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十五讲》

原书作者黄希庭,北京大学出版社 亚马逊购书链接

第一讲 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可测吗

人心可测

  • 通过言行来探测心理
  • 通过生理变化来探测心理
  • 通过研究者的推论来探测心理

人心难测

  • 人心与言行不是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有复杂的对应关系,例如,笑可能是善意也可能是笑里藏刀。例如,人心是矛盾的,同一性对可能对应复合的心情。
  • 生理探测不能知道一切
  • 推论很难

心理特征 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例如,有的人观察敏锐、精确,有的人观察粗枝大叶;有的人记得快、记得牢,有的人记得慢、忘得快;有的人思维灵活,有的人思维迟钝;有的人情绪稳定、内向,有的人情绪易波动、外向;有的人意志果断、坚韧不拔,有的人优柔寡断、朝三暮四等等。在个人的知、情、意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即为这个人的心理特征或个性心理特征。而个人的多种心理特征有机整合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在心理学上即是“人格”。

方法

  • 观察法
    • 自然观察&控制观察。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情景中观察
    • 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观察者是否作为被观察者中的一员出现。
    • 非系统观察&系统观察。前者是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后者有计划地收集观察材料。
  • 防止观察的主观性、片面性
    • 有明确的目的、计划,按计划观察
    • 观察是系统的,不是零散的
    • 如实记录
    • 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
  • 调差法。问卷调查&访问调查
  • 测量法。标准化量表。
  • 个案法。
  • 实验法。必须设立实验组和控制组。

心理学流派

  • 生物学观点。例如,用微电极刺激大脑的不同部分。
  • 精神分析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期被父母和社会加以禁止和处罚的许多冲动和欲望都来自先天的本能。这些冲动和欲望由于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被禁止,它们被压抑而进入潜意识。但它们在潜意识中仍然继续影响着行为,表现为做梦、口误或怪癖,表现为情绪问题、精神疾病的症状,或者被升华为受社会赞许的行为,如艺术创作或文学活动。
    他认为,性欲是人的所有本能中持续时间最长,冲动力最强,对人的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人的性欲不是始于青春期,而是始于婴儿期;在性本能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人由爱自己(自恋情结)到爱父母(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最后在青春期发展为异性相爱。婴儿或儿童对性感区(如口腔、肛门、性器官)的各种活动会受到父母的管教而引起冲突,这样就会导致某种人格特征的产生。例如,婴儿期由于过多或不足的口部满足,就会产生口恋型的性格,如强迫性大吃大喝者、抽烟者、健谈者、自私贪婪者等。他甚至认为,人类的一切创造都是追求性满足的无意识表现;精神病则是由于性欲过分受到压抑的结果。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全部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但是原因往往是某种潜意识动机,而不是人们所意识到的理性的理由。弗洛伊德对人性基本上持否定态度。他把人和动物都看做是受一些基本本能(主要是性和攻击)所驱使的。人类总是不断地与控制人类本能冲动和欲望的社会力量相对抗的。
  • 行为的观点
    华生认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客观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而意识不能直接观察,因而不能成为科学心理学的对象;内省法不能提供客观的事实材料(不能进行客观的观察和测量),因而不能作为科学心理学的方法。他主张只有从可观察到的、可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方面去研究,心理学才能成为一门客观科学。
    严格的行为观点并不考虑个人的心理活动。然而,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客观存在的,不考虑心理活动只研究行为显然不能揭示心理活动规律。因为心理与行为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心理与行为毕竟是不同的。因此,纯粹的以“客观的客观”为标准的行为主义取向并不能很好地揭示心理学的规律。现在一些非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的行为时往往记录个人所意识到的言语报告,再根据这些客观资料对其心理活动做出推论。这类研究与认知的观点其实已相当接近。
  • 认知的观点
    认知的观点就是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心理过程。现代的认知观点部分是对行为主义的反动。因为仅仅根据刺激和反应来考察人的行为,对于研究简单的行为也许是可行的,但是此种研究完全忽视了人的认知活动和意识活动。人类有语言,能思维,能进行推理、计划和决策,这些复杂的心理活动都被行为的观点所忽视。现代的认知观点部分是对心理学中的认知研究取向的回归,但已不同于心理学刚诞生时的意识研究取向,它不是根据内省法而是采用客观的方法来研究认知。现代的认知观点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热衷于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做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其特点是:(1)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即探讨被行为主义所忽视的意识或内部的心理过程;(2)将心理过程理解为信息的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过程,即经历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3)以客观的方式进行研究,而不是只根据个人的内省报告。
  • 现象学的观点
    现象学的观点集中于主观经验,即探求个人对各种事件的私人观点。现象学认为反对其他心理学观点外显机械观。现象学的心理学家们力求排除这些观念:行为由外部刺激所控制(行为的观点),由知觉和记忆中的信息加工所控制(认知的观点),由潜意识本能所控制(精神分析的观点)。
    现象学基本假设是,个人的所有行为取决于他对世界的知觉和看法。有些现象学理论是人本主义的观点(马斯洛为代表)。人本主义观点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自由的行动者:自由地做出选择和制定目标,并能解释自己的生活选择。
    因为强调个人的主观经验和发展个人的潜能,现象学观点的研究十分重视对个人主观经验的调查。要了解个人的主观经验,最直接的途径是去倾听他们的诉说。正是这个缘故,像条件化恐惧、攻击行为之类的问题,现象学观点是很难予以研究的。但是,用现象学的观点也可以研究人们的行为,特别是自我意识。用现象学的观点来看,自觉控制力是个人成长和自我潜能实现的一种表现。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想有控制力。由于自我潜能不能得到实现,因而会产生各种情绪反应,甚至导致死亡。
    现象学心理学家们的用语大多具有模糊性和主观性,很难对其下操作性定义。这种研究取向与人文科学的关系要比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更为密切。另外,由于不能直接观察到他人的主观经验,研究者必须由这个人的行为和言语来推论,因而往往导致循环论证。

