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概论

WHO对健康的定义

  • 1948年,三维健康:身体、心理、社会的完好状态
  • 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身体、心理、社会功能的的完好状态
  • 1984年,《保健大宪章》: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 1986年,《渥太华宣言》:社会、经济、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源
  • 1989年,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

健康管理的目标(8条)

  1. 完善健康和福利
  2. 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3. 预防高危人群患病
  4. 易患疾病的早期诊断
  5. 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6. 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7. 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8. 对疾病解决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健康管理的特点(4条)

  1. 标准化
  2. 量化
  3. 个体化(例如,根据体质不同,餐单、运动计划都不同)
  4. 系统化(把人类当成系统综合来看,而不是只看一两个点)

思想:治未病

美国的计划,共470项健康指标,其中10项重点:

  • 运动、超重和肥胖、烟草、药物滥用、负责任的性行为、精神健康、伤害与暴力、环境质量、计划免疫、医疗保健覆盖率

WHO列出的健康影响因素

  • 15%遗传、10%社会、8%医疗、7%气候、60%生活习惯

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

  1. 了解和掌握健康
  2. 关心和评价健康
  3. 干预和促进健康

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

  1. 健康调查和健康体检
  2. 健康评估
  3. 个人健康咨询
  4. 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5. 专项的健康和疾病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6个)。额外知识:慢性病”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传导链条:可改变因素(烟酒吃就坐)+不可改变因素(年龄性别遗传)→中间危险因素(肥胖、三高)→疾病;各因素与慢性病之间的内在关系已基本明确;慢性病规律:健康→低危→高危(亚临床状态)→疾病→并发症;

  1. 生活方式管理。
    • 重点是饮食、运动、烟、酒、精神压力
    • 特点是(3条):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预防为主,三级预防(1级控制健康危险因素,2级早发现早治疗,3级防止伤残、促进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 健康行为改变技术(4条)。教育、激励、训练、营销
  2. 需求管理。
    • 是帮助客户维护健康,帮助寻找恰当的健康服务
    • 目标:减少非必须的(昂贵)医疗,同时改善健康状况。
    • 手段:不多说,替代治疗、劝说改善生活方式等。
    • 影响因素(4条):患病率、感知到的需求、消费者选择偏好、其他动机(医保、请假等)
  3. 疾病管理
    • 特点(3条):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不以单次病例/就诊为中心,而是关注个体和群体的连续性健康状况。医疗卫生服务和干预综合协调。
  4. 灾难性病伤管理。
    • 定义:危害严重的病,或者花费巨大的病。
    • 特征:(好像不是重点)
  5. 残疾管理。目的是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用。
  6. 综合的人群管理。

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

  • 美国:70年代”健康美国人”三大目标:预防疾病、拯救生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节约医疗开支
  • 日本:1959年人手一本健康手册,2000年”健康本世纪”计划,9个方面70项具体目标。
  • 中国: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3条)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共建共享、全民参与;全民健康是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
    •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突出综合性和社会性;强调个人健康责任;计划和目标明确。
    • 学科发展: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健康管理师职业培训,高等院校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科研方向

基本卫生保健

  1. 居民角度:必不可少、人人享有、费用人民和国家负担得起
  2. 技术方法角度: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为社会社区个人家庭乐于接受
  3. 卫生系统角度:是最基层的卫生保健组织,是 卫生系统的核心,是卫生保健最基础的工作
  4. 政府角度:各级政府的职责
  5. 社会经济发展角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基本卫生保健的原则

  1. 布局合理
  2. 社区参与
  3. 预防为主
  4. 适宜技术
  5. 综合利用

基本卫生保健的内容(《阿拉木图宣言》)

  • 4个方面: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合理治疗、社区康复
  • 8项内容:健康教育、改善营养、供应卫生水喝基本卫生设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预防接种、预防控制地方病、常见病和外伤、提供基本药物。
  • 1981年增加:使用一切可能的方法,通过影响生活方式、控制自然和社会心理环境,来预防和控制非传染疾病,促进精神卫生

基本卫生保健的特点:社会性、群众性、艰巨性、长期性

基本卫生保健的意义

  1. 充分享有健康权
  2.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 提高人人健康水平
  4. 提高精神文明水平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学科分类(理解)

  1. 按照治疗手段划分。药物治疗是内科学,手术治疗是外科学,还有理疗学、放射治疗学、核科学、营养治疗学、心理治疗学
  2. 按治疗对象划分。妇产科学、儿科学、危重、职业病
  3. 按照解刨部位划分。口腔科学、皮肤性病、眼科、神经科、耳鼻喉科
  4. 按照病种划分。结核病学、肿瘤学、精神病学
  5. 按照诊断手段。临床病理学、医学检验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

多选题:此外,由于疾病谱改变,出现了”全科医学”或”家庭医学”)

多选题:临床医学的分类方式()

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理解)

  1. 服务对象是人。复杂性远大于其它自然科学
  2. 具有探索性。面对患者,不可能把因素全部搞清楚再防治。(医学是一门遗憾的科学)(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3. 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历史上,先从临床总结疾病特征,然后才基础研究
  4. 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

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了解)

  1. 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微观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宏观到环境医学、流行病学等。
  2. 学科体系分化与综合。
  3. 与高科技密切结合

循证医学(掌握)

  • 定义: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最佳的证据),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 核心内容:任何建议/诊断,都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
  • 代表成果:大量”临床指南”的制订和实施。

(单选题)

诊断

一、问诊和病史采集(掌握)

  • 患者一般情况
  • 患者主诉
  • 现病史
  • 既往病史(过去的病、外伤、预防注射、过敏)
  • 个人史和家族史(还包括月经史、生育史)

(多选),干扰项:不良生活习惯

(单选),了解患者症状最基本的方法:问诊。(干扰项:另外其他方式)

二、体格检查(掌握)

  • 视:眼睛观察
  • 触:体温、湿度、震颤、压痛、包块
  • 扣:听声音
  • 听:听诊器

三、实验室检查(掌握,并且每一个子项也要掌握)

  1. 血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细胞化学;止血功能、血栓、抗凝;溶血检验;血型
  2. 体液和排泄物检查。尿、粪、胃液、脑脊液、胆汁。
    • 尿常规:一般性:量、气味、外观、比重、酸碱度;化学检测:尿蛋白、尿糖、尿酮等;尿沉渣:细胞、管型、结晶体。
  3. 生化学检验: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物;血液中的电解质;血气分析;临床酶学;激素内分泌;药物和毒物。例如肝功能、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
  4. 免疫学检验:免疫功能检查、临床血清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如,原发型肝癌有甲胎蛋白(AFP)升高,前列腺癌对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
  5. 病原学检查:检查是否有病原体。

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应用和评价

  1. 正确选择项目
  2. 实验的评价指标(掌握):灵敏度(检查阳性中真阳性比例)、特异性(检查阴性中真阴性比例)、准确度。ROC曲线

(单选题)血常规检测不包括(网织红细胞检测)干扰项: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血小板均值和形态检测。

(单选题)不属于血液学检测目的(血液中的微量元素),属于生化学检验

(单选题)尿常规检测不包括(尿钾)

(单选题)肾功能检查不包括(尿量和尿蛋白)这个属于尿常规。干扰项:血清肌酐,血尿素,肾小管重吸收、酸化。

(多选题)常见免疫学检查(3条)

(多选题)实验室检查包括(5项)

(单选题)通过实验室检测,可以确诊(骨髓检查诊断白血病)干扰项:肝功能-肝病,肾功能-肾病,肿瘤标志物-肿瘤,都不能确诊。

(单选题)检验诊断灵敏度指(对某种疾病的鉴别、确认能力)

