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

系统1优先使用,系统1无能为力才开启系统2。
但是,即使系统2启动,系统1不会下线,这就是问题所在。

我们不能让系统2在所有领域都发挥作用,因为那会让生活变得极其无聊,而且让你无法行动。

如果拍成电影,系统1才是主角,因为系统2很懒惰,系统2本身也是由系统1激发的才开始工作的。

《清醒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

亚马逊购书链接

赌徒谬误

一个城市的平均智商是100,你随机选了50人,你测得的智商是150,那么50人的平均智商是多少呢? 答案是101,而不是100

下面哪种概率更大?

  1. 首都机场关闭
  2. 因恶劣天气,首都机场关闭

我们总是更愿意相信看起来更“可信”的故事

行动谬误

守门员原本可以停在原地,接中间的球。但几乎都会左扑或右扑。

原因1:不行动丢球,在球迷中的名望损失很大。
原因2:面对情况,人总是倾向于做点什么(行动谬误)

医生遇到情况不明的病人,倾向于马上开药

还有社会依据: 如果你买入股票,股市上涨,你会成为明星。
如果你买入股票,股市下跌,因为整个行业都亏损,你还是可以保住工作,仅仅会损失奖金而已。
如果卖出股票,股市上涨,你会被证券公司辞退。
如果卖出股票,股市下跌,你仅仅收获一些名声。

所以,你几乎肯定会买入股票,除非你有十足的把握股市会下跌。

不行动谬误

你不救一个人,跟你杀害一个人,实质上是一回事。但受到的他人的谴责不一样。收到自己的谴责也不一样。

很多时候,我们更喜欢让某人自己撞刀口,而不是故意伤害他。

有一种药物,针对濒死病人,20%致死,80%救人。你批准吗?
如果你批准了,每个死亡案例都会让你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甚至巨大的社会压力。

我们大脑的存在是为了复制,而不是为了发现真理。因为谁说服了别人,谁就确保了资源。

确认谬误

一张纸,背面写一个数列的规则,正面写前三个数“2,4,6”,要求最后猜出规则 你可以猜下一个数字,我回答“符合规则”或“不符合规则”。 数字可以猜很多次,规则只能猜一次。

答案,很多人猜8,10,12 ,规则是偶数。 实际上规则是“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

结论:人类大脑容易忽略反驳的证据。你要有意搜集反驳的证据。

如果你在用某种减肥药,体重减少了,你会觉得减肥成功了。体重增加了,你会觉得是正常的波动。

“股票会先跌下去,然后涨回来”几乎总是对的。

“身体健康程度先恶化,然后会好转”几乎总是与现实对的上号。

22讨喜谬误

讨喜的因素按顺序:

  1. 外表有吸引力
  2. 出身、兴趣、个性与我们很像
  3. 他们觉得我们讨人喜欢

商业上经常有人利用这一点,让我们付出高成本

23禀赋效应

我们出售自己拥有的物品时,我们要求的钱,多于我们愿意买它的钱
这是因为我们拥有某件物品时,失去它时的痛苦,高于理性

赌徒谬误

一个城市的平均智商是100,你随机选了50人,你测得的智商是150,那么50人的平均智商是多少呢? 答案是101,而不是100

《明智行动的艺术:成功决策必须避免的52个思维陷阱》

亚马逊购书链接

很差的理由往往也能用:用理由辩护

“我能站你前面吗,因为我想复印”,这句话往往也能起到效果,几乎和“我赶时间”一样有效。
高速公路修理时,立一块牌子“因为我们正在修理高速公路”就能平复司机的心情。

人类时对“因为”上瘾的

激励排挤效应

当你付钱时,对方反而动力尽失。

威尔罗杰斯效应

A频道的收视率很高,B频道的收视率很低。你只需要把A频道一个略低于A频道均值的节目转移到B频道。
你只需要玩这么一个转移的游戏,就能获得“伟大的胜利”