第二讲 心理的生物基础

脑的三大机能系统

  1. 感觉机能系统。感受器的信号传入中枢神经,然后传入大脑皮质,大脑皮质加工后,产生感觉。
    • 特异性传入系统。信号进入丘脑,然后进入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
    • 非特异性传入系统。信号进入丘脑内测部,弥散性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
  2. 运动机能系统。
  3. 联络机能系统。出现较晚,与语言、记忆、抽象思维有关。

研究方法

  • 损毁法和切除法。切除某一部分,然后观察。还有电解损毁、冰冻等手段。
  • 刺激法。用微弱电流刺激特定部位的神经元。或者特定部位注入少量化学物质,来刺激或抑制神经元。
  • 脑电图。
    • α波是每秒8~13次范围内的电活动,振幅范围为50~100微伏。大脑各区均有α节律活动,不过以顶枕部最为明显。一般描述的节律指顶枕部α节律。大脑两侧的α节律大致同步。睁眼时发生α阻断现象(消失),但闭眼后又复出现。在轻睡时α节律逐渐消失,如将其唤醒,即恢复其原来清醒时的α节律。情绪紧张时α节律也可能消失,或波幅降低,但深呼吸后α节律又可恢复。因此,α节律可作为意识水平的指标,表示安静、不瞌睡、不作定向思考时的精神状态。
    • β波是每秒13~30次范围内的电活动,振幅为20~50微伏。β波以额区中央最明显。当被试睁眼视物,或听到突然响声,或思考时α波阻断,出现β波。情绪激动或焦虑状态可使β节律增多。
    • β节律一般代表大脑皮质的兴奋性。θ波频率为每秒4~7次,波幅为20~40微伏,是儿童的正常脑电活动,成人在困倦时一般也可见到。轻睡时α波逐渐消失,θ波首先出现于前额区。
    • θ波的出现可视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表现。δ波的频率为每秒0.5~3次电活动,波幅为10~20微伏,是儿童的主要脑电活动,任何年龄的人睡眠时都有。成人清醒时出现δ波,表明皮质和皮质下可能病变或智力障碍。EEG可以揭示大脑在睡眠、做白日梦和处于其他精神状态下的活动情况。
  • 记录单个神经元。微电极插入神经元,然后给动物特定的刺激,以观察神经元是否活跃。
  • 脑成像技术。
    • CT。原理是X射线,多方向进行断层扫描,计算吸收系数,进而计算得到图像。
    • MRI。原理是磁场。一个探测器记录身体内的氢原子对强磁场的反映,最后得到三维图像。
    • PET。把含有微弱放射元素的葡萄糖注入大脑,检测放射的正电子。大脑哪个区域活跃,哪个区域消耗能量就多,消耗的葡萄糖也就越多,最终得到动态变化的视频。葡萄糖滞留时间太长,难以观察短暂现象,可以换成其他化合物。

第三讲 心理的环境基础

一 物理环境: 卡尔霍恩 拥挤实验

二 文化传统
〖重大研究〗个人与集体/川迪斯1988
意义是给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证明了每个群体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的某个位置,而不是两极化分布。

三 拷贝世界

拷贝世界指的是书、电影、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体所构成的精神世界.