四、医学影像检查

  • X光。呼吸系统、骨关节系统、消化系统的首选。
    • (理解)分类:普通检查、造影检查(引入造影剂)
    • (理解)数字X线成像(DR)就是把模拟信号转成数字信号。数字减影血管照影(DSA),成像两次:照影剂注入前+注入后
    • (掌握)疾病X线图像表现。大小改变(心影增大),位置改变(关节脱位),形态改变(心室肥大),轮廓改变,密度改变
  • CT。其实是X射线断层扫描
    • (掌握)优先:良好显示各部位结构、形态,还能检查组织密度变化。缺点:有射线,难发现器官组织结构功能改变,成像野限制不适合检查四肢小关节,造影剂不良反应
  • 超声检查(掌握)
    • 实质性器官大小、形态、物理特性
    • 囊性器官(胆囊、胆道、膀胱、胃)形态、走向和功能状态
    • 心脏、血管的结构功能、血流动力学状态。各种心脏病、血管畸形
    • 脏器内占位病变。实质性,囊性,良/恶性
    • 积液
    • 产科,胎儿畸形等
    • 超声波引导下的针吸活检等
  • MRI(利用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共振原理)。优点:无射线损害,不受正常组织干扰,造影剂无不良反应

(多选)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

(单选题)呼吸首选的影像学方法(X线成像)

五、其它临床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掌握)各种心律失常、传导障碍,目前没有任何其它方法可以替代。

核医学检查。

内镜检查(掌握)

  • 应用最广于消化道和支气管检查。
  • 可直接观察内腔病变;可直接观察到脏器病变部位、范围;可照相;可活检;可治疗

(多选)心电图适用于(心律失常、心梗),干扰项:(心音变化、心脏瓣膜异常、心肌功能)

(多选)现代医学主要诊断方法包括(5个)

(多选)有射线伤害的检查(CT,放射性核素,X线成像)。MRI和超声波无射线伤害。

治疗

一、药物

药品定义(掌握):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和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药品。

药物选择原则(理解)

  •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轻患者用温和的药)
  • 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
  •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如婴儿和老年人)
  • 根据价格和效应

(多选)药品的定义(几项都要)

合理用药(理解)

  1. 明确疾病诊断,有选择用药
  2. 根据药效动力学选择合适的剂量、给药途径、疗程
  3. 个体化给药
  4. 联合用药,可以增强效果减少用药量,但也注意联合用药的不良后果。

(多选)合理用药包括(明确诊断,有选择用药;根据个体差异用药;根据性价比;尽量避免药源性疾病)

(掌握)药源性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一种

  • 甲型。药物本身和代谢物引起的。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 乙型。个体特异性体质。发生率低死亡率高。如过敏
  • 长期用药致病。抗高血压药突然停药
  • 药后效应。致癌、致畸。

抗生素合理用药(掌握)

  • 抗药性:产生灭活酶使抗生素失活;改变靶物质;降低抗生素在菌体内聚集。
  • 合理使用:合理选药,合理给药。

二、手术治疗

分类(理解)

  • 根据专科:分为骨科、泌尿、妇科、产科、脑外、胸外
  • 根据操作复杂程度:大手术、中手术、小手术
  • 根据极缓程度:急诊、限期、择期、肿瘤。
  • 远期结果:根治、姑息
  • 无菌程度:无菌、污染、感染

手术不利影响(掌握)

  • 局部损伤(出血、破损、炎症、感染)
  • 全身损伤

微创手术

  • 显微外科手术
  • 腔镜手术

三、介入治疗

医学影响或内镜导向下,经皮穿刺和导管技术,通过药、物理、化学手段直接消除或减轻病变。特点:微创、可重复墙强、定位准确

  • 血管
  • 非血管
  • 内镜下介入

四、放射治疗

原理(掌握):α, β, γ, X 射线、电子束、质子束等。主要治疗恶性肿瘤。
副作用(掌握):

  • 血液:白细胞、血小板降低
  • 肠胃:厌食、恶心、呕吐
  • 神经系统:乏力、嗜睡、失眠

五、物理疗法

(掌握) 电疗、超声、磁疗、生物反馈、音乐电疗、光疗、冷热治疗、水疗、高压氧。

临床医学与健康管理

相互关系

  • 临床医学是健康管理的学科基础
  • 健康管理是临床医学的学科延伸。更重视临床前、临床后。
  • 融合并存。

区别

  • 服务目的不同:临床医学以病人为中心,健康管理以健康为中心。
  • 服务对象不同: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慢性病人群、慢性病早期康复人群。临床医学服务患者
  • 服务模式不同。

临床医学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 临床医学的诊断手段
  • 临床医学的非药物疗法
  • 临床医学的指南与共识
  • 临床医学的思维方法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概述

预防医学概念:

  • 是一种应用学科
  • 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为对象
  • 目的是保护、促进、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特点

  • 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为对象,主要着眼于 健康和无症状患者
  • 微观和宏观相结合,重点研究健康影响因素于人群健康的关系、预防的有效手段和效益
  • 对策即针对个体预防疾病,也重视群体健康保障

预防医学的学科体系

  • 基础方法学 :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考题)
  • 环境卫生科学(包括 环境卫生、职业卫生、食品卫生、卫生毒理学、卫生微生物学、卫生化学):环境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识别、评价、利用、控制人群健康环境因素,达到促进和保护人群健康的目的。
  • 社会与行为科学( 社会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研究社会因素和行为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从而采取有针对的社会卫生和干预措施来促进健康
  • 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卫生政策、卫生经济、医院管理)管理的角度,研究卫生体系有关政策、经济效益、管理制度和机制,从而保证卫生服务质量、效率、效果、效用。

健康影响因素

  1. 环境因素
    1. 社会经济环境
      1. 社会制度与环境(分配和福利制度,影响人的行为健康和选择)
      2. 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
      3. 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网络。(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等)。良好的健康与家庭、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密切相关。
      4. 教育。文化程度提高就业和收入,提高人控制生活条件和知我保健的能力
      5. 就业和工作条件。
    2. 物质环境(生活环境、职业环境、交通运输产生的有害物质)
      1. 生物。
      2. 化学。
      3. 物理。
      4. 建筑环境
  2. 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受个人特征和社会关系制约。(考题)危害健康的四大因素:烟酒动吃。
  3. 遗传。
    1. 人体的生物学特征是健康的 基本影响因素
    2. 遗传因素遗传、免疫、生长发育、衰老。
    3. 基因、环境、生活方式共同结果
  4. 卫生服务
    1. 完备的服务网络、一定的经济投入,公平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服务的可及性,对健康有重要促进作用。
    2. 健康生态学模型。强调个体和群体健康是个体因素、卫生服务、物质和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思维方式,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实践重要理论模型。

三级预防

快速记忆:未得病一级,已得病三级,筛检二级

一级预防:根本性措施,疾病未进入环境前采用的预防性措施

  • 针对个体的+针对公众的措施
  • 针对个人的措施:
    • 行为(个人健康教育,注重合理营养和锻炼,良好的生活方式)
    • 疫苗接种
    • 婚前检查,禁止近亲结婚
    • 妊娠和儿童
    • 化学预防:针对高危个体
  • 针对公众的
    • 公众健康所采取的社会和环境措施。(相关法规,禁止吸烟,提高饮用水质量等)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普查、筛检(选择题)、定期检查,高危重点人群检查。根本方法 是宣传
  • 传染病:早报告,早隔离

三级预防

  • 已患病的:预防并发症和伤残
  • 对于已丧失劳动能力或残疾者,功能恢复、心理康复。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

