笑则亦笑。”

生命最后阶段,乾隆最大的遗憾是陷入了一场没能取胜的战争。那就是平定白莲教起义之战

  • 乾隆时代,大批来自全国的流民迁徙到陕西、四川、湖北的交界处的原始森林。这也反映了乾隆时期人口压力的严重程度,大清社会潜力已经挖掘到极限。
  • 乾隆刚宣布自己成为“千古完人”的嘉庆元年,白莲教起义爆发
  • 镇压起义耗费了二亿两白银,损失二十多个二品以上将领,大清元气丧尽。

对乾隆个人的评价

外表,据朝鲜使团、英国使团记载

  • 精神矍铄,八十多岁看起来像六十岁,行动毫无衰老状态
  • 情商高,开朗、慈祥、和善(这与他施政时的阴郁暴烈形成对比)

性格

  • 其自我评价甚高
  • 自制力强,不喜饮酒,不暴饮暴食,不举行夜宴,不躁不乱,很有涵养。
    • 百姓编了很多野史,例如汉人出身、香妃,都是杜撰
  • 对母亲极为孝顺
  • 对嫡妻深情专一
  • 对女儿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儿子则极为严厉
  • 对大臣,早期宽厚,乾隆十三年后任意挫辱,诛杀大臣最多
  • 对“刁民”,蛮不讲理,压制越级上访,打击聚众抗议
  • 对知识分子,前期宽容大度,后期制造最残忍、最疯狂的文字狱
  • 总结,其性格不离两个背景:1)他是在尊荣至极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天潢贵胄,一生顺遂,在天资和智力上很少遇到对手,因此自视极高,高己卑人是他注定无法避免的缺陷。2)虽然身份多重,乾隆的本质却是彻头彻尾的政治动物。

最有福气的统治者

  • 统治时间在全世界都是最长,共六十四年。法国路易十四、伊朗国王沙普尔二世登基的前期由别人代为理政,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六十三年却是虚君。
  • 是最长寿的君王之一。中国历代君王近五百名,其中活到七十岁以上的仅有九人(汉武帝、梁武帝、唐高祖、武则天、唐明皇、宋高宗、忽必烈、朱元璋和乾隆皇帝)。其中,又只有梁武帝、武则天、宋高宗、乾隆活到了八十岁,乾隆以八十九岁高龄在这四个人中又拔得头筹。更何况梁武帝被饿死,武则天被逼退位,宋高宗也被迫提早二十多年禅位给宋孝宗,唯有乾隆直到最后一刻仍然有力地掌握着权力
  • 世界上运气最好的君王之一。
    • 身体底子好,娴于骑射,武功高强,一生没有遇到大灾大病。
    • 智商奇高,读书过目不忘。他不但是中国帝王中传统文化素养最高的帝王之一,而且是唯一懂得5种语言的皇帝。
    • 有超一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素质,为人理智,反应敏捷,处理问题果断迅速,自制力在历代帝王中更是无与伦比。
    • 由于雍正成功的秘密立储及英年早逝,乾隆得以在二十五岁、最年富力强的时候继位。他获得最高权力的过程既无血腥,也无阴谋,毫无波折。在统治六十年之后,他又成功地举行了禅位大典,既博得了禅让的美名,又做到了终生保持权力。古今中外,权力交接如乾隆这样平稳顺利的专制者并不多见。
  • 世界上最会享受的君王之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专门派人测量了天下诸泉的轻重优劣,喝水非“天下第一泉”玉泉山玉泉之水不饮。

只不过,他的福气在生前都已经被透支净尽,在创造了一个个历史纪录的同时,他也埋下了太多隐患。他绝对不会想到,在他的时代之后,大清王朝就滑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落后挨打,其惨状也创了历史之冠。他自己,也在百年之后遭遇坟墓被炸、尸骨无存的惨剧,给后人留下 “十全天子骨难全”的慨叹。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时间: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
地点:浙江德清县
经过:

开端

  1. 阮知县从邻近的仁和县雇佣了石匠吴东明,1月22日开始了打木桩入河的繁重工作。到了3月26日,吴石匠发现米的储备不足,便赶回家乡购买。当他回到家中时,人们告诉他,曾有一个陌生人(农夫沈士良),为一件蹊跷吓人的事,要找他帮忙。
  2. 沈士良四十三岁,与他已故长兄(同父异母)的两个儿子同居一院。这两个侄子为人苛刻暴戾,不仅折磨他,拐骗他的钱财,还殴打虐待他的母亲。当他觉得在阳间再无希望讨得公道时,便决定诉诸阴间的力量。他在土地庙的供案前焚烧了一张黄纸,正式向土地爷告状。2月间,过路人传言说,石匠们需要将活人的姓名写在纸片上,贴在木桩的顶部,这样会给大锤的撞击添加某种精神的力量,人们称之为“叫魂”。那些因此而被窃去精气的人,不是生病,便是死去。沈农夫在纸片上写下了侄儿们的名字(他本人是个文盲,这名字是他好不容易从侄儿们保存的渔业商行的账册上描下来的)。
  3. 此刻,沈农夫取出卷着的纸片问吴石匠:你们有这个法儿没有?吴石匠其实什么也不会。他知道,在一般人的想象中,石匠同木匠及其他工匠一样,拥有凶险不祥的魔力。怕自己被牵扯进叫魂的罪恶勾当。于是,他立即召来了当地保正,将沈农夫扭送德清县里盘问。阮知县下令将沈农夫打了二十五大板后才许开释

中间过程

  1. 早春的一个傍晚,计兆美(德清人)在邻居家中帮着料理丧事,回家的路上喝了几杯酒。叔叔疑心他是在外面赌了钱,便打了他一顿。计兆美既羞又怕,从家里逃了出去,走了六十多里路到了省府杭州,打算在这里靠乞讨为生。
  2. 4月3日的三更时分,他晃到净慈寺前。一个路人对他的口音起了疑心。当计兆美承认自己是来自德清的时候,被一大帮人团团围住。人群中有人高声喝道:“你是德清人,半夜三更到此,不是做贼,定是因为你们那里造桥,来到这里叫魂的!”人们打了他一阵后,又把他拖到当地保正的家中。
  3. 屈打成招,计兆美只记得石匠叫吴x明
  4. 计兆美未能从一干人中将吴东明辨认出来,他胡乱编造的故事因而也就不攻自破了。用刑后,计兆美承认他的全部故事都是出于害怕而编造出来的。
  5. 3月25日,穆方周(三十五岁、采药人)找到了郭石匠(吴东明的副手),企图诱使他将一个纸包植入桥桩后打入河里,这样,穆方周便可以把他当作术士交出去,向当局邀功请赏。郭石匠大怒,揪住穆,把他拖到了县衙门。

人心惶惶,省里彻查,吴东明家里并没有任何妖术有关器物,也没有人名被植入桥桩。姓穆的采药人、沈农夫以及倒了大霉的计兆美都被置于杭州城门口带枷示众。

萧山事件

  1. 4个和尚化缘,碰到两个小男孩,说:“噢,小官人,原来你识字!你再学几年,定然可以谋个一官半职。”他接着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等你当官以后,可不要忘了我。”巨成想的是通过取悦于孩子,他们的父母会从屋里出来施舍他。
  2. 一对怒气冲冲的夫妇从后面追了上来。“你们为什么打听我们孩子的名字?”他们责问道,“你们一定是来叫魂的!”这对夫妇想的是,一旦让某个术士得知了某人的名字,谁知道他会拿它来干什么?巨成竭力解释说,他们只是来化缘的:“因你家阿官认得字,所以说了几句话,如何是叫魂的呢?”
  3. 当地保正把他们送到驿站处理,驿站发现并没有证据。孩子的父母要求驿官出具文书担保无事,驿官自然不愿意担责,送到了县衙。县衙里屈打成招。送到巡抚。和尚供词说,是蔡捕役要钱不成,栽赃陷害。
  4. 轻信的民众、原来是贪婪的捕役恶棍、无能的官员造成的一桩司空见惯的丑事。省里的官员们原理肮脏的县衙上的种种压力与诱惑,可以做到秉公办案,乐于销掉这个案子。
  5. 可是公众的恐惧浪潮更为汹涌,萧山另一个地方,人们打死了一个铁匠、一个陌生口音的外地人。

官僚机制对妖术的处理

社会:

  1. 父系继承、对孩子(男童)的保护是生活中重大事情。
  2. 人们对大多数疾病的原因不清楚或存在误解,因此孩子患病便联想到妖术

省里的官员:

  1. 如果辖区内发生公众事件,政治生涯就结束了
  2. 为安抚民众,只能处死被告,但根据《大清律例》,装神弄鬼是杀头之罪,并且死刑需要最高官府复查并且皇帝本人过目
  3. 因此唯一的方法就是惩罚原告与释放被告。并以此对民众不负责任的言论提出警告。