  1. 大众传媒可以为受传者提供支持其固有立场、观点和行为的有关情况,从而增强受传者的固有观念。
  2. 在争议不大而且没有其他势力干预的问题上,大众传媒只要重复传播内容,就能直接改变受传者的行为。
  3. 大众传媒只要善于把一种新观点或行为同受传者原有的价值观和需要联系起来,就可以使受传者很快地接受这一新观点或行为,而不必改变他自己的原有立场。
  4. 大众传媒可以为受传者提供情况,证明他基于某种需要和固有观念而采取行动的正确性,从而进一步支持受传者已采取的行动。
  5. 大众传媒可以提供有关情况,把受传者的固有立场同新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对行为起引导作用。
  6. 大众传媒为受传者指出行为规范,其结果是形成某种文化规范。

四 社会情境

他人压力

  • 对于简单、平顺的任务,他人在场通常会提高效率
  • 对于复杂、有冲突的任务,他人在场通常反而降低效率

社会角色:人都在扮演不同情境下不同的角色。
〖重大研究〗斯坦福监狱实验/汉涅和津巴多1977
根据这个实验,原本大学生会变成看守/囚犯这种角色,并表现出对应的行为。

从众
〖重大研究〗从众/阿希1955 7人假扮受试者,和真实受试者一起答题。如果7人一致选取错误答案,那么真实受试者大概率也会选择错误答案(约占1/3,并且独立答题的正确率为98%)。
这个实验也是开创了一类方法。
这个实验还有其他发现

  • 社会支持。7个假扮受试者中,有1个给出正确答案,真受试者从众的概率就变成5%. 也就是说,你只需要1个同盟,就可以抵抗从众效应的压力。
  • 成员归属感。个体对团队越有归属感,从众概率越大。
  • 团队越大,从众概率越大。当团队很大时,从众概率反而有所降低。
  • 实验中的从众情况,和现实未必一致。大概人会觉得实验中回答的问题其实无关紧要,所以从众也无所谓。

服从
〖重大研究〗服从/米尔格拉姆1963
主试:告诉被试者要去电击“学生”。“老师”:被试者。“学生”:助手扮演的被电击者,但实际上没有被电击。

  • “学生”与“老师”近的话,电击概率变低。
  • 主试离“老师”越近,电击概率越大。如果不在同一房间,通过电话下命令,电击概率很小。

五 大众氛围

舆论 的对象是人们关心的有争议的问题。舆论是众人意见的总和。利益集团可能引导舆论。
风俗 是社会上自然形成的,多数人长期遵行的行为方式。
时尚 是人们一时崇尚的样式。特点是,反传统性、一时性。时尚的动力有2个:一是求新求异、追求个性、满足优越感,二是从众、认同。

第四讲 毕生心理发展

一 婴幼儿期

触觉 出现最早,胎儿49天就有
听觉 在出生前就有。新生儿对母亲声音熟悉,对父亲声音不熟悉。
视觉 出生即有。4个月后才有三维体验。

〖重大研究〗视崖/吉布森和沃克1960

哈洛-猴子实验,母爱。

二 儿童期

语言:

  • 前语言和语言。简单的辅音+原因。
  • 单词句。一个词是一个句子
  • 双词句。两个词是一个句子

认知(皮亚杰)

  • 感觉运动阶段(0~2岁)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看不见的东西不存在
  • 自我中心阶段(2~7岁)只按照自己的视角看世界
  •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能依据具体事例推理思考
  •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能抽象推理

道德〖重大研究〗道德推理/科尔伯格1963

三 青少年期

“自我同一性” 是新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E. H. Erikson)用以说明青少年期社会心理发展的一个关键性术语。
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确信我就是我本身而非其他这样一种心理过程,其中包含“我”的持续性和统一性两方面。前者是一种连续性意识,即认识到现在的“我”是由过去的“我”长大的;后者是一种统整性意识,即认识到从自己的身体、精神的特征来看,自己确实是具有相同特征的人。
由于青少年期心身的迅速发展,性成熟所引起的外表和内心的明显变化,年轻人常常会感到冒出了与以往形象不同的自己,于是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以重建自我形象。如果一个青年不能很好确立自我形象时,就会产生自我混淆。确立了自我同一性的人,对自己的认识有把握,少自疑,对于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也有信心,能够同包括异性在内的他人建立亲密联系。而自我混淆的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缺乏适当的认识、缺乏自信心,难以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从而陷入孤独。
马西亚(Marcia,1966)曾仔细分析过埃里克森有关青少年同一性危机的看法,进而根据“危机”和当前的“自我投入”这两个维度对同一性状态作了划分;认为在任意给定的时间里,所有青少年都可以归为四种同一性状态中的一种:

  1. 同一性迷失。处于这种状态的青少年既没有从同一性危机中取得经验,也没有解决当前的发展危机,陷入没有确定的目的、价值或打算的困境,这是一种最不成熟的同一性状态。
  2. 同一性早闭。这类青少年也没有从同一性危机中取得任何经验,但对特定的目标、价值及社会角色已过早地接纳来自家长或权威的意见和安排,其间没有经过真正的价值评判。
  3. 同一性未定。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正经历着同一性危机并积极探索自己的价值定向,努力发现能够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稳定的同一性。
  4. 同一性达成。处于这种状态的青少年已解决了同一性危机,他们对职业、性别定向、政治观念、宗教信仰等已臻于定型定向,这是一种成熟的同一性状态。