劳力辩证现象

团队的“入门测试”越残酷,申请人的自豪感越强。

20世纪50年代,发明了一种便捷蛋糕粉,但不受家庭主妇欢迎。后来制造商把使用方法变得稍微复杂一点,才畅销。

小数定律

你有很多家门店,按照失窃率排序。
升序排序后发现排名最高的主要是农村门店。降序排序后,发现排名最高的还是农村门店。
原因并不是农村地区失窃率高或低,而是农村门店规模小,造成方差很大。

例如,“统计研究表明,初创公司的员工平均智商最高”

巴纳姆效应

占星术: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尚未就你的长处发挥。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严重的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时感到不满。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但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

股票分析师:
某只股票有很大的升值潜力,即便是在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这个公司就是缺乏将想法从研发转化为现实产品的执行力度。公司管理层由各行业有经验的专家组成,所以在一开始便可以看出制度化管理的征兆。公司良好的财务数据状况清楚地表明存在节约成本的潜力。我们建议公司将重心更多地移向发展中国家,以便保证未来的市场占有率。

志愿者的愚蠢

志愿者最理智的做法往往是,自己多工作一小时,然后用额外挣到的钱雇专业的人去做好事。

内省假设

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是真相,往往对别人有这些假设:

  • 无知假设:其它人做出不一样的判断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信息。
  • 蠢:别人笨
  • 坏:别人的推理和结论是带恶意的。

缺乏关门能力

“keep the door open” 的成本往往很高,但人们往往不愿意放弃任何可能性,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对新事物的狂热

古老的事物是经历过挑战的。已经存在50年的技术,很可能还能存在50年。刚出现几年的事物,大概率在几年后落伍。

存在一个“历史废物过滤器”,新事物被过滤掉的可能性更大。

睡眠者效应

20世纪40年代,美国陆军进行了一项实验。
宣传电影并没有增强士兵的爱国热情,因为士兵知道这是爱国宣传,因此贬低了电影传达的信息。
但9个月后,看过电影的士兵,热情显著增强,电影是有效果的!

睡眠者效应:人们会更容易遗忘信息来源,相比信息本身而言。

还有案例:广告。抹黑对手的政治宣传广告,虽然按法律必须申明资金来源。但都有效。

给你的建议

  • 不要接受任何未经要求而得到的建议
  • 避开广告宣传
  • 回忆你的每一个熟知的说法,来源于哪里,为什么是这样。这就是像侦探一样思考。

最初效应和近因效应

产生印象后要立即做决定,最初效应会起主要作用。
如果之前已经有印象,那么近因效应会起主要作用。例如你回忆几周前的一次演讲,你会对结尾印象深刻。

放血效应

我们不是在一种理论被证明错误时放弃它,而是在右更好的理论出现时才放弃它。就像放血疗法被淘汰的历史一样。

虚假认同偏差

如果你喜欢60年代歌曲,你会估计喜欢60年代歌曲的人占大多数。如果你喜欢80年代歌曲,你会估计喜欢80年代歌曲的人占大多数。

虚假认同偏差在利益团体和政治派别中很常见。

虚假认同偏差的另一个方面是,我们往往认为那些与我们观点不一致的人,“不是很正常”

模糊不容性

假如有两个抽奖箱子,A箱子有50红和50黑,B箱子总共100个球,但红黑个数未知。如果抽到红球奖励100元。
大多数人会选择A箱子。

默认效应

汽车驾照申请上,器官捐献默认打钩,同意率会大大提高(4%到80%)。
我们对改变是极为保守的。

另一方面,A做了某事而受损,B因不做某事而受损。肯定是A更加后悔。
把对后悔的害怕和“最后的机会”结合起来的广告宣传。

“没有杀死我的,使我更强大”谬误

危机就是有害的,但我们却强行发现其中积极的一面。
挺过危机的人出来讲故事,这往往还有幸存者偏差。

计划会让人安心(蔡格尼克效应)

未完成的任务会一直在大脑中活跃,除非放到计划里。

罗森塔尔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