然而,大恐慌扩散蔓延,人们认为竟然没有办法保护自己不受妖术危害。6月21日千里之外的汉阳府有个“妖人”在街头被围殴致死

盛世

经济上的背景

  1. 新作物(玉米、甜薯、花生、烟草等适于在干燥高地上生长的作物)引入,导致人口激增
  2.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推高通胀
  3. 商业发展。
  4. 土地的开垦到极限。把大量人口挤入一个不断扩大的下层阶级,出现了很多无家可归者(和尚、道士、乞丐)
  5. 政府对“僧人管理系统”早已停摆,以至于“奸良莫辨”,很多被通缉的人犯换上僧道服,远遁外地。官僚系统不喜欢这些僧道,因为任何不受控制的人都有某种危险性,况且他们还没有子女和父母要养。

或现活隐的威胁

剃发。

  • 剃发是满人习俗,汉人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想法,多尔衮不愿意在满人风俗上被人嗤笑。
  • 之后削发令又成了一项极为精明的行动:与其让那种不温不火对待新政权的消极态度得到滋养生长,毋宁让这种抵抗一下子爆发出来而迅速予以荡平。趁着兵锋最锐利的时候,把潜在威胁全部消灭。
  • 削发令还成为地方官员为新政权服务热衷程度的尺子
  • 很显然,要迫使别人因发式而卷入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抗命,最容易的办法便是割去他的辫子。再则,当某个人并非出于自愿而被别人割去辫子时,他的心中又会作何感想?由于别人的行动,他的全家却陷入了被政府满门抄斩的危险境地!

汉化

在很多文化中,人们都相信头发有着神奇的魔力。
头发在礼仪上象征着某种极为深刻的抽象性事物,如繁殖能力、灵魂一类的东西,个人的力量,等等。

妖术大恐慌的由来

躯体、灵魂方面的迷信看法。

  • 一个非常古老的传统看法,认为魂是精神之灵,魄是身体之灵。魂轻巧、易变,很容易与人体分离,便会有各种病症、昏昏沉沉、发疯。
  • 魂魄分离有被动和主动。例如,孩子可能会“吓掉魂”,于是也有“招魂”这个古老的看法。还有术士把灵魂放到某个物品上,从而害人。
  • 很多文化中,人们都相信头发的魔力。例如,有些术士通过收集某人的头发来害她。不育妇女也想要剪掉婴儿的头发来获取生育的力量。

对僧道的怀疑

  • 对官方来讲。国家宣称只有它才有资格掌管人与神灵世界之间的交往关系,因此未经批准建造寺庙是非法的,而且和尚道士必须取得度牒。一个人隐入寺庙时,它也不再负有缴税和劳役的义务(虽然明清时代已被田赋取代)
  • 对于普通百姓。本地和尚是每个人在邻里的葬礼上能遇到的,因此比较安全,而如果是外来者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果外来者还拥有法力,就更令人怀疑了

后续

弘历害怕整个事件是有组织的谋反,要求各省严办,严厉批评“办案不力”。

弘历还害怕下面的官员有意或者无意的纵容这种谋反。

基层喜欢刑讯逼供,民间还有栽赃陷害,造成了大量的假案错案。

报上来的案情在军机处汇总时,总是前言不搭后语。

例如,悟成和尚

  • 他决定还俗后,路过某地,因外地口音和半长的头发被县役抓起来。
  • 因刑讯逼供,编造了割辫、迷药、纸人等手段,这是在监狱“风闻旁人闲论,附会其说”。
  • 而他供出的“受害人”远在几百里外,衙役只有5天时间破案,因此谎称找到了受害者,这就坐实了原供

乞丐靳贯子在原供中扯进了张四儒

  • 兄弟二人听说父亲在外务工后发财,就去找他,路上用完了盘缠,只能沿途乞讨
  • 路过某县,县刑书为其子辫子被剪吵架,见他俩面生,便抓起来毒打。弟只能咬下自己的辫尖承认
  • 县衙搜不到作案工具,只能偷偷买一把小刀,让弟说是兄用来割发的
  • 然后还被迫编造出张四儒的故事

毫无疑问,在整个叫魂案中,首席检察官自始至终就是皇帝本人。这通过他在各地呈递来的奏章以及军机大臣们起草的上谕上的朱批清楚地表现出来。对官员们大肆施压、加重刺激,对他们办案的速度和力度层层加码,对行动迟缓的官员们则刻薄训斥。

军机大臣们所扮演的角色是微妙的:他们可能与弘历一样对谋反心存忧虑;但他们又不得不面对从各省衙门送来的备受折磨的囚犯,以及这些人血肉模糊的躯体和颠三倒四的故事。当疑问在他们头脑中不断增生时,他们手中捏拿着的却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这个案子不仅关系到危险的剃发意象,还可能暗藏着阴谋玄机,更被押上了皇帝的无上权威。面对此案,他们怎样才能既显示出自己对皇帝的效忠与热忱,同时又避免制造冤狱的丑闻呢?