三个预防的关系

  • 不同类型的疾病,有不同的防御策略
  • 任何疾病都强调一级预防
  • 肿瘤强调一级和二级预防
  • 病因明确而且是人为的,一级预防(如尘肺病),职业病、医源病等
  • 多因素疾病:筛检,早诊断早治疗。针对危险因素,一级预防外,兼顾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 对于病因和危险因素不明的,只能三级预防唯一的途径
  • 针对传染病,个体预防–群体预防;传染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 高血压:本身是三级预防,对于脑卒中、冠心病,是一级预防
  • 不同人生阶段、不懂场所。因不同年龄而异。
  • 社区预防。社区范围、群体为对象。主体是公共卫生人员。
  • 临床预防。临床场所、个体为对象。主体是临床医疗人员。

临床预防

临床场所针对健康着、无症状患者(看似轻、实际可能演化到重疾)。

措施: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例如 个体健康咨询+筛检+化学预防+预防接种

  1. 健康咨询。收集求医者健康危险因素,制定计划,促使自觉采纳健康行为。包括烟、运动、食物、体重、事故、传染病。
  2. 筛检。属于二级预防。根据情况确定时间间隔。
    • 血压。(考点非同日三次测量。35岁以上,每年一次。多于140/90,排除其它因素,初步诊断高血压。两周内 随访。继发性要转诊。六个因素任意一个高危因素,半年测量一次:血压130-139/85-89;BMI24是超重,28是肥胖,腰围男90,女85;高血压家属史;长期高盐;长期每日白酒100ml;年龄大于55岁。
    • 体重。(同上)
    • 血脂。每 五年 一次血脂。40岁以上每年。动脉粥样硬化(ASCVD) 3-6月。ASCVD住院患者,入院24h内测。
    • 视力。3-4岁:1次弱视和斜视检查。65岁以上青光眼
    • 听力测试:老年人。
    • 子宫颈癌。3年有性生活,70岁以下,每年一次 巴氏涂片检查。30岁以上,连续阴性: 2-3年。高危HPV DNA:3年一次。60-70岁,连续3年阴性:3年一次。
    • 乳腺癌检查。40-45岁女性,每年一次乳腺X线检查。致密性乳腺(C或D型)与B超检查联合。46-69岁 1.5年。70岁以上 2年一次。高危(家族史、有放疗、有增生)还可以用MRI,每年一次
    • 结肠/直肠癌。50岁开始检查。如阳性:肠镜、钡灌肠、CT成像。如阴性:5年一次。鼓励有创检查。有家族史的:40岁开始,或者比最早确诊年龄提前10年开始,5年一次
    • 口腔:每年一次。
  3. 化学预防。药物、营养素。(不属于化学预防的:治病为目的的、有既往病史的)
    • 孕妇/幼儿:补铁
    • 防龋齿:氟化物
    • 孕妇:叶酸
    • 特定人群:阿司匹林防止心胀病、脑卒中、肿瘤。

健康维护计划 危险因素:

  • 界定。临床: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 内涵。
  • 举例。健康风险特征记录到病史。
  • 依据。个人情况。
  • 界定。根据年龄、性别、危险因素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措施。
  • 具体包括。做什么、间隔、什么时候做。健康咨询指导、疾病早期筛检、现患管理、随访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社区的概念

  • 是什么
  • 与行政区的区别

人群健康策略

  1. 第一要务 是全体人群的健康。
  2. 以整个社区人群为对象。
  3. 以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因地制宜。
  4. 多部门合作。卫生、民政、教育、体育、商业等部门。打破部门界限。
  5. 人人参与。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重点:孕妇、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炎症精神障碍、肺结核患者。
  2. 健康教育
  3. 预防接种
  4. 0-6岁儿童
  5. 孕妇。孕早、中、晚,产后42天
  6. 老年人。65岁以上。
  7. 高血压。35岁以上每年测一次。原发性高血压每年4次。
  8. 2型糖尿病。高危每年一次空腹血糖,确诊每年4次。
  9. 严重精神障碍。针对确诊的,患者许可前提下,每年一次。
  10. 肺结核。72小时内访视。
  11. 中医药健康管理。
  12.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控中心 指导。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其它。
    • 发现、登记。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检查结果和病历。首诊一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 报告。网络直报/其它方式报送 县级疾控。甲类/乙类(肺炭疽、非典、输入类:埃博拉、禽流感、寨卡病毒、黄热病、沙拉热)2小时报告。其它乙类/丙类24小时报告。订正和补报。
    • 处理。患者的医疗救治、隔离、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疫点疫区处理;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宣传教育。
    • 结核病、艾滋病。
  13.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食品安全、饮水、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血、计划生育

职业病。工作场合,劳动者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疾病。区别于“工作有关疾病”,例如建筑工肌肉骨骼疾病。矿工尘肺病是职业病,矿工消化性溃疡是工作有关疾病。

职业病特点

  1. 病因明确
  2. 病因与接触水平的关系明显
  3. 群体发病
  4. 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康复效果好。
  5. 重在预防。诊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医师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医疗卫生机构审核盖章。

慢性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一种疾病长期持续存在。特点:

  1. 病因复杂。发病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2. 起病隐匿,潜伏期长。
  3. 病程较长,功能进行性受损或失能
  4. 难以治愈,不可逆转,很难彻底治愈。
  5. 预后较差,疾病后期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已成为全球死亡与疾病负担的主要病因。

包括:

  • 心脑血管疾病
  • 恶性肿瘤
  • 糖尿病
  • 慢阻肺
  • 精神病
  • 超重、肥胖
  • 骨质疏松
  • 口腔疾病

主要危险因素:环境、行为、宿主

  • 膳食、吸烟、运动
  • 病原体、遗传、基因
  • 职业、环境、精神心理
  • 不是单个因素引起
  • 多个危险因素综合作用

危险因素

  1. 吸烟。
    • 心脑血管疾病
    • 多种恶性肿瘤(肺癌、食道癌、膀胱癌、胃癌、唇癌、口腔癌、咽癌、喉癌、胰腺癌)
    • 慢阻肺
  2. 饮酒
    • 癌症、肝脏、心血管
    • 中度:高血压、脑出血
    • 酗酒:畸形心脑血管事件
  3. 不合理饮食
    • 高脂:心血管、癌症。超过80克:乳腺癌、结肠癌;饱和脂肪酸:冠心病
    • 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乳腺癌、肺癌、胃癌、膀胱癌、皮肤癌、膀胱癌
    • 膳食纤维:结肠癌、直肠癌
    • 总热量
    • 高盐。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
  4. 缺乏运动
    • 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多种癌症、骨质疏松
    • 超重和肥胖
    • 规律而适量
  5. 其它因素
    • 不良心理精神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分为:上皮性癌、非上皮的肉瘤、白血病。

危险因素

  1. 吸烟
  2. 乙肝病毒等病毒
  3. 膳食营养。热量摄入过多。饮酒、吸烟。
  4. 职业危害。职业接触化学物等。
  5. 其它环境因素。电离辐射、医源性X射线。

高血压

定义:动脉血压持续升高、进行性。

是冠心病、脑血管病、肾病发生和死亡 主要的危险因素。

并发症: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肾病。

诊断: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 舒张压90

  • 原发性高血压:原因不明,大多需要终身治疗
  • 继发性高血压,疾病引起的,可以根治
  • 白大衣高血压:到医院测量多于140/90,但动态血压24小时平均低于130/80,家庭测低于135/85
  • 隐形高血压:医疗机构测量低于140/90,但动态血压多于 130/80,家庭高于135/85