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在24岁都还没能解决同一性问题。

四 成人期

心理发育不以身体发育的结束而结束

  • 20多岁。求偶问题
  • 30多岁。赡养父母、养育子女、住房拥挤、经济困难,等众多经济问题
  • 40岁左右。一生成就的高峰。收入高、知识经验丰富,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工作负担和生活负担往往特别沉重。
  • 60岁。老年。
  • 面对死亡。在绝症面前,个体与死亡“达成协议”经历五个阶段:拒绝、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无论是否有绝症,都开始意识到死亡,倾向于回顾自己一生。

〖重大研究〗”历史终结”错觉/吉尔伯特2013 大多数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在过去时间里发生的改变,但只有很少人会预料到自己未来会产生改变。人们对于自己过去十年里的品味、价值观甚至个性的改变十分清楚,但许多人仍然坚持,现在的自己在十年之后并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

〖重大研究〗人生八阶段/埃里克森1950

第五讲 意识状态

一 神秘的意识

意识是现在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意识就是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它具有言语觉知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制约性三大基本特征。

  1. 言语觉知性。这是意识的最基本的特征。从狭义的角度讲,意识即是一种觉知,它意味着个体觉察到了某种事物或现象。这种事物或现象可以是自身的存在、自身的状态等,例如,个体觉察到自己的疲劳、愉悦、焦虑、饥饿或眩晕等等;可以是周围世界的存在,例如,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同学刚剪的新发型、社会上流行的歌曲等等;也可以是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复杂关系,例如,自己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与班集体、学校社团的关系等等。当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觉察到,并由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那么,他就把自己从客观事物或现象中区分出来,他自己成为“观察者”,客观事物或现象成为被言语觉知到的客体,也就是他具有意识。当我们的心理活动在言语水平上被加工时,这种心理活动就成为意识活动。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中,“意识”这个概念通常都是在觉知性这一基本特征上加以使用的。
  2. 主观能动性
  3. 社会历史制约性。意识必定是进化而来的,意识的内容是社会的产物。

所谓 意识水平 是指在某一时刻一个人对自己的活动能够觉知的程度。人具有焦点意识、边缘意识、半意识、非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等各种意识水平。

  1. 焦点意识是全神贯注时的意识
  2. 边缘意识是不在注意焦点内的,模糊不清的意识。例如,注意到一个奇怪生物时,对其周围的事物是不清楚的。
  3. 半意识,也叫下意识。例如,母亲睡梦中能被婴儿的微小声音叫醒。
  4. 非意识。如脑电活动、心跳、内分泌等。
  5. 前意识。当前瞬间未被意识到,但容易被意识到的。前意识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充当了省察者的角色。其工作是去除不被意识层面所接受的潜意识内容,并把它们压回潜意识中去。前意识存储长期信息,这里的资料比意识水平上的资料多很多,如果不使用,个人对它们并没有意识,在回忆时才会对它们产生意识。另外,人们关于时间的许多基本假设和推理也在这个水平上。
  6. 无意识。个体不曾察觉的心理活动。与非意识的区别是,它对我们的知觉、记忆、动机、情绪产生影响。与前意识相比,无意识更难察觉。无意识又称为潜意识。

意识流,意识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连续变化的整体。

二 注意

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也就是常说的专注力),注意的分配(也就是同时做多件事,例如,一边听歌一边学习),注意的转移。

三 睡眠与梦

睡眠不是生理和精神的停止状态。睡眠者经历着一系列丰富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为何需要睡眠,几种解释:

  1. 使大脑和身体休息
  2. 进化的结果。一段时间内减少能量消耗、防止暴露给天敌。
  3. 睡眠帮助个体完成清醒时尚未完成的心理活动。例如,学习后立即睡眠,记忆情况良好。

〖重大研究〗释梦/弗洛伊德1900

四 催眠

催眠月深入,催眠师所能控制的肌肉群越多。

催眠状态下会有这些反应:

  1. 主动性反应降低。不主动进行任何活动,而是按照催眠师的指示去做。
  2. 注意层面窄化。对周围的环境不再注意,除非催眠师的指示。
  3. 旧记忆还原。能讲出已经忘掉的记忆。
  4. 知觉扭曲。把一个物品当成另一个,把甜的当成酸的。
  5. 角色扮演。在催眠师的暗示下,可以转变性格,甚至变成小孩
  6. 催眠中的事情可以在事后失忆。

〖重大研究〗催眠/希尔加德1968

五 幻觉

第六讲 感觉与知觉

一 从感觉开始

  • 感受阈,低于感受阈,人感觉不出来(但生理可能能有反应)
  • 差别感受性,$R+\Delta R$刚刚能察觉出有变化。$\Delta R/R=$常数,这是个近似的公式。
  • 感觉后象。停止刺激后,感觉多久会消失。

二 知觉的特征

  • 〖重大研究〗大小恒常性/荆其诚1963(与透视有关)
  • 形状恒常性:铁饼斜着看,尽管在视网膜上是椭圆,但仍感知觉到是圆
  • 明度恒常性。阳光下的煤块,阴暗处的白色粉笔。
  • 颜色恒常性。

〖重大研究〗知觉能力/特恩布鲁1961
结论是,恒常性是经验习得的。

三 物体知觉

时间、空间、运动

〖重大研究〗Φ现象/韦特海默1910 〖重大研究〗大范围首先/陈霖1982

四 社会知觉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哪个起作用?