与官僚机器算总账

朝廷并未承认叫魂案本身是站不住脚的。恰恰相反,它始终坚持首恶正犯确实存在,而他们的逍遥法外则是由于各省的失职。现在已是惩罚失职官员的时候了

弘历明确表示要停止清剿,军机处承审官员们就知道可以了结这些令人难堪的案子了。嫌犯的释放迅速而干脆。

官僚君主制

这里面有几个不同版本的故事:

  • 一个讲的是流传于普通百姓中的妖术恐惧,
  • 一个说到了皇帝如何逐渐确信妖术其实是谋反的烟幕,
  • 一个述及对妖术不置可否的官僚们所面临的困境——他们力图应付来自上下两方面的压力,却无法使任何一方满意。

官僚君主制分为常规权力和专制权力

君主对官僚的控制是通过专制权力,而对常规控制失望。

官僚的抵制:有几种不同的抵制情况。其中有一些抵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一些是由于官僚程序的颟顸阻止了对紧急事件的及时因应;再有一些可能是某些官员因不可知论而产生的轻视使他们不把叫魂案件当作一回事;还有一些可能是害怕清剿会危及自己的仕途;最后,则可能有一些耿直的官员拒绝根据诬告之词迫害无辜民众。

一旦官府认真发起对妖术的清剿,普通人就有了很好的机会来清算宿怨或谋取私利。这是扔在大街上的上了膛的武器,每个人——无论恶棍或良善——都可以取而用之。在这个权力对普通民众来说向来稀缺的社会里,以“叫魂”罪名来恶意中伤他人成了普通人的一种突然可得的权力。对任何受到横暴的族人或贪婪的债主逼迫的人来说,这一权力为他们提供了某种解脱;对害怕受到迫害的人,它提供了一块盾牌;对想得到好处的人,它提供了奖赏;对妒嫉者,它是一种补偿;对恶棍,它是一种力量;对虐待狂,它则是一种乐趣。

这是一个已被人口过度增长、人均资源比例恶化、社会道德堕落所困扰的社会所遭遇到的一种道德报应
在这样一个备受困扰的社会里,人们会对自己能否通过工作或学习来改善自身的境遇产生怀疑。这种情况由于腐败而不负责任的司法制度而变得更加无法容忍,没有一个平民百姓会指望从这一制度中得到公平的补偿。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妖术既是一种权力的幻觉,又是对每个人的一种潜在的权力补偿。即使叫魂这样的事其实从来没有发生过,人们仍然普遍地相信,任何人只要有适当“技巧”便可通过窃取别人的灵魂而召唤出阴间的力量。

任何人都可以指称别人为叫魂犯。

  • 把僧人和乞丐当作替罪羊是朝廷和民间的某种共谋。
  • 弘历相信,妖术谋反阴谋是邪恶妖僧之所为,而乞丐则是他们雇佣来的跑腿。对于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弘历动用国家权力对他们大张挞伐。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再次强化了社会对于背弃儒家秩序因而在政治上是危险的那部分人本来就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 至于普通民众,他们早已把叫魂妖党的帽子套到了和尚的头上。他们也有自己的成见:和尚是危险的外来者,由于为死人做法事而受到了污染,并常常同鬼魂世界发生交往。

历史小说《大明王朝1566》

严嵩的教科书开场

  • “仰赖皇上如天之德,和大家实心用事,最艰难的日子总算过去了。”
  • “去年两个省的大旱,三个省的大水,北边和东南几次大的战事,再加上宫里一场大火。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皇上宵衣旰食,大家累点全都应该。凑巧,去年入冬好几个省又没有下雪,有人就借着这个攻讦朝廷。要是今天再没下雪,我们这些人恐怕都得请罪辞职了。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我大明朝今年的年成。可今天下雪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大家都知道,从初一到现在,皇上就一个人在这里斋戒敬天。这场雪是皇上敬下来的,是皇上一片诚心感动了上天。上天庇佑,只要我们做臣子的实心用事,我大明朝依然如日中天!”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等的并不是与会众人的认同,而是隔壁精舍里皇上的咀嚼。