测量方法

  • 诊室血压
    1. 血压计符合标准
    2. 袖带大小
    3. 测量前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进食、咖啡、吸烟、影响血压的药物,精神放松、排光膀胱,安静休息5分钟。
    4. 有靠背的椅子,右上臂,上臂、血压计、心脏同一水平。老年人、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者,加测站立血压。
    5. 袖带在肘弯上2.5cm处
    6. 放气时听柯氏音第1音(收缩压),第5音(舒张压)
    7. 读数。水银柱凸面顶端,取偶数
    8. 测两次。如果相差5,测3次求平均。
  • 自测血压
    • 新诊断的高血压,家庭连续7天,每天早晚各测一次,去掉第一次求平均。(为了给治疗提供依据)
    • 血压稳定的,每周测一次。
  • 动态血压
    • 参考值:24小时平均 130/80,白天135/85,晚上 125/75

高血压危险因素

  • 可改变:
    • 超重、肥胖、腹型肥胖。BMI24是超重,腰围男90,腰围女85。
    • 高盐(钠和血压正相关,钾与血压负相关)。2g盐导致血压提升 2/1.2
    • 长期过量饮酒。1标准杯=12g酒精。多于3标准杯,血压升高3.5/2.1
    • 长期精神过度紧张。
  • 不可改变:性别、年龄、家族史。

2型糖尿病

定义: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器官慢性损伤、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分类:

  • 1型:免疫导致胰岛β细胞倍破坏,胰岛素减少。
  • 2型(占比高):与遗传和生活方式有关。
  • 妊娠糖尿病
  • 其他。

测量

  • 3个条件任意一个,可能患有糖尿病:
    • 空腹 7 mmol/L
    •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 11.1 mmol/L
    • 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餐后 11.1 mmol/L
  • 尽可能依据静脉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糖
  • 空腹+OGTT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5%,(结果稳定,不受进食时间和短期生活方式影响)
  • 急性感染、创伤等造成暂时血糖升高不能诊断为糖尿病。

所有的2型糖尿病的前奏都有糖调节受损阶段。

2型糖尿病主要是遗传和环境引述,引起外周组织(肌肉和脂肪)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导致机体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使葡萄糖摄入利用减少,引发高血糖,导致糖尿病。

  • 遗传因素
  • 肥胖
  • 身体活动不足: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 膳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少纤维素可能与2型糖尿病有关。高能量饮食,明确肯定是危险因素。
  • 生命早期营养不良,母亲营养不良或胎盘功能不良会阻碍胎儿胰岛β细胞发育
  • 糖耐量损害。5-10年后1/3转为糖尿病。
  • 胰岛素抵抗。(也就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常伴有高胰岛素学症。
  • 高血压和其它易患因素

冠心病

冠心病,又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胀病、缺血性心胀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严重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阻塞,或再次基础上合并痉挛或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死。

分类

  • 无症状心肌性缺血
  • 心绞痛
  • 心肌梗死
  • 缺血性心肌病
  • 猝死

特点

  • 诱因:身体活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心动过速
  • 部位和放射部位:胸骨上中段和后方,也常放射到左肩至小指和无名指。
  • 性质:压迫、紧缩、发闷,有时有窒息感。
  • 持续时间:1-5分钟,偶尔长达15分钟。口含硝化甘油可缓解。

危险因素

  • 高血压
  • 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相关
  • 超重和肥胖
  • 糖尿病
  • 生活方式
    • 吸烟
    • 饮食:高脂肪食物正相关。植物油和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膳食纤维可降低血脂
    • 身体活动:缺乏运动。
  • 多种危险因素。
  • 其它:家族史。精神紧张、忧虑、时间紧迫感对于已患病者,可诱发急性发作。

脑卒中

脑卒中(又叫脑中风、中风)是一组发病急骤的脑血管病。

  • 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氛围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
    • 特征:1)多在安静时发作,以心源性脑梗多见,部分病例发病前短暂性脑缺血。2)病情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达到高峰,脑栓塞在数秒和数分钟大搞高峰。3)临床表现决定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如偏瘫、失语等。
    • CT和MRI在发病24小时内常不能显示病灶。(但可以用来排除脑出血)
  • 脑出血
    • 非外伤脑实质内出血。
    • 特征:1)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时 2)取决于病灶,常伴有头痛、呕吐,可伴有血压增高、意识障碍。
    • CT准确、清除显示出血部位。血肿是高密度影,血肿倍吸收后是低密度影。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脑组织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常见原因是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
    • 特征:剧烈头痛、持续不缓解或进行性加重。
    • CT

危险因素

  • 高血压。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十分密切的关系。
  • 心脏病。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与心胀病密切相关。
  • 糖尿病
  • 血脂:血清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升高、高密度降低,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密切关系
  • 吸烟
  • 饮酒
  • 颈动脉狭窄
  • 肥胖
  • 其它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代谢综合症。其中注意胰岛素抵抗。
    • 缺乏运动
    • 饮食不合理
    • 口服避孕药
    • 促凝危险因素

慢阻肺

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且气流受限,且不完全可逆。(如果无气流受限,不能诊断为慢阻肺):

  • 慢性支气管炎: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连续两年
  • 肺气肿:细支气管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化。

症状

  • 慢性咳嗽。
  • 咳痰,少量黏液
  • 气短或呼吸困难
  • 喘息和胸闷
  • 全身症状: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肌肉萎缩、精神抑郁、焦虑
  • 早期体征不明显,后期出现桶状胸、呼吸变浅、频率增加、抠音过清音、两肺呼吸音降低、下肢水肿、肝大。

诊断

  • 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
  • 胸部X射线。
    • 早期无明显变化。
    • 以后肺纹理增多、紊乱
    • X线征为肺过度充气
    • 并发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胀病时,右心增大、肺动脉圆锥膨隆,肺门血影扩大,右下肺动脉增宽。
  • 气血检查。轻、中度低氧血症。随着疾病进展,低氧血症加重,出现高碳酸血症。

危险因素

  • 个体:遗传、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
  • 环境
    • 吸烟
    • 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 空气污染
    • 感染。病毒感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儿童期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成年肺功能降低或呼吸系统症状。

超重和肥胖

诊断:BMI,体重/身高的平方

  • 正常:18.5-24
  • 超重:24-28
  • 肥胖:28

原因

  • 遗传
  • 饮食
  • 运动
  • 其它。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

骨质疏松

与年龄有关、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

症状

  • 早期无明显感觉
  • 一定程度后,疼痛、驼背、身高降低、骨折
  • 后期严重影响生命质量、致残率高

诊断: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发生脆性骨折。

危险因素

  • 性别、年龄、民族、身材、体重、家族
  • 钙和维生素D摄入、日照
  • 运动
  • 吸烟、饮酒、饮茶、咖啡
  • 绝经过早、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
  • 影响骨代谢的疾病、药物。
  • 绝经后的女性、50岁以上的男性

口腔健康

无慢性疼痛、口腔癌、口腔溃疡、龋齿、牙周病…

口腔疾病导致以下危害

  • 心血管疾病。口腔感染(特别是牙周感染),导致系统性炎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 呼吸道疾病。口腔卫生状况降低导致呼吸道更容易感染
  • 糖尿病。糖尿病和牙周炎有双向相关关系。
  • 早产和低体重儿。牙周炎导致孕妇胎盘感染等。
  • 其它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

流行病学

慢病管理流程

  1. 健康信息收集
    • 性别、年龄
    • 目前健康状况、疾病家族史
    • 食、运动、烟、酒
    • 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
    • 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
    • 门诊检验结果,CT等
  2. 健康风险评估
  3. 健康咨询和健康指导、健康危险因素干预
  4. 健康管理效果评估
    • 形成评价
    • 过程评价
    • 效应评价
    • 结局评价