  1. 卢钦斯认为,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被人感知时,人们总倾向于相信前一种信息,并对其印象较深,即此时起作用的是首因效应;而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断续被人感知时,起作用的则是近因效应;
  2. 也有人指出,认知者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作用,而认知者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起较大作用;
  3. 还有人认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究竟何者起作用,取决于认知主体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社会刻板印象
对不同群体的性格有刻板印象。好处是快速对陌生人有预先的认识,坏处是歧视、刻板印象固化难以随时代进步。

第七讲 学习与记忆

一 经典条件反射
〖重大研究〗条件反射/巴甫洛夫1927
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与语言有关的条件反射,例如望梅止渴。

二 操作条件反射。
例如,训练鸽子拉下拉杆才有食物。

三 观察学习
〖重大研究〗”芭比娃娃”/班杜拉1961
结论是成人榜样的攻击行为,会影响到小孩的攻击行为。

四 记忆系统

感觉记忆(不超过两秒钟),短时记忆(不超过一分钟),长期记忆

  • 感觉记忆。形象鲜明,有大量的潜在信息,意识不到。感觉记忆如果没被注意到,会在1秒内消退,如果被注意到,会移入短时记忆。
  • 短时记忆。容量是7±2个模块。
  • 短时记忆的信息是可以意识到的,但长期以及中的信息是意识不到的,需要时,通过回忆提取到短时记忆中。
  • 长时记忆容量虽然理论上有限,但实际上是无限的。

新材料加以组织后,可以有效地存入长时记忆。

  • 类别群集。按照类别记忆。例如记单词时,同一类别一起记忆,效率较高。
  • 联想群集。把记忆材料构建为一个大的组块。
  • 主观组织。对于不能分类、也不能联想的,被试者试图主观组织加工。
  • 意义编码。对于无意义的信息,赋予意义后有助于长时记忆。
  • 心象化。对故事和诗歌,大脑中形成一个形象。
  • 记忆术。顺口溜、乘法口诀等。

〖重大研究〗保持曲线/艾宾浩斯1885
〖重大研究〗汉字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指的是,人们不能够回忆其本身,却能够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

五 遗忘

遗忘的原因有4种理论

  • 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过程。目前长期记忆的衰退理论还不能被实验证明。
  • 干扰理论。包括先学习的材料干扰后学习的材料,后学习的材料干扰先学习的材料。(所以一大段材料,中间部分容易忘记)
    • 记忆歪曲。包括两种:简化和复杂化。有两种解释:个体接受刺激时有所选择,存储长期信息时与原有经验交叉互动。
    • “舌尖现象”。事实上记得的经验,一时想不起来,事后却能想起来。原因是失去线索或线索错误。
    • 被遗忘的材料实际上仍然保持着。可以通过睡眠、电极刺激回忆起来。
  • 动机性遗忘。基于精神分析的理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它们太可怕、太痛苦、太有损自我。我们会重新组织自己的童年经验,使其成为“美好时光”

第八讲 思维与创造

一 概念形成

关于概念有两种理论

  • 特征表说。概念由定义特征和概念规则两个因素构成。
  • 原型说。概念由最佳实例来表示。

二 推理
逻辑推理。
没有逻辑训练的人,仅使用直观法,在逻辑推理中的谬误。

三 决策

四 问题解决
随机试错、顿悟、探索试错(一步一步分析、试错,而不是完全随机试错)、爬山法(每一个局部进行优化)、手段目的分析(先认识到目标和当前状态的差异,然后消除差异)、反推法(从目标状态反推现在状态)。

〖重大研究〗通用问题解决者/纽厄尔和西蒙1972

五 创造思维

第九讲 言语与交往

一 言语交流
〖重大研究〗转换生成语法/乔姆斯基1957
(主要关于语法)

二 非言语交流

三 社会归因
〖重大研究〗归因/海德1958

四 人际沟通与吸引
五 喜欢与爱

〖重大研究〗爱/哈洛1958
分类:

  1. 浪漫式爱情:将爱情理想化,强调形体美,追求肉体与心灵融合的境界。
  2. 游戏式爱情:视爱情如游戏,只求个人需要的满足,对所爱的人不肯负道义责任,轻易更换恋爱对象。
  3. 占有式爱情:对所爱的人付予极其强烈的感情,并希望对方也有同样的回应;对其所爱,极具占有欲,对方稍有怠慢或忽视,即心存猜疑妒忌。
  4. 伴侣式爱情:由友情逐渐演变成爱情,温存多于热情,信任多于嫉妒,是一种平淡而深厚的爱情。
  5. 奉献式爱情:信奉爱情是付出不是索取的原则,甘愿为其所爱牺牲一切,不求回报。
  6. 现实式爱情:爱情是满足彼此的实际需要,所谓“男子娶妻,煮饭洗衣;女子嫁汉,穿衣吃饭”,正是这种爱情的典型。