“还有哪些没签字?”吕芳不再容高拱回话,接着问道。

  • 吕芳不接祸水东流的计谋,而是让他们两方把问题全部抛出来

“这是公议,谁也没给你加罪,皇上更没给你加罪。

  • 保护了自己人

嘉靖这时慈心大发,对身后的吕芳道:“今年江浙的丝绸多了,赏十万匹给李妃的家里。”

  • 这10万匹相当于给裕王分赃,拿赏赐堵住裕王的嘴,让裕王无法派人掣肘。接下来嘉靖就该说改稻为桑的意见了,赏了这10万匹丝绸,裕王也就不好反对了

谭纶不来,浙江的事就可以当成严党内部慢慢商量的事,严嵩也会乐意听胡宗宪的。谭纶一来,浙江的事,胡宗宪的上书都会被归结为党争,严嵩也会掂量掂量胡宗宪还为不为自己办事

嘉靖:“可不可以先上奏朝廷然后依律正法?”

  • 这里一个“可不可以”,显示了嘉靖高超的语言艺术。用表面商量式“可不可以”而非以强硬式的“难道就不能”开头,这是极为典型的语言进攻方式,将自己的姿态降低以便给予更有利的进攻。以商量的口吻询问,等到对方给出肯定回应,再予以强硬回怼,更容易压制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

严世蕃为何派高翰文来到浙江

  • 浙江官场虽都是自己的人,但这些人在下面久了,积习疲顽,尾大不掉。表面上处处遵从自己的意思办事,只要有银子,爷娘老子都敢卖了。豆腐掉在了灰堆里,不拍不行,拍重了也不行,头疼也不是一日两日了。现在遇到要推行改稻为桑这样的大国策,再加上一场大灾,靠他们还真不知道会弄成什么样子。
  • 想来想去,这才选了高翰文这个既赞成改稻为桑又是理学路子上的人来掺沙子,意思也是让他们不要做得太出格。
  • 但高翰文在途中遇到胡宗宪,胡宗宪跟高翰文的一番深谈却是严世蕃等人事先没有料到的。说到底,高翰文一到浙江便这样跟上司较上了劲,是他们事先也没料到的。
  • 小阁老要名声,就是严家要名声,就是朝廷要名声,脏事你们做,恶名你们担,我派书呆子,你们架空他,改稻为桑之后,出了事,让他担责,我只是受了蒙骗,你们只是被钦差胁迫,罚酒三杯罢了

为何海瑞、王用吉反对贱卖土地

  • 第二年必出反民,到时候县官背锅

上面有裕王反对,下面有你们抵制,知道要兼并百姓的田地已不可能,这才自己拿钱替皇上买面子买人心,以为这样做了就能自保。可他忘记了一条最要命的古训,历来国库亏空,要么打百姓的主意,要么打商人的主意。现在百姓保住了,他焉能自保!”

“不只是奴才们,赵中丞他们都知道,杨金水确实是疯了。”:拉来一个大官垫背

杨金水疯了 疯有疯的模样,但不管怎么着也不会牵扯鬼神。杨金水疯到让人相信有了不干净的东西,有明显的目的性。嘉靖皇帝一直在修仙悟道,道士最信鬼神。杨金水就让自己疯出了鬼神模样,这种专门针对嘉靖皇帝而来的疯模样太过巧合了于是嘉靖皇帝立马下达了命令:立刻把杨金水带来,朕要看看他到底带来了哪路神鬼?真疯还是装疯已经明确了,嘉靖皇帝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朕要问问杨金水带来了什么消息。杨金水被带进玉熙宫以后,道士审讯疯子的戏正式开场。