流行病学定义:烟酒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用于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

【选择题】流行病学不只是研究传染性疾病

流行病学的内涵

  1. 研究对象是人群
  2. 不只是研究疾病,还研究健康状态和事件
  3. 重点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
  4. 落脚点是预防和控制疾病,出尽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的任务

  1. 揭示现象:流行和分布的现象
  2. 找出原因
  3. 提供措施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性研究
    • 横断面
    • 比例死亡
    • 生态学
    • 病例对照
    • 队列研究
  2. 实验性研究
    • 临床实验
    • 现场实验
    • 社区干预实验和整群随机实验
  3. 理论性研究
    • 理论流行病学
    • 流行病方法研究

指标

发病指标

  • 发病率(incidence rate)=新病例数/暴露人口
    • 分子:多次发病的,要重复计算
    • 分母:不可能患病的(例如已获得免疫者)需要排除。暴露人口数不易获得,一般用人口数
  •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新病例+旧病例)/观察人口数
    • 常用于慢性病
    • 患病率=受发病率 ✖️ 病程
    • 反应人群对某疾病的负担程度
    • 发病率是动态指标,患病率是静态指标

死亡指标

  • 死亡率(mortality rate):
    • 分子: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
    • 分母:人群
    • 粗死亡率: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
    • 死亡专率:按照疾病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等划分
  • 病死率(fatality rate/case fatality)
    • 分子:某病患者死亡人数
    • 分母:某病患者人数
    • 某病病死率=该病死亡率/该病发病率
    • 通常用于急性病
  • 生存率(survival rate)
    • 分子:随访n年的存活人数
    • 分母:病例数
    • 用于慢性病

相对危险程度

  • 相对危险程度(relative risk,rate ratio)
    • 分子:暴露组发病率
    • 分母:非暴露组发病率
    • 取值为0到∞
    • RR=1说明暴露与疾病无关,RR<1说明暴露是保护因子,RR>1说明暴露是危险因子
  • 比值比
    • 分子:病例组暴露人数除以非暴露人数
    • 分母:对照组暴露人数除以非暴露人数

归因危险度

  • 归因危险程度(attributable risk)
    • 暴露组发病率 - 非暴露组发病率
    • 意义:某暴露因素导致的发病率
  •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 (暴露组发病率 - 非暴露组发病率)/ 暴露组发病率
  • 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

【单选】发病率的分母是?

【多选】发病率和患病率区分(全选)

  • 分子不同
  • 患病率描述慢性病
  • 发病率低的患病率可能高
  • 患病率是截面研究
  • 发病率用于急性病

研究方法

  • 现况调查:对人群收集各种变量资料,以描述健康状况的分布,或者某因素与疾病的关联。是横断面研究。
    • 六大目的:描述健康状况的分布。发现病因线索。应用于疾病二级预防。评价疾病防治效果。疾病检测。其它(衡量地区卫生水平之类)。
    • 方法:普查,抽样调查。
  • 队列研究:按照暴露水平/暴露种类分组,然后看每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 分类:前瞻性(暴露开始研究,之后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历史性(向前追溯到暴露),双向性(介于两者之间)。
    • 特点:前瞻性研究、观察性对比(而不是实验中人为暴露)、根据暴露分组(而不是随机分组)、从因到果研究、追踪的是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
    • 优点:资料完整、无回忆偏差、能了解疾病的自然史…(还有几个)
    • 缺点:费时费力费钱,无法用于罕见病
  • 病例对照研究:一组患病者,一组无病者,研究其发病前的暴露状况。
    • 特点:疾病发生后研究、按照发病分组、信息由回顾调查获得、从果到因研究
    • 优点:省时省钱,
    • 缺点:回忆偏斜、对照组难以合理选择,因此可靠性低
  • 实验性研究
    • 特点:前瞻性、随机分组、有对照组、人为干预
  • 诊断试验(就是临床医学-诊断)
  • 筛检:不是诊断试验。快速检查出有病的人。
    • 原则:明确目的、估计效果、不要浪费卫生资源、不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压力。合适的疾病(容易致死致残),合适的筛检实验(快速简单经济),合适的计划(阴性者要定期筛查)

医学统计学

主要内容

  • 统计设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
  • 统计描述
  • 统计推断

健康教育学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促进还包括政策、环境等

健康促进的5个领域

  • 建立公共政策。非卫生部门 建立相关政策
  • 创造健康支撑环境。(生活和工作环境)
  • 增强社区能力
  • 发展个人技能
  •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个人、社会团体、卫生专业人员、卫生部门、工商机构、政府共同分担,建立卫生保健系统。

健康行为改变

  1. “知信行”模式
  2. 健康信念模式:强调感知(perception)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 感知疾病的威胁。感知疾病易感性,感知疾病严重性(疼痛、伤残、死亡、心理和社会后果,影响工作、家庭、人际关系)。
    • 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益处(健康和其它收益)。障碍(感知到复杂、时间花费、经济负担)感到障碍越多,越难接受。
    • 自我效能。自信心对行为的作用
    • 提示因素。媒体、医生、家人、身边的病例。
    • 社会人口学因素。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人格、教育、社会阶层。
  3. 自我效能理论:自信心+自控力
    • 产生途径。成功完成行为;他人完成的经验;听别人劝说;情感激发
  4. 行为改变阶段理论。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行为改变中有需求和动机,对需求做干预。
    • 行为转变的6阶段
      1. 没有打算阶段。近6个月没考虑改变。
      2. 打算阶段。近6个月开始意识到问题存在。
      3. 准备阶段。近30天,郑重做出改变的承诺。
      4. 行动阶段。6个月内开始采取行动。失败原因:没有计划性、目标、没有社会网络和环境支撑。
      5. 维持阶段。改变行为坚持6个月。
      6. 终止阶段(这个阶段仅限于戒瘾)。不在受到诱惑,对改变的维持有高度的自信心。

【多选】王大妈听了健康管理师老刘的“老年保健健康教育课”,认识到高血压的后果和健康生活的好处,王大妈(全选)A:感知到疾病的威胁。B:感知健康行为的好处C具有自我效能 D具有社会人口学因素 E 具有提示因素。

健康传播

传播模式

  • 谁 who
  • 说了什么 say what
  • 通过什么渠道 channel
  • 对谁说 whom。被动接收者,但却拥有不接受或如何接受的选择权。
  • 取得什么效果 effect

分类

  • 人际传播。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
  • 大众传播。通过广播、电视、电影、书之类的向大众传播。

常见方式

  • 人际传播。讲课、同伴教育、演示
  • 针对个体。传单、折页、小册子
  • 针对群体。宣传栏、招贴画和海报、标语和横幅、DVD
  • 针对大众。报纸杂志、广播电视
  • 新媒体。互联网、手机

健康计划

【选择题】健康教育诊断的三大类:

  • 倾向因素。知识、态度、价值观、动机
  • 促成因素。技术和资源。如保健设施、医疗人员、诊所、医疗费用
  • 强化因素。朋友对好的健康行为肯定,对坏的健康行为批评。

【单选】某妇女选择住院分娩的倾向因素是

  • 孕妇了解到住院分娩的好处。【倾向因素】
  • 医生建议。
  • 丈夫支撑
  • 卫生院有此服务
  • 家庭有经济能力。

营养学(重要)

概念

  • 营养指的是一个过程。摄取食物,消化、吸收、代谢,利用有益物质构建人体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身体活动的生物学过程。
  • 营养素指的是营养成分