另一种爱情理论是由斯腾伯格(Sternberg,1988)提出的 “爱情三元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爱情虽然复杂多变,但基本上是由性动机、情绪和认知三种成分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1)性动机:虽然爱情于人类而言并非全是出于生理上的需要,但不可否认性驱力是重要原因;而外在的身体容貌等特征,也是主要的诱因。(2)爱情的情绪成分:属于爱情的情绪,除了爱与欲之外,可能夹杂着其他的成分。凡是有过恋爱经验的,都体会过所谓“酸甜苦辣”的爱情滋味。(3)爱情的认知成分:爱情中的认知作用,对情绪与动机两种成分而言是一种控制因素。如果将动机与情绪分别视为电流与火化,认知就是开关或调节器,它可斟酌爱情之火的热度予以适度调整。爱情三元论的原理与颜色三元论相似,如同红、绿、蓝三种元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即可产生所有不同的颜色一样,爱情是人类心理上的色彩,每对情侣自己所调配出来的色泽如何,那就要看他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性动机、爱的情绪和爱的认知。在爱情关系中,这三种成分分别被标以“热情”、“亲密”和“承诺”,意思是以性动机为主的爱情关系是热情的,以情绪为主的爱情关系是亲密的,以认知为主的爱情关系是承诺的。理想的爱情应三者俱备,且合而为一,斯腾伯格将这种境界称为“完美之爱”。

三种 亲密关系

  1. 安全型依恋风格(55%)我感到接近其他人是相对容易的事情;依靠他们我觉得很自在。我不经常担心被抛弃或者有人跟我太过接近。
  2. 回避型风格(25%)接近其他人我觉得有些不自在;我感到很难完全信赖他们,很难让我自己去依靠他们。任何人过于接近我会让我变得紧张,爱侣经常让我更亲近一些,但这种亲近让我感到不舒服。
  3. 焦虑矛盾型风格(20%)我感到其他人有些疏远我,不如我期望的那样亲近。我经常担心我的伴侣并非真的爱我或者不愿意与我在一起;我想与我的伴侣关系十分密切,但有时这会把人吓跑。

第十讲 动机、情绪与意志

一 原发性动机

原发性动机也称生物性动机,是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性需要为基础的,例如,饥、渴、缺氧、疼痛、好奇、母性、性欲、排泄等动机都可视为原发性动机。一般而言,这类动机对于满足有机体的生存或种族繁衍的需要是必不可少的。

二 习得性动机

习得性行为远比生物性行为为多。诸如求学、求知、求胜、避败等,是社会性行为;交友、恋爱、求婚、成家等,是心理性行为;求名、求利、争权力、保地位等,也是社会性行为。每一种社会性行为的背后,均有其产生的内在动机。

1. 成就动机
是后天习得的。一般有3种激发方式:

  • 能让个人独立负起责任来解决问题的那种环境气氛;
  • 能制定出中等成就目标并接受“可预测风险”的倾向;
  • 有关于他们工作进展的详细而具体的及时反馈。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是“希望成功”与“恐惧失败”这两种心理作用彼此抵消的结果。如果“希望成功”大于“恐惧失败”,那么成就动机就强。

McClelland(1961) 实验发现,追求成功的学生选择了距离木缸适中的位置,然而避免失败的孩子却选择了要么距离木桩非常近,要么距离木桩非常远的地方。
麦克里兰这样解释道:

  1. 追求成功的孩子选择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但同时也保证了具有一定的成功可能性。因此,他选择了与木桩距离适中的位置。
  2. 避免失败的孩子关注的不是成功与失败的取舍,而是尽力地避免失败和与此有关的消极情绪。因此,要么距离木桩很近,轻易成功,要么距离木桩很远,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这是任何人都达不到的,因此也不会带来消极情绪。

由此,心理学家们对成就动机的概念已提出了修正的看法,认为单凭个人所选择的工作的难度,并不足以推断其成就动机的高低,还必须考虑到每个人的目标取向。从追求成功的角度看,一般人所设定的追求目标不外乎“学习目标”和“表现目标”两种(Dweck,1986)。

  1. 惯于设定学习目标的人,事实上他的追求目标有两个层面:一是追求工作的成功,二是追求自我成长,从工作经验中学习到知识与能力。在面临成败未卜的工作情境时,这种人倾向于选择较难的工作。困难的工作成功了,自然会有成就感;即使结果失败,仍然学有所获。
  2. 惯于设定表现目标的人,真正追求的并不是工作的成功,而是要借工作表现博取别人的好评。在面临成败未卜的工作情境时,这种人倾向于选择要么最容易要么最困难的工作。原因是最容易的工作可以保证成功,进而获得别人的赞许;最困难的工作成功率极低,一旦成功了将成为英雄,即使失败了也会获得别人的谅解。