  • 第一个问题。飞元真君、忠孝帝君都是嘉靖给自己封的道号,他问杨金水,你还认识朕吗?杨金水的回应:我不光认识你,还知道你给自己加封的道号。
  • 第二个问题。你是谁?嘉靖皇帝不知道广陵散和沈一石之间的关系,杨金水说我是沈一石。嘉靖明白了,他带来了浙江贪案的内幕消息,我要不装疯,只能像沈一石一样引火自焚,我装疯是为了保命,才能把这件事的内幕给你带来。
  • 第三个问题。这些年浙江制造局都做了什么?杨金水说为宫里织丝绸赚钱。丝绸太多了皇上也穿不了,好多人也穿不了。虽然赚了钱,但皇上和百姓的钱被贪官污吏拿去了。嘉靖问都给谁穿了?你要是说清楚就赦免你,说人的名字。杨金水说了几个名字,嘉靖并不满意,胡宗宪呢?杨金水说胡宗宪不是织造局的人。吕芳呢?杨金水说吕芳是谁?其实是在说,吕芳跟了您四十年,您不认识他,还怀疑他?嘉靖继续追问,吕芳曾经给沈一石请过六品顶戴,他们两人没有利益往来?杨金水说,吕芳做那件事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跟现在这个案子无关。嘉靖最后一个问题:你怎么不说杨金水?嘉靖对杨金水装疯的做法满意,他知道杨金水这么做是为了保全吕芳,保全皇帝的面子。杨金水说,杨金水死了。曾经的杨金水已经死了,现在的杨金水会一直疯下去。嘉靖皇帝给他带上一个草环,表示同意他这么活下去。然后告诉大家:杨金水确实疯了

证明杨金水的装疯对于陈洪具有巨大的政治诱惑。如果证明了杨金水装疯,那么织造局一案就有了最好的人证,最终都会牵扯到吕芳身上,吕芳就再也回不来了。如果证明不了,杨金水疯着,吕芳就没有问题,嘉靖就不怕自己脸上会被抹黑。陈洪不如吕芳,吕芳处处小心,处处都考虑到嘉靖的心思与关切点,陈洪只想着怎么取代吕芳,根本没有考虑皇帝

严嵩惩治齐大柱

  • 找补今日输局
  • 纵使八十多岁的阁老,依然睚眦必报,足见官场绝不是仅靠和为贵,尚需雷霆手段。
  • 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试探嘉靖到底真的看过海瑞审的那封案卷没有。如果嘉靖准了杀齐大柱,在严嵩心里就证明没看过,反之则看过。

巡盐归来

  • 吕芳想了想才答道:“还是严阁老的人行哪!”。此话可褒可贬,在没有把握到皇帝的心思下,说这种模棱两可的话,真是牛逼。待会儿嘉靖无论什么态度,都可以顺着说下去,错不了!

张真人的血经

  • 李妃这次冒险布局,直达嘉靖痛处
    1. 把握时机,用亲儿子写的字,儿媳一针一线绣的道德经,孙子的祝福,先做好气氛铺垫
    2. 首先血经是真迹,经得住考验,意在为皇帝祈福,没有暴露其他潜在目的
    3. 其次,赞扬皇帝你真心修道,天神显灵了,派齐大柱来辅佐你。你要是杀了齐大柱,那就说明你不遵真神旨意=打自己的脸
  • 天降祥瑞这种有利于统治的事,别人不信他都要逼着别人信,而且这个时候已经决定倒严了,还有这么大的事如果不到严那就真要到自己的儿子了

六心居

  • “小民拜见阁老。今年小铺腌制的各式酱菜一共二十坛,奉阁老之命,都送来了。”平时应该说的“敬献阁老”这时改成了“奉阁老之命,都送来了”,这个“阁老”自然指的就是徐阶了,更加没错。亏他这时竟能琢磨出这几句难说的话,总算说得滴水不漏。说完,他便低头跪在那里,再也不动。
  • 前面倒严那日赵老板的表现让嘉靖知道了,不齿那小人作风,所以故意借题字整他一下,也算给严嵩出气了。

今天把海瑞派给他们(清官)发放钱米,就是赵贞吉的安排,让清官对付清官,也让海瑞知道大明朝并非他才是清官。当然这层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臣不是英雄好汉!更不是谁的同党!”赵贞吉知道不只是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且还有更大更多的人的身家性命都悬于自己现在回话的这一线之中,咬着牙挺直了身子,“臣是嘉靖二十一年的进士,是天子门生,要说恩师陛下就是臣的恩师!二十四年前臣从翰林院任检点,之后升侍读,升巡抚,升户部尚书,一直到两月前升列台阁,每一步都是陛下的拔擢,要说靠山,陛下才是臣的靠山。要说同党,臣也只是陛下的臣党!君不密则失臣,陛下适才所言,非君论臣之道。臣恳请陛下收回!”