营养素分类

  • 宏量营养素:碳水化物、蛋白质、脂类
  • 微量营养素
    • 矿物质。
      • 含量较多的7种(常量元素):钙、镁、钾、钠、磷、氯、硫
      • 含量少的8种(微量元素):铁、碘、锌、硒、铜、钼、铬、钴。
      • 氟是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
    • 维生素。14种: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泛酸、烟酸、维生素B6、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胆碱、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 植物化学物。类胡萝卜素、植物固醇、多酚、蛋白酶抑制剂、植物雌激素、硫化物、单萜类、植酸等。

摄入量

  • 平均需要量。50%个体需要的摄入水平。
  • 常用)推荐需要量。98%个体需要的摄入水平。
  • 适宜摄入量。
  •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 宏量元素可接受范围。
  • 预防非传染慢病的建议摄入量
  • 特定建议值。

宏量营养素:碳水、脂类、蛋白质

能量

  • 1g脂肪9kcal,1g碳水4kcal,1g蛋白质4kcal,1g酒精7kcal
  • 推荐供能比:碳水化物:总能量的 50%~65%。酯类:20%~30%。蛋白质:总能量10%~15%

碳水化物

  • 分类:
    • 糖:(1~2)
      • 单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
      • 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异麦芽糖、海藻糖)
      • 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甘灡糖醇)
    • 寡糖(3~9)麦芽糊精、棉籽糖、水苏糖、低聚果糖;
    • 多糖(多余10)
      • 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变性淀粉)
      • 非淀粉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檀物胶)
  • 功能
    • 供给和储存能量
    • 构成组织及重要生命物质:细胞膜上糖蛋白、糖脂
    • 节约蛋白质
    • 抗生酮作用(燃烧脂肪生成酮)
    • 解毒作用,保护肝脏(糖醛酸可以结合毒素、重金属之类的)
  • GI(血糖指数)
    • 分子:摄入后2小时血糖曲线的面积
    • 分母:当量葡萄糖摄入后2小时血糖曲线的面积。
    • 低GI:小于55.高GI:大于70

脂类

包括:脂肪、类脂

脂肪

  • 甘油三酯
  • 分布:皮下、大网膜、肠系膜、肾周围
  • 脂肪酸(FA)分类
    • 链长:长链(14~24)、中链(8~12)、短链(2~6)
    • 饱和程度: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
    • 按照不饱和第一个双键位置:Ω-3,Ω-6,Ω-9
    • 必需程度:必需脂肪酸、非必需脂肪酸
    • 结构:顺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有害)
  • 类脂。磷脂、糖脂、类固醇和固醇

食物来源

  • 饱和FA:动物脂肪
  • 单不饱和FA:橄榄油、茶油
  • Ω-3 紫苏油、亚麻籽油、胡桃油、南瓜子油金枪鱼、沙丁鱼、三文鱼等冷水鱼
  • Ω-6 葵花籽油、玉米油、豆油、芝麻油
  • 非天然反式脂肪酸: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起酥油、奶精、反复油炸、高温烹调

类脂

  • 磷脂:含有磷酸根、脂肪酸、甘油、氮化合物
    • 甘油磷脂:存在于各种组织、血浆。构成细胞膜
    • 卵磷脂:存在于血浆
    • 神经鞘磷脂:存在于神经鞘
  • 糖脂:含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和氢基乙醇的化合物
    • 包括脑苷酯类和神经苷脂。
    • 糖脂也是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
  • 类固醇及固醇
    • 类固醇中含有自由羟基者,视为高分子醇,称为固醇。
    • 常见的固醇有动物组织中胆固醇和植物组织中的谷固醇

功能

  • 提供能量
  •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例如,胡萝卜素,直接吃很难吸收,和肉一起吃。
  • 维持体温、保护内脏
  • 增加饱腹感
  • 提高食物香味
  • 类脂:构成身体,重要生理活性物质

必需脂肪酸:亚油酸(转化为Ω-6)、alpha-亚麻酸(转化为Ω-3,然后转为EPA,DHA)

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 构成线粒体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
  • 参与胆固醇代谢
  • 参与精子形成
  • 维护视力( DHA维持视网膜光感受器功能)
  • 警告:过多摄入必需脂肪酸,也可使体内氧化物、过氧化物增加、同样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蛋白质

生命的物质基础,氮的 唯一 来源

  • 氨基酸分类:9种必需的(人体不能合成,或者合成很慢),2种条件必需的(可以从必需转变过来),10种非必需的
    • 必需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额氨酸、组氨酸(组氨酸成年人可以合成)
    • 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可以合成
    • 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可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
  • 分类:
    • 完全蛋白: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且比例合适。肉蛋奶,大豆蛋白。鸡蛋蛋白质氨基酸比例与人体最为接近,常作为参考。
    • 半完全蛋白:齐全,但比例不对。小麦的麦胶蛋白。(缺乏较多的氨基酸叫做 限制氨基酸
    • 不完全蛋白:不齐全。玉米蛋白,动物结缔组织中的胶质蛋白。
  • 蛋白质评价
    • 含量:大豆 35%,鸡蛋12.8%,牛奶 3%
    • 消化率:大豆 60%,鸡蛋 97%,牛奶 95%
    • 利用率BV:
  • 氮含量。
    • 大多数蛋白质含量接近,都接近 16%,也就是每克氮相当于 6.25g 蛋白质
  • 功能:
    • 构成人体
    • 调节生理功能(重要生理活性物质,酶、激素、抗体)
    • 供给能量
  • 摄入:1g/kg/d,优质蛋白多于一半

蛋白质缺乏的后果:

  1. 免疫力低下(抗体合成不足)
  2. 水肿(血液胶体渗透压失衡,大量水进入细胞间隙)
  3. 儿童发育不良,佝偻病,智力迟缓(蛋白质不够合成人体了)
  4. 瘦弱(皮包骨,贫血,下肢无肌)
  5. 衰老、脱发、暗疮、皮肤松驰粗糙、无光泽。(脸上的胶原蛋白)
  6. 骨质疏松(骨胶原蛋白合成不足,骨路韧性下降,松脆易折)
  7. 身体现“肥胖纹”(胶原、弹性蛋白变脆,皮肤被撕开而无法复原)
  8. 容易疲乏,贫血(血红蛋白含量较低)
  9. 血管内胆固醇沉积(载体蛋白少,运输能力弱)
  10. 糖尿病风险提高(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11. 创份不容易愈合,指甲易断裂、生倒刺。

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 维生素A(视黄醇)。
    • 易被氧化剂和紫外线破坏,所以应在棕色瓶内避光保存
    • 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有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
    • 只存在于动物食品中,如蛋黄、肝脏、鱼肝油、肉类和乳制品,但像番茄、黄玉米、胡萝卜等很多植物食品中含有玉米黄素或β-胡萝卜素,它们在体内可以转变为维生素A
    • 功能1:与暗视觉有关,缺乏会有夜盲症
    • 功能2: 参与糖蛋白的合成,以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与功能的健全。当维生素A缺乏时,上皮组织糖蛋白合成减少,分泌黏液的功能降低,常使上皮组织干燥、增生、角化及脱屑,其中以眼、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及呼吸道受影响最为明显,出现角膜干燥、角化及溃疡,导致“干眼症”。
    • 功能3: 参与类固醇激素合成,影响细胞分化,促进生长发育。
    • 功能4: 抑癌、抗氧化、维持正常免疫功能。
    • 长期过多摄入:导致中毒,表现为皮肤干燥、毛发易脱、烦躁、厌食、瘙痒、肝脾肿大等中毒症状。
  • 维生素D(钙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
    • 维生素D2在酵母中含量较高。维生素D3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如蛋黄、肝脏、鱼肝油、肉类和奶制品等。
    • 缺乏时,儿童可导致佝偻病,成人可导致软骨病。
    • 过量中毒: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和软组织钙化等。
  • 维生素E(生育酚,抗不育维生素)。延缓衰老、抗癌。
    • 抗氧化、维持生殖(常用维生素E治疗习惯性流产和先兆性流产)、调节基因表达功能(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肿瘤,延缓衰老)
    • 维生素E不易缺乏,也不易发生中毒现象。
  • 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
    • 化学性质较稳定,耐热耐酸,但易被碱和紫外线分解,应避光保存。
    • 肝、鱼、肉及绿叶蔬菜中含量丰富
    • 当维生素K缺乏时,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导致凝血时间延长,甚至出现皮下、肌肉和内脏出血现象。临床上维生素K常用于预防新生儿和早产儿出血。