2. 亲和动机 是指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希望与他人亲近的内在动力。需要别人关心,需要友谊,需要爱情,需要别人的认可支持与合作等,均可视为亲和动机。至于亲和动机形成的原因,从学习的过程看,因为人类的幼稚期较长,在出生后靠人养育的一段时间内,与他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此后,至少再经过三方面的学习,一直与人维持着相当接近的亲和动机:(1)个人目标无法达到时,求人帮助;(2)遇到危险情境时,求人保护;(3)对事物不了解时,求人教导。除学习之外,人类的天性中可能也流传着亲和动机。

3. 权力动机 个体影响他人、支配他人的内在动力。分为 “个人化权力动机”“社会化权力动机”

个人化权力动机

  1. 喜欢参与社会活动,尽量利用机会表现自己,在团体中如有才能相当或胜于自己的人,就会将其视为假想敌若不能将其击败,绝不罢休。表面看来,这种人热心社会事物,事实上他是利用社会形象,达到满足私欲的目的。
  2. 热衷追求权位,甚至不惜以卑劣手段达到目的。这种人多热衷政治活动,但其参政的取向是做官,而不是为民做事。
  3. 视物质条件为最高价值,不仅尽情享受物质生活,而且也竭尽所能去聚积财富;并企图凭借优于他人的财富条件,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达到影响他人甚至控制社会的目的。

社会化权力动机强的人,在行为表现上也有三种类型:

  1. 关心社会,但并不实际参与社会事务,而是凭借个人的专长以传播知识观念的方式,力图影响他人、有益社会。这种人在社会上相当多,教师、作家、编辑、记者、画家、音乐家中都不乏其人。
  2. 关心社会也走入社会,他们以自己的专长服务大众;或是解除别人的痛苦,或是维护社会安全,从而达到影响他人和有益社会的目的。社会上凡是不专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人员都属于这种类型。
  3. 以服务为目的的团体领袖,他们爱人类,爱社会,对社会公益与人民福祉怀有很深的使命感,力图以其才能领导大众,从事改革,以此来达到影响他人和造福社会的目的。像这种公而忘私的领袖人物,不仅政府机关需要,其他任何公私团体也都需要。在他们居于团体领袖地位时,虽然他们也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但他们并不重视行使权力时得到的个人满足,而是重视在行使权力之后所产生的积极的社会效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重大研究〗需要层次/马斯洛1943

情绪体验与表情

唤醒 是身体和神经系统活跃程度。
对于完成任务,唤醒程度太高和太低都不好。难的任务,最佳唤醒程度低;容易的任务,最佳唤醒程度高。

基本情绪 人和动物都有的,复合情绪 是基本情绪复合而成的。
心理学上一般把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看做4种基本情绪:

  1. 快乐是盼望的目的达到紧张解除后继之而来的情绪体验。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愿望的满足的意外程度。目的无足轻重,只能引起些微的满足;目的极为重要,并且是意外达到的,则会引起极大的快乐。
  2. 悲哀是失去所盼望的、所追求的东西或有价值的东西而引起的情绪体验。悲哀的强度依存于失去的事物的价值。
  3. 愤怒是由于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或顽固地、一再地受到妨碍,逐渐积累而成的。挫折如果是由于不合理的原因或被人恶意造成时,最容易产生愤怒。
  4. 与愤怒导致攻击不同,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可怕的情景。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处理或缺乏摆脱可怕的情景(事物)的力量和能力所造成。恐惧比其他任何情绪更具有感染性。

冯特三维模型,三个维度: 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

第十一讲 意志与时间管理

期望 〖重大研究〗期望效应/罗森塔尔1966
抱负

认知失调/费斯廷格1957
当你的行为和你的态度发生矛盾时,你的态度会改变与行为保持一致。

决断 是面对两个以上可能性时,做出的选择

〖重大研究〗横渡大西洋/林德曼1956
横渡大西洋或长期宇航,很有可能人比设备先崩溃。

第十一讲 智力与智力测验

一 智力界说
二、智力测验
〖重大研究〗智力测验/比内1905

三 智力结构
〖重大研究〗三棱智力结构模型/林崇德1983

四 智力发展
〖重大研究〗出生顺序与智力发展/桑斯和马库斯1975
在已有的学术材料上进行数据分析,发现n胎与智力的相关性。然后提出一些假说。

五 智能特殊者(智力超常儿童)

第十三讲 人格与人格评估

一 人格界说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格定义是为学者们一致认可的。综合各家的定义,可以认为,人格是个体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价值观、情绪、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强调了人格的四个主要方面:

  • 整体的人
  • 稳定的自我
  • 独特性的个人
  • 具有心身组织的社会化的对象。

二 气质类型 三 人格特质
体液说、阴阳五行说、体型说、血型说、星座说、出生顺序说。

四 人格形成 五 人格评估

  1. 量表检验。缺点是回答问题时容易受社会期望、道德防御影响。
  2. 投射测验。

〖重大研究〗墨渍测验/罗夏1921
对随机的墨汁解释时,注意力被转移,心理防御减弱。深层的想法慢慢浮现。
使用整个墨渍图进行解释显示了被试综合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而解释细节部分的频率很高则意味着被试有强迫性的固执;相对较多地使用白色部分是叛逆和消极的信号;描述人在运动的回答显示了被试的想像力和丰富的内心生活;在回答中颜色占主导地位说明被试比较感情用事和冲动

〖重大研究〗主题统觉测验/默里1935
(TAT测验)看图讲故事。原理从根本上与罗夏相似。
缺点是需要医生的主观解释,解释可能变成医生的潜意识投射。

第十四讲 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

一 心理异常的界定

  1. 偏离统计
  2. 偏离社会。但是同样的行为和心理,在某种文化下是正常的,在另一种文化下是偏离的。例如女性抽烟、比基尼。
  3. 行为适应不良。如果对个人或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认为是不正常的。
  4. 主观痛苦感。有时候,当事人看起来都正常,但内心会有种种不适感。

二 心理异常种种

  1. 心理障碍。吸毒、酗酒、盗窃等。虽然有心理障碍,但不是神经病,触犯刑法也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2. 人格障碍。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缺乏道德感和内疚感,没有怜悯心、同情心,行为受原始欲望支配,脾气暴躁,挫折容忍力低,情绪活动呈爆发性,行为冲动,对他人和社会冷酷无情,往往日无法纪,且不能从挫折和惩罚中吸取教训等。这种人智力正常、甚至超过常人,说起话来头头是道,耍小聪明,给人以蛮不讲理的印象。
    • 偏执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思想、行为固执,敏感多疑,心胸狭隘,自我评价过高,不接受批评,情感不稳,易冲动,善诡辩,富有攻击性,服饰、仪表常不顾习俗等。
    • 回避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行为退缩、自卑,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无能力应付,受到批评指责后常觉得自尊心受创伤而十分痛苦,羞怯,害怕社交活动等。
    • 依赖型人格障碍,其特点缺乏必要的日常自理能力,总是求助于他人,过分依赖他人,很幼稚顺从,总是怀疑自己可能被别人拒绝,在任何方面都很少表现出积极性。
  3. 性变态。
  4. 神经症。没有任何器质性原因的精神障碍。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臆想症、神经衰落。
  5. 精神病。精神分裂、躁狂抑郁病等

三 心理异常的对待 四 心理疗法

  1. 精神分析疗法。
  2. 行为疗法。
    • 脱敏。(去除条件反射)
    • 厌恶疗法。
    • 角色扮演。用于改变不良行为、进行社会技能训练。
    • 决断训练。
    • 生物反馈训练。
  3. 人本疗法。变回自己。基本假设是:当事人是关于他自己最好的专家,他有能力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治疗者的任务是促进这个进程。
  4. 认知疗法。解说、指导等再教育方法,矫正错误认识。

〖重大研究〗疗法选择/史密斯和格拉斯1977

五 疗效
〖重大研究〗真的有效吗?/艾森克1952

第十五讲 心理健康与社会和谐

一 心理健康的特征

  1. 生理上。中枢神经系统没有疾病,没有不健康的特质遗传
  2. 心理上。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潜能、长处、缺点
  3. 社会行为上。有效适应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二 压力与应对
〖重大研究〗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霍尔姆斯和瑞赫1967
一种调查问卷,对各种应激事件后的调整难度打分。
由于不同的人打分相关性非常高,所以可以用平均得分来表示事件的应激水平。你只需要划出最近的事件,将分数加总,就能得到你近期面临的应急水平。
这个体系还可以有些改进的点。

面对压力的建议

  • 降低紧张。例如,顺其自然、暂时搁置、运动等
  • 已解决问题的方式面对。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手里有哪些手段,使用手段的结果是什么。
  • 转移注意力。
  • 认知重估。
  • 社会支持。

三 危机与干预
危机干预

自杀干预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 Durkheim),自杀原因:

  • 利他型。杀人成仁之类的
  • 失意型。长期失意,自觉毫无生存意义
  • 自负型。自视过高,怀才不遇。

弗洛伊德对自杀的解释要义有三:

  1. 自杀是人类的本能之一,称为死的本能。
  2. 自杀受潜意识欲望的支配,个人对其自杀的动机未必完全了解。
  3. 自杀的真正对象并非自己,而是别人,是当事人对由爱而变为恨的人。
  4. 自杀是一种象征性行为,是一种变相的欲望满足。

四 人格与健康
〖重大研究〗A型人格/弗里德曼和罗森曼1959
五 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