审讯海瑞 海瑞慢慢答话了:“我的话在奏疏里都写了。赵大人可以去看奏疏。”
赵贞吉偏又没有看到过奏疏,更是又气又急:“你在奏疏里都写了些什么?谁叫你写的!从实招来!”
海瑞望向了他:“赵大人来审问卑职,皇上却没有将卑职的奏疏给赵大人看过?”
赵贞吉虽然气极,却立刻捕捉到这个话头正是洗刷自己的契机,声色俱厉地大声说道:“谋逆之言,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能看的吗?”说完他有意停在那里,等牢门外把他这句话记录下来。

心思不同,用意却是一样,赵贞吉要竭力辩白自己还有朝中的大臣与海瑞无关,海瑞这时也正要让皇上明白自己的上疏与任何人无关。两个人便都沉默着在等牢门外记录完这句话。
海瑞这才又说道:“赵大人既然连卑职的奏疏里写的什么都不知道,怎么知道卑职写的是谋逆之言?”

《明朝那些事》阅读中

历史背景

  • 元末的世界正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气象规律促使着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 蒙古族本是逐水草而居的畜牧民族,对农业生产既不了解,更不重视,积极的治灾行动得不到官府的响应;
  • 政局腐化,赈灾物资遭到层层盘剥克扣。天灾加上人祸,便出现了伏尸处处、饿殍遍野、民众易子而食的悲惨局面。

至正四年,黄河白茅堤、金堤先后决口。受灾广泛,亦威胁沿河的盐场

  • 国库空虚,无力承担浩大的工程
  • 脱脱出任宰相,主张修堤
  • 为解决财政问题印钱,造成通货膨胀
  • 当元朝命令沿岸十七万劳工修河堤时,各级的官吏也异常兴奋。首先,皇帝拨给的修河工钱是可以克扣的,民工的口粮是可以克扣的;工程的费用也是可以克扣的,反正黄河泛滥也淹不死自己这些当官的。
  • 不管河务的怎么捞钱呢?其实也简单,既然工程这么大,必然有徭役指标,找几十个人,到各个乡村去,看到男人就带走。理由?修河堤。不想去?拿钱来。没有钱?有什么值钱的都带走!

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第一个举起了反抗元朝封建统治的大旗。

  • 在镇压起义军的战斗中,如果吃了败仗,是要被上司处罚的,但镇压起义的任务又是必须要完成的,于是元朝的官吏们毅然决然地决定,拿老百姓开刀;既然无法打败起义军,那就把那些可以欺负的老百姓抓去交差,把他们当起义军杀掉。
  • 从这个角度来看,元的腐朽官吏为推翻元朝的统治实在是不遗余力,立了大功。
  • 此时摆在朱重八面前的形势严重了。如果不去起义,很有可能被某一个官吏抓去当起义者杀掉,然后冠以张三或者李四的名字。但投奔起义军也有很大的风险,一旦被元军打败,也是性命难保。

军队里,朱重八很快就表现出了他的才能。比起其他的农民兵士,他是一个很突出的人,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很有计谋,处事冷静,思虑深远(注意这个特点),还很讲义气,有危险的时候第一个上,这一切都让他有了崇高的威信。加上他的同乡汤和帮忙,他在当士兵两个月后,被提拔为九人长,这是他的第一个官职。  

简史

盘古 女娲 共工
有巢氏、燧人氏(取火)、伏羲氏(结网、打猎、饲养)、神农氏(药材、耕种)

炎帝(也是神农氏,种地、 草药)、黄帝(姬轩辕、有熊部落,驯化动物,八卦,结网捕鱼)、蚩尤(九黎部落,后南迁为苗人)

  • 炎帝vs黄帝,阪泉之野,黄帝胜
  • 炎黄vs蚩尤。指南车

三皇五帝

  • 三皇(代表着文明的形成):天皇(燧人)、人皇(黄帝)、地皇(神农)
  • 五帝(代表着国家的形成):黄帝(统一中原)、颛顼(改革历法)、帝喾(节气)、尧(四时)、舜(教化民众,制定等级)

大禹建国

  • 尧、舜、禹禅让制
  • 鲧治水,大禹治水
  • 水利、划分九州
  • 进贡的青铜融为9个大鼎

夏朝

  • 禹→启
  • 启 -> 太康(被羿杀死)-> 仲康 -> 少康 -> (杀) 寒浞
  • 寒浞杀羿
  • 少康复国
  • (400年后)桀(宠信妹喜)