水溶性维生素:(可随尿排出,很少蓄积中毒)主要有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C。其中,B族有:

  • B1(硫胺素、抗脚气病维生素)。
    • 主要存在于谷类和豆类的种皮、酵母、干果、胚芽和瘦肉中
    • 缺乏:糖代谢中间产物障碍,导致丙酮酸、乳酸在组织中积累,毒害细胞,出现多发性神经炎、心力衰竭、肌肉萎缩、下肢水肿等“脚气病”症状。
  • 维生素B2(核黄素)
    • 肝、蛋黄、肉类及奶制品
    • 参与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另外,维生素B2能促进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对维持皮肤黏膜和视觉的正常功能都有一定作用。人类缺乏维生素B2时,常出现口角炎,唇炎,阴部皮炎,睑缘炎等病症。
  • 维生素PP(尼克酸或烟酸、抗癞皮病维生素)
    •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以肉、鱼、谷类及花生中含量丰富。
    • 缺乏:皮炎、消化道炎、痴呆等症状。
    • 另外烟酸还具有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肪的作用,因此烟酸在临床上可作为降胆固醇的药物。
  • 维生素 B6(吡哆醇、抗皮炎维生素)
    • 缺乏:缺铁性贫血和血清铁增高。长期缺乏维生素B6会导致皮肤、中枢神经和造血功能损害。人类很少有维生素B6缺乏病。
  • 生物素(又叫做B7)
    • 人体肠道细菌能合成,一般无此缺乏病
    • 缺乏:精神抑郁、脱发、皮炎等症状。
  • 泛酸(遍多酸)
  • 叶酸。促进红细胞的发育与成熟,叶酸缺乏时,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
  • 维生素 B12(钴胺素、抗恶性贫血维生素)。
  • 维生素C
    • 参与体内许多羟化反应。机体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胶原蛋白合成障碍,影响结缔组织的坚韧性,出现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易破裂出血,牙齿易松动,骨骼易骨折,伤口不易愈合等坏血病症状。
    • 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如维生素C在谷胱甘肽还原酶的作用下,促使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GSH有保护细胞膜的作用;可参与免疫球蛋白分子中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氧化而生成二硫键,从而促进抗体的生成,增强机体免疫力;维生素C还能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便于肠道内铁的吸收和利用,促使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从而促进机体造血功能,若机体缺乏维生素C则会出现贫血症状;此外维生素C还可以间接抗氧化,清除机体自由基,保护维生素A和维生素B免遭氧化的作用。
    • 另外,维生素C还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抗病毒、抗癌作用。
    • 长期大量摄入可引起维生素C中毒,导致尿结石、腹痛、腹泻,还可能降低某些妇女的生殖能力,影响胚胎的发育。
    • 维生素C的解毒作用。重金属离子(如汞离子)能与人体内含巯基的酶类结合而使其失去活性,导致人体某些代谢发生障碍,维生素C则能使GSSG还原成GSH,而GSH可与重金属离子结合排出体外,因此具有解毒作用。

矿物质

part1

1、钙缺乏

  我国居民钙摄人量普遍偏低,仅达推荐摄入量的50%左右。钙缺乏症主要表现为骨骼的病变——儿童时期的佝偻病及成年人的骨质疏松症。

  奶和奶制品应是钙的重要来源,因为奶中含钙量丰富且吸收率也高。此外,豆类、硬果类、可连骨吃的小鱼小虾及一些绿色蔬菜类也是钙的较好来源。

2、磷缺乏

  一般不会由于膳食原因引起营养性磷缺乏,但特殊情况下可出现。比如早产儿仅喂以母乳,则可发生磷缺乏,出现佝偻病样骨骼异常。

  磷是与蛋白质并存的,瘦肉、蛋、奶、动物的肝、肾含量都很高,海带、紫菜、芝麻酱、花生、干豆类、坚果粗粮含磷也较丰富。

3、镁缺乏

  引起镁缺乏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镁摄人不足、吸收障碍、丢失过多以及多种临床疾病等。镁缺乏可致房室性早搏、房颤以及室速与室颤,半数有血压升高;镁缺乏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种危险因素;少数研究表明镁耗竭可以导致胰岛素抵抗。

  绿叶蔬菜是富含镁的。食物中诸如糙粮、坚果也含有丰富的镁,而肉类、淀粉 类食物及牛奶中的镁含量属中等。 除了食物之外,从饮水中也可以获得少量镁。

4、钾缺乏

  体内缺钾的常见原因是摄人不足或损失过多。如频繁的呕吐、腹泻、胃肠引流、长期用缓泻剂或轻泻剂等;某些肾脏疾病,可使钾从尿中大量丢失;大量出汗而使钾大量丢失。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或瘫痪、心律失常、横纹肌肉裂解症 及肾功能障碍等。

  大部分食物都含有钾,但蔬菜和水果是钾最好的来源。其中以紫菜、黄豆、冬菇、赤豆等含钾量较高。

5、钠缺乏

  人体内钠在一般情况下不易缺乏。常见于:禁食、少食,膳食钠限制过严而摄人量非常低时,或过量出汗、反复呕吐、腹泻(泻剂应

用)、或某些疾病(如艾迪生病)等。

  钠的缺乏可出现:倦怠、淡漠、无神、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肌肉痉挛,甚至昏迷、休克等。

6、氯缺乏

  由于氯来源广泛,特别是食盐,摄入量往往大于正常需要水平。因此,由饮食引起的氯缺乏很少见。可见于:不合理配方膳(含氯量1~2mmol/L)的应用、患先天性腹泻(再吸收障碍)的 婴儿。 也可监狱大量出汗、腹泻、呕吐、或肾病肾功能改变、或使用利尿剂等。        氯缺乏常可发生肌肉收缩不良,消化功能受损,且可影响生长发育。

part2

1、碘: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调节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促进人体对糖的吸收利用与脂肪的分解氧化,增强酶的活力与物质代谢。人体缺碘时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等疾病,含碘高的食物有芹菜、菠菜、小白菜等蔬菜,葡萄、橘子、菠萝等水果,以及裙带菜、紫菜、海带等海产品,可以适当进食;

2、锌: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维持人体正常食欲、改善味觉的功效,同时可以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人体缺锌时会出现反复口腔溃疡、消化功能减退、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功能降低等情况。含锌的食物有牡蛎、贝类、猪瘦肉、牛肉、鱼类等,缺乏时可以适量进食;

3、硒:硒是与肝脏肌肉代谢有关的元素,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硒不足可能会引起肝脏坏死、克山病、不育等疾病,可以适当补充鸡蛋、鸭蛋、动物肝脏、猕猴桃、软梨等含硒的食物;

4、铜:铜与骨骼胶原组织有关,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对人体头发生长也有影响,同时铜与皮肤黑色素的合成有密切关系。如果人体缺铜,会出现发育迟缓、贫血、体重减轻等症状,可适当补充松子、荞麦、杏干、牡蛎、章鱼等食物;