  • 伊尹辅政
  • 纣王

  • 周 文王、武王 成王→康王(周公旦摄政) 成康之治 厉王 周召共和 周幽王
  • 春秋

春秋五霸:
齐桓公(鲍叔牙、管仲)
晋文公、重耳
秦穆公 霸西戎
楚庄王 楚昭王杀伍子胥全家
宋襄公

楚兴:南方地广人稀、土地肥沃。
齐宋、晋楚争霸,郑国子产,鲁(文化中心,弱国,制于齐)
孔子、鲁班、公输般
战国七雄:韩赵魏三家分晋,秦齐楚燕

魏国攻打赵国(齐国) 围魏救赵,桂陵之战
韩魏攻打齐
魏国攻打韩国(齐国) 退兵减灶,马陵之战

  • 秦国
    秦穆公→秦孝公 商鞅变法
    孝公卫鞅变法:民以十家或五家为一组。齐人隆技击,得一首赐锱金,事小敌脆则偷,事大敌坚则涣,亡国之兵也;魏……(体能测试,通过则永免赋税),税寡,危国之兵也。秦,生民也狭厄,使民也酷烈。厄而用之,得而功之,功赏相长也。
    楚怀王被张仪骗,与齐断交,被魏攻打
    齐灭宋,六国伐齐,燕昭王任乐毅伐齐
    长平之战,魏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

秦国贡献:

  1. 确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
    • 三公:太尉(军事),丞相(行政),御史大夫(纪检)
    • “三公九卿”一直到隋朝被“三省六部”替代
    • “郡县制”:任命官员到地方上,不可世袭
  2. 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
    • 书同文
    • 车同轨,修建“高速公路”,骨子里统一中国
  3. 南征百越,北伐匈奴
    • 把秦、赵、燕长城连起来
  4. 焚书坑儒

秦汉

  • 楚汉相争
    西汉 汉高祖刘邦,汉惠帝(萧规、曹随,黄老之术)文景之治
  • 七国之乱(周亚夫平定)
    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卫青、霍去病破匈奴,盐铁论
    汉昭帝 无为政治
    王莽
    刘秀
  • 三国
    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
  • 隋 杨坚、杨广、杨素
  • 唐 李渊、李元吉、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尉迟、敬德) 贞观之治
    三省六部 武则天

北洋军阀

袁世凯时期

  • 小站练兵
  • 辛亥革命,出任大总统。
  • 袁世凯称帝

三次法统危机

  • 袁世凯担任总统。
    • 孙中山交权时,写了临时约法,把体制从总统制变为内阁制。权力不归总统,而是归内阁
    • 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是袁世凯的部下,却否决了袁世凯的人事任命。
    • 刺杀宋教仁,武力镇压二次革命
    • 解散国民党
    • 称帝
  • 府院之争:黎元洪和段祺瑞
    • 1916年,黎元洪继任总统
    • 段祺瑞辞职为要挟,黎元洪同意,各省督军借机独立
    • 1917年,召张勋进京。张勋进京后赶走黎元洪,复辟
    • 段祺瑞讨逆(三造共和)。段祺瑞重新成立国会,自己控制之下,安福国会
  • 1923,第三次法统危机,曹锟贿选
    • 曹锟打败段祺瑞、张作霖,掌控北京。
    • 邀请黎元洪为总统(仅是铺垫)
    • 曹锟贿选,成为总统
    • 冯玉祥政变,邀请段祺瑞。
    • 孙中山抛弃旧法统,在广州成立新的国民政府。

主要派系

  • 皖系:段祺瑞
  • 直系:冯国璋。冯国璋死后是曹锟、吴佩孚
  • 奉系:张作霖
  • 黎元洪:武昌起义

军阀混战

  • 1920,直系vs皖系
    • 冯国璋和段祺瑞是同学,感情很好。政治主张不一样,决裂。
    • 冯病逝,曹锟和吴佩孚继任。不断挑战皖系。
    • 战争,直系胜利。段祺瑞宣布退休,归隐天津。
  • 直系vs奉系,两次直奉战争
  •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吴佩孚vs张作霖。
    • 直系冯玉祥回北京发动政变,改为国民革命军。限制了曹锟,吴佩孚逃往南方。
  • 郭松龄反奉。
    • 张作霖控制北京后,攻击各军阀,背后还是日本人支持。郭松龄希望和平,希望张作霖在东北搞现代化建设
    • 郭松龄反攻东北,张作霖在日本人帮助下打败郭松龄。北洋军衰落
    • 日本人炸死张作霖,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归顺国民政府。

孙传芳:奉系南征时军纪恶劣,趁机控制江南五省。成立新直系。
脱离直系的冯玉祥: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控制北京,改为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与北伐军配合。
郭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