5、钼:钼可维持心肌的能量代谢,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机体对蛋白质分解产物的排出,在西红柿、麦芽、猪肉、小扁豆等食物中含量较高;

6、铬: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缺乏铬会出现冒冷汗、手部冰凉、进食次数增多等表现,最佳食物来源有啤酒酵母、全麦面包、牡蛎、土豆等;

7、钴:钴是形成血红蛋白必需的维生素B12的重要组成成分,钴不足时会引起贫血,最佳食物来源有动物肝脏、甜菜、蘑菇、南瓜以及谷类;

8、铁: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能够帮助氧气运输,缺铁容易导致贫血,最佳食物来源是鸡肉、瘦肉、动物血、大豆、黑芝麻、黑豆等。

膳食纤维

作用

  • 利于消化
  • 降低胆固醇,防止冠心病
  • 防止胆结石
  • 促进结肠功能,预防结肠癌
  • 防止能量过剩和肥胖
  • 维持血糖,防止糖尿病

膳食平衡

食物5类

  • 谷物和薯类。碳水化物、蛋白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
  • 动物。肉蛋奶。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B族和维生素D
  • 豆类和坚果。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B族和E
  • 蔬菜、水果、菌类、藻类。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K、植物化学物
  • 纯能量。动植物油(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淀粉、食糖、酒。

食品安全

身体活动

全球死亡因素排名

  1. 高血压
  2. 烟草
  3. 高血糖
  4. 缺乏运动
  5. 超重和肥胖

身体活动的分类

  • 按照日常活动:职业性身体活动、交通往来身体活动、家务性身体活动、业余休闲身体活动
  • 按照代谢类型:有氧、无氧、混合
  • 按照生理功能
    • 柔韧性活动:伸展运动、瑜伽、太极
    • 强壮肌肉:负重、哑铃、俯卧撑
    • 平衡性活动:单腿站立、倒走、平衡板
    • 健骨类:蹦、跳、舞蹈
    • 高强度间歇训练

强度衡量

  • 绝对强度:测量耗氧量,或者消耗能量的多少
  • 相对强度
    • 主观的疲劳感(量表)
    • 客观:最大心率百分比(HRm=220-0.7年龄),最大耗氧量百分比

活动指南

18到64岁:

  • 至少: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或者75分钟高强度有氧
  • 每次有氧至少10分钟
  • 更健康:达到每周300分钟中等强度,或者150分钟高强度有氧
  • 每周字少2天的大肌群力量活动

中医养生

基础理论

  • 阴阳
  • 五行
  • 藏象:五脏六腑,与解刨学的脏器有区别
  • 经络
  • 气血津液
  • 发病:正气不足、邪气入体。邪气分类:
    • 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 内伤。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适度。
  • 辩证论治

体质分类

平和质

  •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 调养方式:平和体质日常养生应采取中庸之道,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 运动上,年轻人可选择一些强度大的运动比如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 调体法则:培补正气 。
  • 体质治疗项目:平和质是健康体质,原则上不需治疗。但也可以适当选择募疗调息,腧油推、九宫回阳、脐疗等方法进行调理保健。

气虚质

  •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 调养方式: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
  • 温馨提示: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 调体法则:培补元气,益气健脾。
  • 中医调体:1、募疗调息 ;2、腧油推 ;3、九宫回阳。

阳虚质

  •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 调摄法则:补肾温阳、益火之源
  • 调养方式:可多吃容易“发”(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葱、姜、蒜、花椒、鳝鱼、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 秋冬注意保暖,尤其是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夏季避免吹空调电扇。 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 多与别人交谈,平时多听一些激扬、高亢、豪迈的音乐。
  • 温馨提示:可服金匮肾气丸。
  • 中医调体:1、募疗调息;2、腧油推;3、九宫回阳;4、脐疗;5、蜡疗;6、生物电。

阴虚质

  •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 调体法则:滋补肾阴,壮水别火
  • 调养方式: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宜节制房事。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适合洗桑拿。平时宜克制情绪,遇事要冷静,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可以用练书法、下棋来怡情悦性,用旅游来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平时多听一些曲调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防止恼怒。
  • 温馨提示:可酌情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女性用药剂量应该比男性要轻。
  • 中医调体:1、腧油推;2、募疗调息;3、生物电;4、经络导引。

痰湿质

  •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 调体法则:健脾利湿,化痰泄浊
  •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为原则,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可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衣着应透气散湿,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 温馨提示:可服用化痰祛湿方,常用药物有白术、苍术、黄芪、防己、泽泻、荷叶、橘红、生蒲黄、生大黄、鸡内金。
  • 中医调体:1、募疗调息;2、九宫回阳;3、脐疗;4、腧油推。

湿热质

  •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 调体法则: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应戒除烟酒。 不要熬夜、过于劳累。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减少户外活动。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
  • 温馨提示:日常可服六一散、清胃散、甘露消毒丹等。
  • 中医调体:1、经络导引; 2、腧油推 ;3、募疗调息;4、药浴。

血瘀质

  •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 常见表现: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 心理特征:易烦,健忘。
  • 发病倾向:易患癥瘕及痛证、血证等。
  •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
  • 调体法则:活血化瘀,疏利通络、
  • 调养方式:可多食黑豆、海藻、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金橘、橙、柚、桃、李子、山楂、醋、玫瑰花、绿茶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猪肉等。保持足够的睡眠,但不可过于安逸。可进行一些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太极剑、舞蹈、步行等。保健按摩可使经络畅通,达到缓解疼痛、稳定情绪、增强人体功能的作用。血瘀体质的人在运动时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脉搏显著加快等不适症状,应去医院检查。
  • 温馨提示:可服用桂枝茯苓丸等
  • 中医调体:1、经络导引;2、腧油推;3、生物电;4、募疗调息;5、九宫回阳;6、药浴。

气郁质

  •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
  • 常见表现: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 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
  •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 调体法则:疏肝理气,解郁化结
  • 调养方式:多吃小麦、蒿子杆、葱、蒜、海带、海藻、萝卜、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睡前避免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 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可坚持较大量的运动锻炼,如跑步、登山、游泳、武术等。另外,要多参加集体性的运动,解除自我封闭状态。多结交朋友,及时向朋友倾诉不良情绪。
  • 温馨提示:可以服用逍遥散、舒肝和胃丸、开胸顺气丸、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调节。
  • 中医调体:1、经络导引;2、募疗调息;3、腧疗养脏。

特禀质

  •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
  • 心理特征: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
  •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胎惊等。
  •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 调体法则:从亲代调理,防止疾病遗传,过敏质者或益气固表,或凉血消风,总以纠正过敏体质为法。
  • 调养方式: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室内装修后不宜立即搬进居住。春季减少室外活动时间,可防止对花粉过敏。不宜养宠物,起居应有规律,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避免情绪紧张。
  • 温馨提示:可服玉屏风散、消风散、过敏煎等。
  • 中医调体:1、募疗调息;2、腧油推;3、经络导引;4、九宫回阳。

传统养生

饮食养生

传统运动:太极拳等

经络保健(保健针灸,推拿,穴位帖敷)

药物养生

起居调养

  • 和谐自然
  • 起居有常
  • 劳逸适度

娱乐养生:琴棋书画、花木鸟鱼、旅游观光、艺术欣赏

精神养生

  • 清净养神:少私寡欲、养心敛思
  • 立志养德
  • 修身养性
  • 调理情绪

康复医学

三级康复

  • 早期康复。大型康复中心,有条件的医院
  • 后期康复。区域性康复中心,专科医院
  • 社区康复